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祝逸轩
竹之清高,风之萧萧,小溪潺潺,鸟鸣啾啾。青苔爬上每一块石头,花儿走遍每一片土地,留下七彩的足迹。
秦岭的山景很特殊,无论走到哪座山下,都会看到同样的风景:山上长着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有深有浅;隐隐传来虫儿演奏的轻快而清脆的曲子,忽高忽低;草丛中盛开的野花,隐约可见;山下缓缓在石间穿行的溪水,叮咚作响;山腰上裸露的灰色岩石,若隐若现。走在山腰窄窄的公路上,不免有被群山困住、不断折返的感觉。
秦岭的山很陡,田地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不似南方梯田错落有致。在这陡峭的山腰上遇见一片平坦的玉米地还是不免有些感慨。同样,这里的民居也深受山势影响。此处的房子一般都建在山脚或山腰上,只有园子落地,其余部分都用柱子支撑,建在空中。这样既不会被河水侵扰,也不用大兴土木在山上开个口子,真不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与崇山峻岭相配的,只有滚滚长河。
渭河源于秦岭,也给秦岭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因为有一条长河穿过,秦岭中总不乏代表生命的声音。渭河并不是很宽广,我所见之水量不大,流速也慢,河中心还有袒露的小片湿地。渭河没有黄河的气势,也没有黄河那种冲破一切阻挠的力量,它更安静,更平易近人。河滨公园是人们常去的地方,从那里下到河堤,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人坐在河边,手中拿着钓竿,与友人相谈甚欢,仿佛只是为了闲谈而非钓鱼。
我在渭河边上,享受着日光洒在身上的感觉。清风拂过,树叶哗哗作响,撩拨我的心弦。千年的渭河从身旁流过,带着风儿渐渐远去,只有那秦嶺如故,庄严温柔。它们俩,一静一动,一南一北,演奏着美妙的协奏曲,谱写着千载的诗篇。
(指导教师:惠军明)
点评
文章标题韵味十足,很好地概括了文章内容,从“山”和“水”两方面话长安,使读者一目了然。开头四字短句连用,宛如一幅图画,将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既渲染了诗意的气氛,又使人身临其境。写山,有声、有色、有情、有生活气息;写水,可见、可听、可知、可感,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场景。结尾段吟咏出自己的情思,更显诗意盎然。秦岭的静与渭河的动,在小作者笔下如一首协奏曲交织在一起。
(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