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霁 潘 甜
(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2.武汉市港航管理局,湖北武汉 430030)
日本作为岛国,对造船行业十分重视,是老牌的造船强国。在二战之后,经过数十年的经济复苏,其以船舶为代表的重工业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船舶订单量一直稳居世界前三。而随着近年中韩造船业的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造船业所占份额大幅缩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在造船的技术及管理水平上依然具备世界先进水平[1]。特别是在教育和研究上,日本大学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以及船舶的核心技术上依然有较大优势。而且日本船厂的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也要高于国内大部分的船厂[2]。
本文结合在日本企业的工作经历,通过与日本高校深入交流,详细调研了日本船舶技术人员的培养方式,从船舶行业现状,船舶专业基础教育和船舶职业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中日在船舶教育上的不同,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目前全球造船业持续低迷,使得很多国家的船厂面临负债、停产甚至倒闭的困境。中国目前主要以国营船厂为主力军,通过扩大内需,大力开展军船研发与建造,进军海工行业等途径来走出困境,目前稳居全球船舶订单持有量前列[3]。而日本船厂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形势相比中国更加严峻。以下简要介绍一些日本船厂的应对办法。
日本较为著名的船舶企业如川崎造船,石川岛播磨(IHI),三井造船等,致力于新技术开发,如川崎造船具备了世界先进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来模拟船舶的实验,相对于高额的实验室建设及维护费用,计算机仿真无疑是非常实用且经济的方法,虽然目前计算机仿真已较为普及,但是川崎公司仿真中心的计算水平和规模依然为它提供了很强的竞争力。而这些大型船舶企业都有许多自身的研发专利,比如提高效率的尾鳍,阻力小的船体线型等等。并且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主机制造厂,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也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同时,对绿色船舶不断增长的需求,也让三井、三菱重工等日本船企有了新的市场。混合电力动力系统,太阳能系统等新技术都运用到了日本造船领域[4]。
日本常石造船集团是以常规经济型船舶为主的造船厂,其产品以散货船和油船为主,都是附加值不高的船舶,而它却能做到5%的净利润,这在当今的船舶行业是非常难得的。而他们的秘诀就是,将管理做到极致,全力缩短船台周期,一艘巴拿马级别的8万多吨的大型海船,船台周期只有短短40天。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开展海外业务,在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中国,菲律宾等地设有多个建造工厂,从而降低劳动成本。这也使得这样一个并没有太多核心技术的企业能够成长为持有全日本前三订单量的百年老企业,如图1所示。
图1 百年老厂——常石造船
教育是一个行业的立足之本,日本一直以来就特别重视教育,广岛大学船舶专业在日本排名前三,通过在广岛大学船舶工学系工作和学习,笔者从四个方面介绍日本在船舶基础教育上的特点:
和其他专业一样,船舶专业的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除了几门力学必修课以外,几乎一半的课程都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修够学分就能达到毕业要求。这也为学生就业开拓了市场,船舶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如汽车专业的课程,从而进入其他行业就职。事实上跨专业的船舶专业学生也的确非常多,如马自达这样的汽车公司,新日铁这样的钢铁公司,甚至还有去软件公司就职的船舶专业学生。
船舶专业作为重要的工科专业,自然离不开实验室。日本的实验室利用率非常高,基本每天都在使用,学生也可以24小时在实验室进行工作和学习。而且实验室里生活用品齐全,像微波炉,冰箱,甚至沙发,床都一应俱全,图2就是广岛大学船体结构仿真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用于实验室建设的经费很充足,而且这些经费必须花在学生身上。
图2 生活用品完善的实验室
对于学生来说,升入大四的学生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学习,在做毕业设计时也能获得研究生前辈的指导,收获非常大。而且大部分的学生也具备高度的自觉性,一有时间就主动到实验室学习。
日本大学里有很多学生社团,专业度极高,同时十分强调多专业之间的配合。比如一个叫做"鸟人类"的社团,如图3所示。该社团主要目标是制作人力飞机,而这个社团却是属于船舶工学系,因为空气和水都属于流体,所以船舶的基础理论很好地解决了飞机的阻力问题,而电控部分也是由来自船舶电气专业的学生负责,除了个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外,该社团绝大部分成员都来自船舶专业,将船舶专业知识运用到飞机制作的实践中,而且从飞机的材料准备到加工制作,从原理图的绘制到实施,全部都由大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遇到问题则由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充分地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并且每年还会有相关的全国性比赛,广岛大学在2016年的人力飞机比赛中,战胜了包括东京大学在内的众多强手,获得冠军,飞行距离超过惊人的两公里。
