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林(四川)
清晨,我常围着凤翔湖步行锻炼,边锻炼边细观那湖上飞鸟和湖边的花草树木。凤翔湖边一棵高大粗壮的白杨树顶枝上,一个蜂巢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开始只是一个大如鸡卵的小巢,后来渐渐大如盤碗,如今已大如一只水桶。这只蜂巢,每天都会吸引我的双眼,致我停步细细观看,还不时地猜想、推测这个蜂巢从小到大的形成过程,以及蜜蜂为筑建此巢而所作的努力。
一天,在街上见到一个被人提着的蜂巢,巢孔中布满晶滢透明、传散着香甜味道的蜂蜜后,我才萌发了要深入了解蜜蜂筑巢、存蜜、育后等问题。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只要有机会接近蜂巢,我都会细观其构造形成,观察蜜蜂穴居工作、生活的过程,并深深地爱上了一生勤劳,善取自然之成物,吸百花蕊粉蜜源,而筑巢酿蜜的蜜蜂。
一只蜜蜂从卵成蛹,再成蜂后,从体能和其身特点上已基本确定了每只蜜蜂的职能和一生使命。蜂王专施其蜂群繁殖培育,以尽壮大蜂群之职,雄蜂完成交配成卵任务。工蜂则专职于采蜜酿蜜、纳粉筑巢任务。
春夏花开季节,蜜蜂从早到晚,采蜜筑巢不停息,用勤劳促进大地植物花粉传递受孕,造福于人间万物,滋养了万物种类。所酿蜜糖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但其多数蜜蜂却是在采蜜纳粉中累极而死的。身躯随落大地,被虫蚁蛙鸟咬食吞咽。
世人多以食蜜为养生护体之益事,还有不义之人不时效仿其蜜,做假销售,以骗众人,也同时损伤了蜂蜜的美名和美誉。全世界蜜蜂创造的蜂蜜,汇在一起,可成湖成泊,成溪成河!从这巨多的养人蜜液里,我们可从小小的蜜蜂躯体中感受到了劳动的伟大,理解到创造和积累的功绩和不凡,再从蜜蜂逝后的归途,又感到其无私无求的高贵和大义。
而从蜂巢的筑造上,我深深感到,小小蜜蜂遵守自然生存规律的智慧。
其巢初建时,其基卡筑在树的顶枝上,围枝而筑。树枝越长越粗壮,巢也越筑越大。到后来巢如桶大,但却没将树枝压弯折断。春夏秋冬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雪压,巢始终完好,而且到一定重量和体积后,蜜蜂就停止了扩巢,大树和蜂巢安静和谐地处于凤翔湖衅,供人顾看评点。再看被解剖的蜂巢,里面构筑精巧绝伦,来回通道畅通完备,层次构建犹如立世高楼大厦,间层排列整齐,随形而筑。更感奇特的是蜜蜂对防雨,防冻,防风,防树枝折损等自然的量力物衡的掌握和运用,很多方面超过一些少识少读的人类!
大自然生存的万物,其能长久生存并传承进化下来的物种,必有其独特的防备和抗拒侵袭打击的武器和功能,小小蜜蜂也是如此!蜜蜂为采蜜纳粉,要在大地天空飞来飞去,难免会遇上天敌,譬如飞鸟追击叼食,蜘蛛缠绕咬呑,取蜜纳粉时,有虫蚁蛙蛇袭击吞食。为此,蜜蜂进化出了一支长在尾后的毒液刺针,平时隐藏体内,一旦攻击它物,出针射液,可致被攻击的动物奇痛奇痒,形成病疾,小的物类则可被当场刺中丧生。如果是遭蜂群攻击,则可让牛马羊等大型动物当场倒地痛苦不己,重者可立致身亡。
但是,蜜蜂一般不使用其毒针毒液,发现一般危险只是约露针尖警示,只有发现重大毁巢死蜂的危险时,才不惧生死,猛然上前,勇敢攻击。多数蜜蜂攻击它物后,其针连带肠肚齐被拖出体外,与体分离,留扎在被攻击物的体上,蜜锋随之壮烈死去。可知小蜜蜂的勇敢刚烈!这比人类中有些见利忘义、见害而逃的行为要显得义气伟大,可歌可颂得多!
在采蜜纳粉的过程中,蜜蜂往往先是单兵侦察,后是群体而动,远距载物飞行可至数十里之遥。蜜蜂可在上百上千的箱巢中,分清自己巢穴居地。同类中信息的传递是那样的准确无误。从这点上,不可轻易判别蜜蜂无语言传承,只是人类还未研究发现而已。
蜜蜂的群体意识和表现,在世之万物中更是犹显突出!人们从未见过这箱蜜蜂为争抢偷窃它箱巢中蜜糖而争斗打拼,更未见过其它巢穴中蜜蜂进入它巢扰乱盗物的。成百上千的蜂巢散放在花间草地,林海山间,它们都能按规劳动休息,互相往来,但不伤害。小小蜜峰,可挡万军,各自归巢安居乐业。而一旦蜂王离巢有难,群蜂即离巢跟随,死不分开。
世间虽早有古人写下“不论平地与尖山,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之佳句,但总感不能全括蜜蜂之品格,所以再为蜜蜂作下颂词赞歌。
凤翔湖边,我为蜂吟,但蜜蜂的美德美行又何止这点文字就可叙完说尽的!当今人类如不遵循自然规律,不尊重自然知识,不努力研究学习,总有一天要将万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及自然空间破坏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
有专家指出,由于滥用杀虫剂,不仅导致大量蜜蜂死亡,还会改变蜜蜂的生理结构,缩短其寿命。目前,全球的蜜峰危机重重。保护蜜蜂,守护生态,已刻不容缓。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有过预言:“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仅剩下4年的光阴。”因为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如果蜜蜂灭绝了,那么作物的产量将会急剧的减少,地球生态逐渐开始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最终我们可能都被将饿死。
花丛中,蜜蜂采蜜是一幅多么美的风景,它是生生不息的未来,和谐美好的象征。写下此文时,我希望花间蜜峰飞舞的情形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而不是在某一天只能靠图片和文字来唤醒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