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摘要:梭菌属的细菌能够感染羊只,导致羊只患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统称为羊梭菌病,主要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以及羔羊痢疾。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羊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还能够影响羔羊的成活率,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以上五种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介绍了梭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综合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和基层兽医正确的防控羊梭菌病。
关键词:羊梭菌病,流行病学特点,综合防控措施,临床症状
1梭菌病的临床症状
1.1羊猝狙
羊猝狙表现为3~6h突然死亡,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易发现,有的病羊会有精神沉郁,剧烈痉挛,眼球突出,发生惊厥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死亡。剖检患病羊只十二指肠和空肠段严重充血、坏死,体腔积液与空气接触后会形成纤维素凝块,肌肉有出血,像海绵状。
1.2羊肠毒血症
该病病程非常短,起初患病羊腹痛、腹胀,常单独趴卧或狂跑,即将死亡时会有腹泻、肠鸣,排出粪便呈黄褐色水样,体温没有变化,但有头颈后弯的症状。剖检病死羊发现脾脏肿大、充血、肾脏变软、易碎,肺脏充血、水肿。
1.3羊快疫
患病羊表现为疝气、鼓气、肌肉痉挛,口内流出带血泡沫,排稀粪,稀粪状态为黑色,内混有黏膜和血液,患病羊的膘情一般不受影响。剖检病死羊会有恶臭气味,可视黏膜充血,胆囊肿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皱胃有出血性损伤。
1.4羊黑疫
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进行反刍,呼吸急促,体温升高,有时会昏迷,直至死亡。剖检患病羊可见皮下静脉内有血液充盈,皮肤为黑色,肝脏充血肿胀,有凝固型坏死灶,坏死灶为灰黑色,外围有红色充血带。
1.5羔羊痢疾
该病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1],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有持续性腹泻,排出粪便为黄色或带血稀粪,有时有神经症状,四肢稀软,口吐白沫,倒地不起,一段时间后患病羊大便失禁,严重脱水,最终昏迷直至死亡。剖检患病羊可见,皱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段有黏膜充血,有时有溃疡,溃疡外多有出血带环绕,眼球突出。
2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以进行诊断,但是在临床上如果需要确诊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一般需要经过病原学检查或毒素鉴定才能够确诊。病原学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羊的体腔渗出液或脾脏作为病料进行厌氧培养,经24h后,可以看到葡萄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有中心明显隆起的菌落,该病原菌经涂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成对或连成短链状,此时可以认为是梭菌感染了羊只。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动物致病性的试验,即将分离得到的病料经处理后接种于小白鼠体内,通常经过10~60min,小白鼠会发生死亡。
3流行病学特点
梭菌在湿地低洼处容易繁殖,枯草污染的水源中也能找到较多的梭菌,健康羊采食后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梭菌在体内聚集,而后侵害脏器和肠胃,使之出现出血性、麻痹中毒性疾病,心脏、肾脏和肝脏容易出现衰竭性疾病。羔羊痢疾常发生在7日龄内的羔羊,此外其他四种梭菌病均侵害1~2岁的膘情较佳的羊。另外,该病的发生和气候也有非常大的关系,当天气过于寒冷时,羊只容易感染风寒,抵抗力降低后会提高该病的发病率。饲养过程中如果突然更换饲料或饲料水平不佳也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4综合防治措施
由于羊梭菌病通常發病很急,且病程非常短,实际生产中往往没有治疗的时间,如果患病羊病程稍长可以用青霉素进行肌肉注射,而后用10%安钠咖静脉注射。羊黑疫可以用抗诺维梭菌的血清,羔羊痢疾的治疗应当用土霉素加胃蛋白酶口服。可采用羊黑疫、快疫二联灭活疫苗等免疫预防。羔羊按照说明注射,尽量避免在湿地放羊,可以在干燥的牧场放牧。由于肝片吸虫能够引起羊黑疫的发生,所以应当在产羔后对羊群进行一次驱虫。对于环境的清理应当做到一扫二洗三消毒,首先全面清扫圈舍内的粪污和垫料,包括墙壁、栏杆等处的蜘蛛网等,而后用清水进行冲洗,从上到下,全面清洗。最后要用消毒药物对环境及生产用具进行消毒,消毒的药品应当交替使用,在没有疫情发生的洁净羊场,不应当频繁消毒,容易造成羊群的免疫抑制。在季节更替的时候,羊的免疫功能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比较低下,这时可以适当的提高饲草料的营养,补充微量元素,从而提高羊群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道吉草,高静.羊梭菌病综合防控措施研究与示范[J].畜牧兽医杂志, 2013,32(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