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面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发展越来越好。现阶段,建筑企业为了可以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也强化了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即对市场经济下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方法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基于市场经济下,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阶段,在市场发展中,建筑施工商、建筑材料商越来越多,工程招标过程愈加激烈。所以,建筑企业若想促进中标几率的提高,通常会对自身的利益进行降低。因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成本管理极为重要。
一、基于市场经济下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依托于市场经济,在建筑企业的发展中,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价值,并加大了重视。但是,因为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致使管理工作在开展期间,还存在了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较为滞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在决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发展中,并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该工作的影响力,致使建筑成本管理观念具有较强的滞后性。通常,在建筑工程前期的准备阶段,管理人员应该结合施工方法,并在综合工程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投标到竣工大概需要企业投资的数目。同时,应该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估,编制详细的方案,一旦施工期间遇到棘手的问题,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做到有据可依,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但是,结合目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效果来看,建筑企业的管理缺乏成本管理概念,不能对建筑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并且,管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无法高效的处理施工阶段遇到的各类风险,也不能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整体提高。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并不能从全局的角度考量,只侧重关注眼前的利益,致使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无法得到综合提升,从而出现豆腐渣工程,不仅影响了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还会为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了成本投入,阻碍了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缺乏健全性
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分析,虽然整体发展趋势稳定,前景非常好。但是,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层面,依旧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管理缺乏创新性,成本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并且,在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部门,也没有安排专业的人员来从事这一工作,大多是交给有工作任务的人员来代办,不能对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划分,责任落实不到个人,分工也缺乏明确性,从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同时,相关人员在工作期间,积极性不足,无法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致使贪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良好发展。通常情况下,如果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那么就无法将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所消耗的成本记录下来,奖惩机制也会缺乏清晰性,最终导致企业在工作氛围比较松散、懈怠,特别是当建筑工程施工出现问题的时候,更是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进而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企业的实际成本,对企业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三)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人员水平亟待提升
当下,社会发展进程在深入推进的同时,各个行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面临了非常大的竞争。因此,基于此种背景,建筑行业必须要强化改革和创新,尽量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然而,很多建筑企业在发展期间,建筑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以及素养并不高,管理理念不能及时的创新和改进,现有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根本不足以支撑建筑企业方案的高效制定,甚至还会出现对建筑工程所需原材料计算错误的情况,对施工人员数量掌握不准确,最终导致施工过程出现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此外,因为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足够的关注,使得管理人员在工作阶段,常常出现松懈、不认真等不良现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动。
二、基于市场经济下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方法分析
面对现阶段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了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全面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建筑企业规避风险,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应该将市场经济作为依托,合理的分析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成因,然后以此为依据,利用相对科学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制定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办法,增强管理有效性。
(一)在招标阶段精准判断项目可行性
对于招标阶段来说,是建筑企业对成本进行把控的关键阶段,只有将标前的建筑成本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投标决策才能有据可依,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才会十分顺利。因此,基于市场经济下,应该合理的对标前成本展开测算,针对付款方式,科学的进行资金筹划。并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高效的对营改增进行税务筹划。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现金流,应该客观的进行预估,并对资金成本进行充分地考量。在管理阶段,需要把握好合同的形式,对风险点进行提前预知,认真且细致的核算招标工程量,大胆的对投标策略加以利用。此外,应该不断对投标之前成本测算的精准度进行提高,结合企业的真实现状,将成本管理理念与市场环境有效衔接起来,以便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够具有较强的动态化特征,统筹性特点能够凸显出来。需要明确的是:在投标环节,应该对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预测,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能够相对顺利。
(二)强化对施工阶段的经济成本管理
基于市场经济下,要想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水平,应该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目标,能够主动摒弃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强化管理的实效性。
第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在经济成本控制上,应该从大局出发,加大对每一个细小环节的把控力度。在实际控制期间,尽量从大局着眼,合理的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的进行采集,科学的对施工队伍进行分配,保证可以最大程度的对物料浪费情況进行减少。同时,在对材料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现状,构建健全且细化的采购管理机制,诸如:限额领料制度等,并依照市场的具体发展情况,客观分析材料差价变化。此外,在对人员以及及机械费用把控过程中,应该健全选用机制,加大对人员数量的把控力度。
第二,建筑企业在发展期间,应该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充分考量,并在此基础上,有策略且有依据的进行二次经营,合理的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并且,能够对变更索赔进行灵活的利用,结合建筑工程投标策略,全面促进项目盈利空间的提升。在税务筹划阶段,应该在项目启动的时候进行通盘考虑。通常情况下,分包模式的选择与税务筹划效果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如果税务筹划做的非常好,那么可以为企业节省非常大的一部分成本。同时,在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经营特征,以便税务风险可以得到良好的监测和控制。此外,需要定期的对人员展开培训,强化企业内部的检查,严格监督企业税务风险,保证可以让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迈进。
(三)强化竣工结算阶段的经济成本管理
基于市場经济背景下,为了能让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得到良好控制,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保证可以从根源降低问题出现的几率。在对管理体系构建期间,应该对责任成本管理机制进行健全,不断对项目模拟股份制体系加以优化。一般而言,加大对管理体系的构建力度,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制度化以及标准化目标,全面促进人员经济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充分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调动,让建筑工程项目的收益可以进一步提升,确保企业员工的待遇能够变得越来越好,从而促进企业活力的增强。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应该对项目全过程成本展开全面且精准的核算,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结算资料能够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坚决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变更或者签证,以便能够更好的降低问题出现几率。此外,在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开展阶段,应该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结算,有效的对验收时间进行缩短,不断对资金占用情况进行减少,进而能够尽快回款。需要明确的是:因为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水平也大幅度提升。因而,在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时,还要有意识的对现代先进管理技术进行利用,通过对先进技术的高效运用,对项目经济状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明确企业内部的实际现状,科学管理。
三、结语
综合而言,在市场经济下,建筑企业在具体的经营以及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通常,若企业建筑经济成本超过了预期的标准,则非常有可能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甚至会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建筑企业在发展阶段,一定要给予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高度的重视,能够明确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在了解成因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管理办法。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