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措施

2021-05-12 19:02刘霞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综合防控分离鉴定

刘霞

摘要: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猪群容易感染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的暴发和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讲述了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为有效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分离鉴定;综合防控

副猪嗜血杆菌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重大细菌性病原体之一,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一种主要原发性病。副猪嗜血杆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的巴斯德氏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菌,血清型众多,目前已确定的有15种,尚有一些未定血清型即不可分型(NT),且不同地区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有所差异,4、12和14型等是我国主要流行血清型。

副猪嗜血杆菌易感1~4月龄的仔猪和保育猪,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该病原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当猪群免疫力低下时易于感染,单独感染时可导致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以及脑膜炎,其中以格拉瑟氏病为典型特征。该菌可经直接接触、空气和污染物进行传播。当前该病流行正呈上升趋势,常与其他猪病如猪圆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混合感染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临床患猪多表现呼吸困难、关节肿大、发热、共济失调等症状,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驗对山东省滨州市某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发病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等,为其他类似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发病情况

自2020年4月开始,山东滨州某猪场内17日龄仔猪陆续出现精神委顿,体温升高,畏寒扎堆,呼吸急促,被毛粗乱,食欲不振,逐渐消瘦。有的仔猪腿关节肿胀,卧躺在地,发病1周左右死亡,病死猪多皮肤及黏膜发绀。初步统计产房哺乳仔猪死亡率可高达34%。养殖场内兽医初步怀疑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采用氟苯尼考、氨苄西林进行试探性治疗,但效果不理想。

2病理剖检

随机选择三只病死猪进行临床剖检,可见胸、腹腔积液增多,有少量的纤维素,各脏器普遍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腔内纤维素性浆膜炎、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关节炎等病变明显,病变的关节周围肿大,且有波动感,剖开后有大量清亮积液流出。

3细菌分离

3.1病料采集

无菌条件下收集腹腔和关节处积液,进行实验室诊断。

3.2细菌分离

取适量采集的积液接种在含10%新生牛血清、0.02%氧化型辅酶I的TSA培养基上,用无菌接种环涂抹均匀,放置于5% CO2 37℃恒温箱内培养24~48h,观察平板。可见在TSA培养基表面出现光滑透明、针尖大小菌落。

4细菌鉴定

4.1革兰氏染色

选取典型的单一菌落涂抹在玻璃片上,进行革兰氏染色,油镜下可见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形态不单一,偶有细长丝状菌体。

4.2 PCR鉴定

利用副猪嗜血杆菌的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12.5μL 2×Taq PCR Master Mix,1μL模板,RA-F 0.5μL,RA-R 0.5μL,补无菌H2O至总体积25μL,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PCR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4min;95℃变性50s,58℃退火50s,72℃延伸50s,一共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反应结束后取10μL PCR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凝胶成像仪上照相。凝胶成像后,扩增片段大小与预期的目的条带821bp大小一致。由此确定此次发病的病原菌为副猪嗜血杆菌。

5药敏试验

采用药敏纸片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选用庆大霉素、新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盐酸多西环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替米考星、四环素、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头孢氨苄、甲砜霉素、硫酸黏菌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共16种常规抗生素对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挑取纯化后的分离菌均匀接种于直径约10cm的TSA培养基平板上,待稍干后,将各种药敏纸片均匀分布于TSA培养基上,5% CO2培养24h,观察抑菌圈的大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硫酸黏菌素高敏,对甲砜霉素、环丙沙星中敏,对新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低敏,其余耐药。通过药敏试验结果,选择2~3种敏感药物交替使用,并对健康猪群通过拌料或饮水适量的辅喂维生素和抗生素,提高猪的抵抗力。1周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新发和死亡病例出现。同时建议该猪场对场内2~3周龄仔猪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的常规免疫。

6副猪嗜血杆菌病预防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猪群易感的一种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和巨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我国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呈现了升高的趋势,感染后病程通常比较短,如果不及时治疗,病猪死亡率非常高。该病还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保证圈舍干燥清洁和良好通风,提供适宜的温湿度。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实行分级饲养,猪舍消毒后要保证一定的空置期,控制或者减少猪群流动;②饲养区内严禁饲养其他动物如猫狗等,养殖场内定期开展灭鼠、驱虫、消毒等工作;③给猪群饲喂优质、营养全面的猪饲料,同时做好日常的药物保健工作,提高猪只的抗病力;④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定期进行疫病的免疫排查工作;⑤饲养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各种应激对猪群的影响,如做好季节交替时的防寒保暖、避免长途运输和惊吓猪群等;⑥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并对全群加以防控。同时还应对猪场内15~60日龄的仔猪实施紧急接种。目前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治疗方法还是依赖抗菌药物。用药最好在药敏试验的指导下进行,有利于疫情的有效控制及避免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

7小结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水平差等原因使猪群整体免疫力下降,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易感率和病死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长期存在,给健康猪群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速度很快,且常与猪链球菌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等疾病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通常健康猪的呼吸道中带有非致病性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和带菌猪是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传染源。猪只的免疫状况、应激刺激很容易诱发该病,尤其以断奶仔猪和保育猪更易感染发病。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主要通过药物和接种疫苗,但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间缺乏交叉保护或保护效果较差,而且不同地区流行株也有所差异,因此仅仅依靠疫苗进行该病的防控尚有些难度。█

猜你喜欢
综合防控分离鉴定
烟粉虱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草鱼肠道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五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分析
引起奶牛关节炎的牛支原体病原的分离鉴定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防除难点及防控技术
犬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家禽疫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性问题探讨
幕燕森林公园植物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控建议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