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飞
(武宣县金鸡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来宾545906)
随着农村土地整治的深入推进,大批“双高”基地已建成,广西武宣县现有“双高”基地20+万亩,占蔗作地70%以上。传统的甘蔗人工种植模式农事繁多、工作量大、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对于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的当下,探索机械种蔗是适应“双高”基地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食糖国际竞争力,所以实现种蔗节本增效势在必行。
甘蔗宽窄行种植有利于甘蔗田间管理,便于机械化操作[1]。可有效改善蔗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机械对甘蔗损伤和蔗田土壤的破坏,涵养水土,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2]。前人研究表明宽窄行种植甘蔗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等均优于等行距种植,可明显提高甘蔗单产,并可解决甘蔗间(套)种作物争光、争肥的矛盾。本文旨在探究宽窄行机械种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充分了解其农艺性状、产量的变化[1],总结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为进一步在本地区推广应用宽窄行机械种蔗提供参考依据。
甘蔗品种为桂糖44号,是本蔗区重点推广的高产高糖品种。
试验设在武宣县金鸡乡甘蔗“双高”基地内一位甘蔗生产大户的新植蔗地进行,蔗地规划有序,地块方正,总面积13.91亩,田间主道路宽4.5m,种植和收获时大型农机具可正常通行。
1.3.1 试验设计
试验设两个处理,地块划分成两个板块。处理1(对照):采用人工等行距种植,行距为1.2m;处理2:采用种蔗机宽窄行种植,行距1.5m+0.5m,即宽行距为1.5m,窄行距为0.5m,利用120匹马力拖拉机带动甘蔗种植机开展种植作业,拖拉机安装卫星导航设备,确保播行端直、行距对等,有利于后续中耕培肥、植保服务和机械收割的田间作业[3]。
选择蔗芽饱满、无病虫害、粗壮均匀的半茎种。用利刀砍成双芽段或三芽段,做到切口平整、避免种茎破裂。种茎备好后,先用2%石灰水泡种1~2d,再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消毒10min,可有效预防凤梨病、黑穗病等真菌类病害。下种量为9000芽/667m2。基肥每667m2施用广西某厂生产的0.2%杀单·噻虫嗪35kg(药肥型有机无机复混,N-P-K=16-5-10)。
1.4.1 处理1种植
采用人工种植,先均匀撒施基肥后摆放种,再覆薄土盖种并覆盖0.45cm地膜,于当天每667m2喷施90%乙草胺80~100mL兑水40L均匀喷雾,作芽前土壤封闭处理。
1.4.2 处理2种植
采用行距1.5m+0.5m的甘蔗种植机作业,基肥、盖种、覆膜、土壤封闭除草一次性完成。封闭除草用90%乙草胺按说明兑水稀释,地膜采用规格为60cm,覆盖于播种的窄行。
试验于2020年2月25日种植;4月30日揭膜;5月5日小培土,每667m2施用0.2%杀单·噻虫嗪15kg,尿素15kg;6月6日中耕大培土,采用120匹马力拖拉机带动培土机作业,每667m2施用0.2%杀单·噻虫嗪100kg,其他农艺操作和田间管理与常规大田生产一致。2021年2月27日砍收。
调查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株高等农艺性状,称量处理区的蔗茎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并分析经济效益。
出苗率在种植后30天、75天分别调查一次,调查方法:每个处理调查3行,每行10米,调查出苗数、分蘖苗数,并计算分蘖率,结果见表1。
表1 甘蔗出苗率及分孽率调查结果统计表
甘蔗长势每个处理调查3行,行长10米。调查时间为7、8、9、10、11月末,做好观察和记录,结果见表2。
田间测产于收获前3天进行,分别调查茎径、株高、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计算理论产量;收获日分别实地测产,结果见表3。
投入与产出调查,计算经济效益并作出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1可看出,在下种量相同的两种栽培模式条件下,宽窄行种植比常规人工等行距种植出苗率明显增多[1],植后30d,处理2比处理1出苗率高11.36%;植后75d,处理2分蘖率明显比处理1高13.67%。试验表明,宽窄行种植甘蔗不仅出苗率高,并且利于早生快发,分蘖增多[1];在田间观测中,表现出苗整齐、均匀、断垄少,对日后的产量构成有显著的利好因子。
从表2得知,甘蔗进入伸长期后,株高生长速度呈递增上升,但增幅不显著。宽窄行种植甘蔗,植株互不交错,通风透光性好,培土深厚,土壤保墒力强,理应株高增速加快并显著,但增幅不大,其原因预计是进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底,长时间干旱无雨,养分得不到彻底释放,植株生长受阻,期待在今后试验中加以验证。
从表3可看出,株高增幅3.47cm,未达显著水平;茎径略低于常规大田生产,出现负值;此两项对甘蔗的影响不大,应当与干旱天气有直接关联。有效茎数显著增多,比常规大田生产增加885条/667m2,增幅18.38%,达极显著水平。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常规大田生产,分别增产1009.62kg/667m2、1281kg/667m2,分别增幅16.08%、19.77%,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表明,宽窄行种植不仅出苗率、分蘖率优于常规大田生产,在成茎率上也显著提高,有效茎数增多,为甘蔗高产搭好产量骨架,田间单产显著提升。
表2 甘蔗株高调查统计表
表3 收获前3天甘蔗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调查统计表
从表4得知,在蔗地机耕、蔗种用量、田间管理和植保防护等费用相同的条件下[1],计算人工种植、机械种蔗支出、人工覆膜、人工土壤封闭除草和砍蔗等成本,宽窄行种蔗比常规大田生产(砍蔗人工按100元/吨计算)增收毛利673元/667m2,增长31.46%,效益达显著水平。
表4 甘蔗宽窄行与常规人工等行距种植效益对比统计表
宽窄行种植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显著优于常规等行距大田生产;有效茎数显著增多,达极显著水平;蔗茎产量均获得增产,增幅达极显著水平。试验充分表明,宽窄行种植甘蔗田间通风透光好、出苗整齐度高、长势均匀、植株空间分配合理、病虫为害少,土壤保墒力强、光合强度高,从而为提升甘蔗单产打好基础;因宽行中耕培土深厚,故甘蔗不风折、不倒伏,自然产量高,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提升[1]。建议在适宜大马力机耕的甘蔗地块,大力推广应用宽窄行机械种植甘蔗,为提升单产,增加蔗农收入贡献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