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塔”与杏仁玛瑙

2021-05-11 10:57胡雄健
科学24小时 2021年5期
关键词:气孔玛瑙岩浆

胡雄健

你见过像珍珠一样的玛瑙吗?它就长在一块奇石上,这奇石,像极了锡剧《珍珠塔》里的“珍珠塔”。

“珍珠塔”从何而来

这枚“珍珠塔”奇石,石质为安山岩。安山岩属于火山喷出岩的一种。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高低,地质学家将火山喷出岩划分为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安山岩属于二氧化硅含量居中(52%~63%)的中性火山喷出岩,化学成分与岩浆侵入岩中的闪长岩相当。安山岩的名称源自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属于大陆火山喷出岩的常见类型。依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安山岩浆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而导致地幔熔融作用的结果。当安山岩浆喷溢于地表时,就形成了安山岩。我国东部中生代大陆火山岩带中就分布有大量的安山岩,部分安山岩还形成了典型的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统称为气孔杏仁状构造。“珍珠塔”奇石就是具有气孔杏仁状构造的安山岩观赏石。

此“珍珠”非彼珍珠

“珍珠塔”呈赭红色,形状为上小下大的不规则棱柱体,接近于金字塔形。在“塔”的各个侧面布满了圆形和椭圆形的孔洞,有的孔洞填充着乳白色的“珍珠”,晶莹剔透,浑圆饱满,大小粒径也跟常见的珍珠差不多,多在3~6毫米之间。这些所谓的“珍珠”,实际上是玛瑙,其颜色、光澤和浑圆度都与珍珠相似,整块石头因此被称为“珍珠塔”。

戈壁滩灰白色玛瑙珠子

显然,这是一块具有气孔杏仁状构造的安山岩。来自地幔和地壳深部炽热的安山岩浆喷出地表后,由于压力和温度的骤然下降,岩浆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迅速逸散,当岩浆冷凝成岩石后,就形成了大小形状各异的孔洞和空腔,也就是气孔。到了火山岩浆活动的晚期,来自地壳深处的富含二氧化硅胶体的热液,就会填满这些气孔,并在气孔中慢慢冷凝成隐晶质的玛瑙。因受气孔的形状和大小限制,这些玛瑙就成了球状或椭圆状。岩石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杏仁状构造”,其中的“杏仁”,可以是玛瑙,也可以是方解石、沸石等矿物。

由于总存在一些没被“杏仁”充填的气孔,这类火山岩就被描述为“气孔杏仁状构造”。不过,我们现在在“珍珠塔”上看到的没有被填充的气孔,原来有好多都是有玛瑙的,只是当这些玛瑙外露时,很容易从岩体上脱落,从而导致气孔的数量和比例增多。我每次搬移“珍珠塔”时,都免不了要掉下几颗“珍珠”来。尽管如此,它仍不失其形似珍珠塔的端庄和珍稀。

“琼者,今玛瑙是也”

“千种玛瑙万种玉”,玛瑙种类多,色彩艳,形态奇,纹理美,给观赏石这个“大观园”增添了几分娇媚和亮丽。玛瑙的成因多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而这枚“珍珠塔”,正是自然界玛瑙成因和来源的一个缩影。当“杏仁状”玛瑙大面积从安山岩或玄武岩气孔中脱落,因玛瑙的浑圆性、坚硬性、耐磨性和结构成分的均匀性,大风砺砂,大浪淘沙,往往能使玛瑙聚集成层,形成大漠戈壁滩上的玛瑙湖(滩),也可以在河滩沙子中形成玛瑙质雨花石砾石层。

“珍珠塔”的气孔与杏仁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任会长章鸿钊“平生好石”,在代表作《石雅》中专门写了“玛瑙”一词的演变渊源。玛瑙,“汉以前书不载”,古人最初将其称为马脑或码碯,如曹丕的《马脑勒赋(并序)》中:“马脑,玉属也,出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固以名之。”可见,古人老早就认识到玛瑙属玉石类,并认为它来自西域。直到唐代,人们仍坚信玛瑙多来自西域,出自马口。如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说道:“马脑生西国玉石间,来中国者皆以为器,一称马脑珠,胡人谓马口中吐出者。”“玛瑙”一词的流行和被普遍接受,与佛教有关,根据佛经梵文的意译,“以是宝类,故字从玉”,佛教七宝就有不少是“斜玉旁”的玉石。

2006年,我第一次到柳州参加国际奇石节,见到一颗水胆玛瑙,灰白色,呈杏仁状,长在玄武岩上,直径虽只有1厘米左右,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所包含的液体,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空腔,轻轻晃动玛瑙还能看到内部液体的波动。而这些液体,就是封闭在玛瑙中的火山岩浆热液,当挥发性气体来不及逃逸时,会被“幽禁”在杏仁玛瑙中,冷却后成为液态。

自然界玛瑙的种类很多,但我唯对“珍珠塔”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的玛瑙是原生态的,原汁原味,更因为它可以形象而直观地展示玛瑙的由来和成因。

猜你喜欢
气孔玛瑙岩浆
轿子山六种杜鹃花属植物中气孔群的发现
火山喷的不是火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KD490: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工艺
五招鉴别老玛瑙
狰狞的地球
玛瑙十二生肖
瑰丽的玛瑙
如日中天 彩云追月
寄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