图3 船舶专业学生自制人力飞机“鸟人类”
到企业中去实践学习也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中国一样,学校和企业相互交流,各取所长。低年级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观摩实习,而高年级学生可以跟随导师一起帮企业解决问题,承担项目,学生也可以从企业获得报酬。在这一方面上,由于日本班级的学生较少,相对中国学生,能从校企合作中受益的学生更多,交流合作更密切。去企业学习同样能获得学分,有些还能获得项目资助,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作为技术强国,日本的职业教育一直受到肯定,不过船舶作为重工业,在职业教育方面还是有一些不同。
日本职业教育与中国有许多类似之处,而类别更加丰富,主要有企业职业教育,类似中国企业技校;中学职业教育,类似于中专;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类似于大专;专修学校,类似社会上的技能培训学校[5]。
其中,短期大学,专门学校等都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本科或研究生,和我国专升本相似。而专修学校特别关注市场需求,如宠物护理师、老年人护理、厨师、声优等等需求较大的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辅导课程。这些专修学校无门槛,也没有传统的学历学位证书,但会颁发认可度较高的技能证书,也能很好帮助学生就业。随着日本经济的低迷,工作不好找,甚至很多上过综合大学的学生还来学习职业教育[6]。目前,很多专业的职校生的就业率以及成为正式员工(日本正式员工是终身制)的机会都高于普通大学。
造船属于订单化制造的重工业,由于其需要使用的设备昂贵,普通专门或专修学校很难有能力进行较为深入的培训,所以主要以企业的职业教育为主[7]。船厂会直接招收有工科背景的高中生或职高生,让他们进入企业工作,发放工资并提供系统教学,这样培养的学生也更加符合船厂自身要求。该培训一般为两到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没有工作上的考核要求,企业和国家都会提供经费支持。我国的一些大型船厂也是采取这种培养方法,且效果很好,不过一些小船厂就差一些,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培训力度不够,而且一来就分配实际工作,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企业职业教育的规范化以及企业和学校的深入合作是我国船舶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除了培训方式的不同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响了职业工人的作业质量。首先就是工作环境,日本的船厂非常整洁干净,而且防护措施十分完善,使得工人能较容易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反观中国船厂工人的工作环境,虽然已在不断改善,但仍然有较大进步空间。其次,技术人员的收入差距的确较大,收入可观也确实会让人更容易安下心来做好每一个细节。不过,劳动力成本过高也给日本带来了一些问题。
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到,中日船舶专业教育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有着各自的特点。
日本船舶行业起步早,历史悠久,主要在船厂管理,高新技术研发方面实力强劲,高等教育模式成熟,船舶企业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担了大量培训成本投入。
相对于日本,中国船舶工业由于起步较晚,主要以学校授课为主,大多学校还没有实行自由选择课程的学分制度,使得教学方式比较固化。同时,由于船舶设备昂贵,光靠学校投入很难跟上行业的发展,而且考虑到安全问题,船厂对接收学生进厂实习也比较谨慎。所以目前大多还是教学与实习分开,使得企业培训很难在有限时间达到足够的深度。
日本由于船舶订单量萎缩,多所大学取消船舶专业,建设资金短缺,许多教学和实验设备比较陈旧,国家发展重心也向其他行业偏移,可以说是不进反退,和中国相反。
中国一直以来都把船舶工业作为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从国家层面投入船舶教育,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船舶专业高校众多,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和良性竞争体制,校企合作方式也很丰富,订单班的模式也实现了直接进船厂实习的培养方式。
日本通过成熟的学分制度,老师带学生做实际工程项目,以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等方式,确实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船舶知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其船舶企业完善的培训体制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总之,日本作为造船强国,在船舶专业教育的某些方面还是比较领先的。不过我国发展教育,只要利用好优势,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不急于求成,戒浮躁,尽量务实地发展船舶教育,一定会培养出更多船舶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