严广义 刘法民
摘要:软土地基工程勘察属于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勘察技术并实施,保证勘察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相关工作开展时,本文以此进行分析如下。
关键词:软土地基工程;勘察;问题;措施
前言:通过实践研究,软土地基的土层相对较为软弱,强度相对较低,土体承载能力不足,松软且含水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孔隙比,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工程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准确勘察,合理处置,使其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1软土地基工程特点
(1)透水性较低。在软土地基之中,土体含有的天然水较多,导致其透水系数较小,直接影响其透水性。经过试验研究,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透水系数保持在K<1.0mm/d范围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行测量,并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降低其含水量。
(2)压缩性较高。经过试验研究,软土地基土体压缩系数较大,通常保持在0.5MPa-1以上。受其影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础的沉降速度,诱发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3)抗剪强度较低。当软土含水量处于高度饱和状态时,其剪切黏聚力在4.0~12kPa范围之内,内摩擦角在2°以上,但不超过6°,抗剪能力弱。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则增加其发生剪切破坏的风险,致使基础沿着滑动面位移而发生破坏。
2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2.1原位测试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过程中,原位测试属于常用勘察模式,主要包括静力触探测试、十字板剪切测试、剪切波速测试等方法。其中,在使用静力触探测试方法时,必须对贯入阻力准确计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从而进行软土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实际情况的判断。例如,在工程实践中,有效利用其他钻探资料,实施统筹分析和综合判定,得出软土层承载力、压缩模量、软土类型等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相应数据,实现规律总结和趋势判定,从而增强数据挖掘能力,强化数据使用价值。除此以外,在触探点选取和间距设置方面,必须考虑软土地基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案,点位过多则增加工作量,过少则难以反映实际情况,适宜即可;对于十字板剪切测试方法,在使用时必须考虑软土工程设计目标的相应要求,分析不同位置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以影响最大的位置作为目标。如果测量软土在不排水状态时的抗剪强度,必须根据相应数据信息计量软土地基承载能力,基于承载能力分析其抗剪强度。
2.2场地钎探
首先,在进行场地钎探时,必须对软土地质表层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杂填土,如果存在,则按照其分布情况绘制分布图,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分布图进行分布范围确定,为施工策略制定提供依据。由于杂填土(碎石、砖块等)对地基处理和基坑围护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其分布区域之内,不可使用排水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搅拌桩法、旋喷桩法、沉井法、预制桩法。其次,在钎探完成之后,必须按照要求做好标记,并对钎孔进行保护,设置围护装置或者标识,未经过质检人员和管理人员验收,不可堵塞或者灌砂。最后,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中的孔位和记录表中的钎孔孔位对照,保证其一致。与此同时,还需使用有色铅笔或者其他符号对锤击数不同的钎孔分开标注,便于识别,在钎孔布置图上,对于过硬或者过软的孔号位置进行标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制订。
2.3现场试挖
现场试挖是在勘测现场,根据相关要求和目标,进行试探性挖掘,并对挖掘出的土壤情况等进行检测,得出结果和结论,作为施工方案制订的依据。在有关方面工作开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试挖深度确定方面,应以水文资料作为依据,如果高出海平面,且高出距离保持在50m以内,试挖深度不超过3m。如果高出海平面在50m及以上,试挖深度不低于3.0m,但不超过5.0m。(2)合理控制現场试挖的速度。在现场试挖时,挖掘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影响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破坏周围的构造,应缓慢挖掘,低速施工。
3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3.1排水固结技术
其一,应设置塑料排井带或袋装砂井,将其埋设在软土地基的指定位置,从而增加软土地基的自身重量,并在其重力作用下产生压力,致使软土中的水分排出,从而增强软土的密实性,提升其强度。其二,为了强化这一方法的应用效果,可以分层施压,并设置相应的竖向排水体、水平排水垫层,便于水分排出。例如,对于部分软土地基工程,采用排水固结技术,首先,应在增加地基自重,合理设置重力,具体可以通过试验得出。其次,对相应的塑料排井带或袋装砂井预埋位置进行确定,合理分布,避免设置过多,增加总工作量。最后,设置相应的排水体,确定合理方向,保证地下水可以顺利排出。
3.2换填技术
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难以满足施工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软土层厚度进行测量,如果其在3.0m以内,可以使用换填方式。这一方法是对相应范围内,不符合要求的软土进行清除,然后使用灰土、素土、碎石等稳定性较好、抗压能力较强的土质对其进行替换,并对其进行压实处理,使其满足要求。此外,还需要进行压实系数检测、抗压能力检测,保证其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在换填技术实践中,首先分析工程施工对地基的要求,包括其承载能力、抗剪能力、密实度等,然后确定换填范围。在操作时,以地基在正常状态下满足建筑要求为主,不宜过大,尽量降低换填成本,接下来,进行换填材料确定,选择对环境无污染,且抗压能力较强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层填筑。填筑之后,需要逐层进行压实处理,保证其密实性。最后,进行换填结果检测,保证其达到相关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工程勘察属于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基础,应准确选择勘察技术,规范操作,保证勘察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为施工方案制订提供依据。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排水固结、桩复合、换填等技术的应用,进行地基处理,使其达到相关要求,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森.对于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研究[J].中华建设,2020(1):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