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朗多丁
摘 要:根据现如今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工作情况来看,在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工作流程不规范、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疫病的防控效果,為了有效做到防治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本文讲解了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并对基层畜牧兽医防控人畜共患病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危害;防控
人畜共患病就是人与动物能够互相传染的病毒,一般用来形容动物传染给人类,传染的渠道较多,并且传染以后会给人类造成免疫下降、身体出现一些列不正常的状况,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安全,现如今在全球都有传播现象的新冠病毒便属于人畜共患病毒。根据联合国统计的有效数据显示,全球每年都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人畜共患病,由此可知,有不少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类来说有致死的风险,即使没有出现致死现象也会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畜禽的养殖数量也在逐年的上升,子养殖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畜禽患病的现象,基层的牧兽医工作者需要承担起为自身所负责区域内的患病畜禽进行治疗的责任,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人畜共患病传染的现象,严重威胁了牧兽医工作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首先,可以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比如:结核病,兽医工作者在为畜禽治疗的时候常常需要近距离观察畜禽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病毒很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播到人体内,导致兽医工作者患上人畜共患病。其次,还可以通过食道进行传播,比如:禽流感,当畜禽患病初期没有被察觉的时候,若对其进行宰杀食用,则很可能会将病毒一同食用下去,特别是现如今有很多人为了追求肉质的口感,会使用一些半熟的肉类或是全生的肉类,没有经过高温杀毒,更容易导致病毒的传播。再次,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最为典型的就是皮肤病,实际上,畜禽很多真菌性的皮肤病都属于人畜共患病,在接触到患病畜禽伤口表面的时候,真菌同样会寄生在人的皮肤表面,这时候免疫低下的人群就会被传染[1]。
对于人畜共患病来说,治疗人类的手段和治疗畜禽的手段不相同,并且在人患上人畜共患病的时候,还需要对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用药情况也需要适当的进行调整。实际上,在牧兽医工作者对畜禽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病毒感染,但是作为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者来说,其防范意识并不高,导致其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行为,增大自身感染的风险。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安全,还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有较大的威胁,因此,一定要做到充分重视人畜共患病的防疫工作。
二、基层畜牧兽医防控人畜共患病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防控疫病的水平
现如今,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普遍存在着防控疫病水平较低的状况,这种情况无疑增大了基层地区防疫工作的难度,大部分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都是村级防疫员,属于村聘乡管,专业素养低、薪资待遇极低、文化水平低,大部分都是小学文化,没有经过系统的疫病治疗学习,这种情况的存在拉低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平均水平,需要得到有效的改善才能保障疫病的防控工作的有效实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实现畜牧兽医防控疫病水平的提升:其一,对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者开展定期的交流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的防疫知识、如何实现疫病的良好预防以及各种不同疫病的治疗办法,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兽医工作者建立良好的知识架构,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自身的工作中,提升防疫的水平和质量。另外,还能通过不断的交流来了解他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对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做到下次遇见同样问题时能够良好的处理[2]。其二,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招聘要求应该有所提升,在招聘要求提升的同时应该不断提升招聘的预算,造成基层畜牧收益工作者文化水平低、专业素养低的很大原因是招聘的预算较低,没有充足的资金留住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给予较为有力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专业化人才的招聘,直接招聘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人员可以有效做到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机制
建立完善的机制是给工作质量做出的保障,现如今的基层疫病防控中心存在着防控机制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在发生疫病传播的突发事件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导致大面积传播,为了满足防疫的要求,应该不断完善畜牧业的防疫机制,做到良好的防止疫病的传播,为兽医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养殖人员的经济利益做出更大的保障。首先,完善的机制需要建设相应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建设是对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办法,让其能够依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开展自身的治疗工作,避免发生被人畜共患病感染的现象。完善的制度是可以让工作人员明确了解到工作的禁区,不会出现违反工作流程的行为,在出现工作问题的时候也能准确的追责到个人,提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专注度。其次,防控机制中还应该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对大型的养殖场所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养殖畜牧的疫苗注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把控,并且相关村委组织还需要对养殖散户进行集中管理,保障养殖畜禽的健康状况,能够从源头上杜绝人畜共患病传染的情况[3]。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对肉类品的需求量逐年上涨,市场需求的增多也让畜禽的养殖量逐年上涨,这就导致了畜禽疫病的情况出现的更加频繁,这对于养殖行业来说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畜禽养殖过程中有许多疫病是人畜共患病,也就是说这种疫病不仅会影响到畜禽的养殖和养殖人员的经济财产安全,甚至会威胁到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人员的健康,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对人畜共患病进行有效的防控,不断提升畜禽兽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疫病防控的效果,建设完善的疫病防控机制,保障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流程,促为畜牧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生忠.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11):36.
[2]王亮.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防控[J].新农业,2021(15):56-57.
[3]徐志萍.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