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脑涨,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看我脸色,而后按我颈椎,说,不要久坐,坐也注意姿势,适当仰视。
“久”是多久?
同事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听他病情描述,顿时觉得自己的髋部也有不适,以前居然没怎么注意。爱人质疑,你是受了心理暗示吧?日复一日,髋部依然感到隐隐不适。核磁共振,CT,结果显示,囊肿退变,差点当作肿瘤,收院手术。最后,医生给出建议:不要负重,走路也要适度——不要久走。
前段時间,左侧坐骨神经痛发作。医生听了陈述,一连蹦出三个“不要久”:不要久坐,不要久站,不要久弯。
幼年在学校里读书时,调皮捣蛋,上课不是随便插话就是交头接耳,坐立不安,经常遭到老师严厉批评:怎么老坐不住?你是猴子的屁股?这样能搞好学习吗?小学到高中的成绩单上,“希望你戒骄戒躁……”成为高频句。骄、躁,就是不能淡定,不能持久也。而现在,医院里来一次,就被耳提面命一次:不要久……不要久……
事实上,人到了一个特定年龄段时,都会面临一样的尴尬:不能久看,不能久喝,不能久玩,不能久躺……人生已经半程,一切都不宜太久了。而“不要久……”的提醒或自警,只是为了可以活得或是有质量地活得“久”一点。
生年不满百,哪有多长久!有网友将不同年龄的人生余额转换成一张手机剩余电量的图表,一目了然,触目惊心。余額不多的人生,犹如电量不足的手机,令人有危机和警觉:不能再把有限的时间耗费在无谓的人和事上——人生的真相是,不是“不要久”“不能久”,而是“不会久”。(摘自《信阳晚报》 周云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