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劳动者很光荣的时代,向有技术的劳动者致敬!
这是一个劳动者很光荣的时代。
人们相信通过双手可以创造财富,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不过,劳动者被认为光荣,也并非天经地义。特别是技术类的劳动者,“农民工”曾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代名词,将从事不同劳动的进城务工者笼而统之地呼之以一个名称。但是随着农二代农三代进城务工者的觉醒,更多的人希望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来命名,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打工者”。新的劳动会创造新的世界,年轻人对这一点从不怀疑,世界是他们的。
变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现实中,新技术人才依然非常短缺。人社部副部长李忠此前介绍,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物以稀为贵,人以缺为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不断推进,随着各地高质量发展催生出强大需求,全社会对于各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培育一支强大的技能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新的人才从哪里来?
我们的记者采访了浙江慈溪、广东佛山、山西吕梁等不同地方,一方面了解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与难题,另一方面探究新一代劳动者对于自己从事工作的认知与理解。我们看到了“吕梁山护工”品牌的出现,看到了慈溪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也看到了佛山人与机器共同协同进化的产业化转型。人才从市场的需求中来,也会从市场的创造中诞生。
这是一个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技术人才不断迭代的过程。“所有的机器都经过了无数次微小的但总起来却很有意义的改进,而每一个新的改进都给予整个工业体系的扩展以有利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文明程度的提高,這是工业中一切改进的无可争议的结果,文明程度一提高,就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生产部门,而这样一来又引起新的改进。随着棉纺业的革命化,必然会发生整个工业的革命”。这样的判断,放诸今天互联网时代下的产业革命,仍然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从这一点上来观察,需要更加重视各地方已经出现的由科学技术更迭、创新所产生的人才需求不断提速,更重要的是技术人才的心理文化嬗变,他们当家作主的心态会越来越影响这个时代的变化。
与此同时,无须讳言的是整个社会对产业形势、对技工短缺、对产业工人的重要性认识仍然并不到位。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在更高的层面上,要想突破这一桎梏,亟须打破旧观念的束缚,提高技工的社会地位,改善技工的工作环境,优化技工的晋升渠道。政策上要向技能人才倾斜,打破工人成才成名成家的桎梏和壁垒,给予那些有突出贡献的技工应有的社会地位,让技术工人真正成为企业的“香饽饽”,激励一线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政府部门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的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和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丰富技术工人职业上升通道,提高技能等级补贴及经济待遇,甚至给予股权激励等,让匠心真正能够生根。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