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文化研究经历了语言转向至图像转向即视觉文化的转向,由以往以语言为中心的艺术转变为以视觉为中心的艺术,其转向原因或许与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艺术表现方式有着莫大干系。视觉图像因素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权力主导地位日益巩固,并广泛渗透,逐渐形成以视觉图像为主体的“霸权”现象。图像、图案等表达形式亦成为各文艺载体重要传达方式,民间文艺亦然,成为传播普及民间文艺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视觉文化;民间文艺; 认知传播
一、视觉文化逐渐占领文化认知主导地位
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当今看来可谓异彩纷呈,每个人都对艺术一词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和不同意见的人交流时,众人也皆能站在自己的立场观点上互相“交谈”一番。无论是何种职业,我们都不会对他有任何轻蔑,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这正是艺术的包容性和个人独到的理解。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大跨步跃进,思想也与之齐头并驱,而艺术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手段和理解。
现代主义以后,艺术更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层面,大众对传统艺术理解早就不仅限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基础传统载体形式。后现代主义艺术是继现代主义以后美国以及欧洲各国众多前卫美术思潮的统称,多数源于美国。后现代主义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随后慢慢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战后西方美术的发展经历了由极端自我性转向相对的客观性、艺术作品徒手制作转为大规模机械生产、大众对工业科技的敌视变为慢慢接受并探讨它的各种可能性。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结合产生不同的新艺术,如波普艺术、综合艺术等,艺术一方面与科技相互结合,一方面又向现实生活不断渗透。后现代主义艺术在此基础项以艺术的大众性对抗艺术以往的精英性,提倡粗俗、生活化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与生活、艺术各门类之间模糊的艺术界限,倡导艺术作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还应该作用于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美学主张,從而促使如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表演派等艺术流派的出现。
后现代主义不再单独重视视觉艺术,而是把听觉、触觉、嗅觉统一规范到艺术体系,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视觉系统始终占据人类认知能力的绝大部分。视觉文化基本涵盖生活中的大部分视觉因素,以图像图形为主体的视觉现象如电视电影、平面广告、摄影展示、形象设计、视觉表演、图文刊物等等逐渐占据文化主导地位。图形图像开始以绝对优势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形态,文字转而成为一种图像图形的衬托,成为一种次要因素。从现代读物来看,多数文学作品被翻拍成影视作品,人们逐渐尝到影视作品带来的福利和甜头,文字逐渐被边缘化,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相比,显然影视剧作更具优势,也更容易被受众群体接受。
二、民间文艺中的视觉因素
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让我们能够不断的体验到科技工业的发展带来的便来,也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科技社会的发展为日常中一切的更新换代都提供了可能,带给我们难以想象的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新鲜事物,但也会有许多东西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逐渐淘汰。在广阔的民间艺术品类中,年画、剪纸、皮影、雕刻等门类多是以图案图像以形成视觉吸引来引起人们关注。不是说文字不可以,但在以往教育普及程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民间艺人施展才艺,与文字表达相比,更擅长图案表述。除文学作品之外,大多数民间文艺(以民间美术作品为主)多以图像形式流传下来,影响一代代人。
三、民间文艺推动认知启蒙
民间文艺多以图像形式付诸接受者,在内容上,每一幅画都是一段故事,一场旅行,穿梭于古今历史的长河中。其内容大致包括戏曲神话故事、花草动物、吉祥福瑞等等,每一幅画都灌注着制作者的心血和精力,也是一种以图画形式传达人生哲理,启迪道德思想的文本,为我们的知识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民间图像多以画册为载体,题材最多的就是戏曲故事。在戏曲故事的人物情节的布置超越了传统舞台上的设计,有的画面上会添加一些舞台上没有的装饰,也有的画面回忆寥寥几笔的背景概括故事发生场景,把人物的台词、性格样貌的描述、情景的布置、衣冠服饰的搭配直接表现于画面之上,根据曲目的剧情内容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多截取一出戏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片段和画面的瞬间场景,同时具有着人物的写实性和故事内容的表现力。这些戏曲故事都是民众文化生活中最为熟悉的,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根据观众的喜好来绘制画面,善恶美丑,忠义奸佞,每一幅画面都蕴含着人生的道理,极大地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作为一本孩童的启蒙读物,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在众多的民间吉祥题材图案中,大多都是采用一些谐音同音、比喻、象征等物品来表现趋吉心理,比如,用花瓶、乐器笙、花瓶中插了三杆戟,来表示“平升三级”;用花瓶和牡丹来表示“富贵平安”;用莲花、鹭鸟来表示“一路连科”;蝙蝠和桃子表示“福寿双至”等等,都是通过读音、外形的结合,借物抒情,借音表意,也是民众对福、禄、寿、喜、财等吉祥观念的美好祈愿。但也会存在极为特殊的情况。如一张桃树画,叶子和花瓣的形象是桃花,但是树枝和图中的卷曲纹样可不是桃树上产的,这正是艺人通过一种变形和再组合,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形象表达。自古国人一直都是用牡丹来代表富贵,而花瓶则代表平平安安。物体的造型和色彩都非常的饱满,有的是先用刻版印出来,然后再手工上色,也有直接进行套版印刷的,有的可能因为时间太过久远的关系,一部分色彩已经褪色,没有了创作之初的鲜艳亮丽之感。但在民间,也不乏技艺高超之辈,不管是刻版还是手绘,民间艺人都把全部精力灌注到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塑造之中,既有以抽象化、简练化来表现物体,也有高度写实性的表达,蕴含着艺人多年的积累练习经验,这些都体现了民间艺人观察自然的能力,以及表现生活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
作者简介:赵成文龙(1996年4月14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淄博市,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