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辉龙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制造企业往往会降本增效。为了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制造企业会出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这使得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如果企业不重视质量成本,把质量成本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司成本管理的一部分,企业会出现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局面。本文就质量与成本管理结合进行论述,希望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控制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应对之策
在制造行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实行了质量管理,有的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了精益化管理工具提升产品品质。形成从供应商管理到制程品质管理,直至客户管理的整个品质管理链。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又出现了设计缺陷、物料浪费、来料不良率高,返工返修率高、废品废料多,售后成本高等诸多问题。我们往往重视质量检验指标,而忽视了质量衡量标准,即金钱和代价。质量和成本脱勾,有质量检查无质量成本核算,有质量体系无质量成本管理。显而易见,以上问题存在于大多数制造型的中小企业中,所以中小型制造企业既要提升产品质量又要控制成本,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意义重大。
一、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定义及构成
制造企业精益生产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避免重复和浪费。但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预防缺陷,我们就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其实,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在质量控制、检验上投入较少,而返工、废品、保修等方面隐形开支较大,一般要占整个质量成本的80%以上。那什么是质量成本呢?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确保满足客户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能满足客户要求而造成的损失。
质量成本包括内部故障质量成本、外部故障质量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内部故障质量成本包括废品损失、次品损失、产品降级损失、返修返工损失等。外部故障质量成本是在交付给客户后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赔偿损失、退换货损失、降价损失、诉讼费用等。鉴定成本包括试验检验费、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人工费以及检测设备维修、校验、折旧费等。预防成本,指为了在产品的生产或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防止低劣的质量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质量活动管理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审核及评审费等。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方法讨论
因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未单独列示质量成本会计科目,但实际业务中发生的质量成本均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会计科目归集核算。
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建议采用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方法。即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列入成本开支范围的,通过会计的方法进行核算;对于未列支成本开支范围、又不属于现行会计核算的内容,则通过统计方法进行核算。
采用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方法时,企业在成本会计科目中增设“质量成本”一级科目,下设预防费用、鉴定费用、内部损失、外部损失四个二级子目,每个子目下设三级明细。
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类型、产品品种和质量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归口责任部门,正确归集质量成本。
对于主管财政部门或上级公司尚未同意将“质量成本”纳入产品成本核算科目而又需要核算质量成本时,则需要对质量成本进行分解和还原,按质量成本与现行会计科目成本项目进行对应的分解、还原,调整到规定的成本项目中去。最后按照常规的报表申报。质量成本只作为产品成本核算报表的补充资料。
三、实行质量成本管理职责分工及流程
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责部门是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设计缺陷成本、采购物料不良返工、返修、废品损失等根据不同情况应判定为技术部门、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成本应归口为生产部门,售后维修成本一般归口为营销或售后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报告。企业应建立质量成本预算管理,每年底财务部门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年度销售、生产目标编制年度质量成本预算,签批后转发给各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每月收集质量成本数据上报,财务部门进行确认和核算,每月初出具上月的质量成本报表。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和措施。财务部门和质量部门一起对内部损失、外部损失、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进行分析和报告,按时召开质量月度例会进行评审,总经理签批报告和会议纪要,各部门负责人落实改善措施,并做到持续改进。
四、中小型制造企業控制质量成本应对之策
为了加强制造成本控制,消减质量成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消减返工成本。返工造成的时间和物料的损失,应当由造成错误部门经理负直接责任。制造部门统计返工工时占总工时的比例确定返工工作量费用,分析发现缺陷的类型,是缺乏训练、设备故障、粗心大意、物料不良、缺乏流程等,列出每一类型费用金额所占比重,质量管理部门针对返工缺陷做出改进现状的路径和方法。(二)消减废品成本。多数废品是由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引起的,我们要对引起废品产生的主要缺陷进行分类统计,采取预防措施,核定控制方式和落实执行。(三)消减质量控制部门成本。质量控制的开支主要是鉴定成本和部门费用,主要通过预算加以控制,但不能因为压缩预算而裁减质量人员。(四)控制售后维修成本。售后维修成本主要包括三包期内维修配件和维修人员差旅费等。一般来说,此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销售额的增长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但维修成本过高,往往反映出产品质量的缺陷,解决的根源在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反馈与控制。同时,控制维修配件采购成本和维修人员各种费用是一个途径。(五)加强设计之初的质量成本管控。预防的本身必须能够追溯到产品的开发设计,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成本的多少,在开发设计时已经决定。一款新产品在投产之前必须经过试样、试产到小批量生产,个个环节都不应该省略,将各个质量问题消除以后才能成为一款设计合格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些潜在的影响生产的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才能不断完善,提高产品的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质量的定义是符合标准,质量的系统是预防,工作的标准是零缺陷,质量的衡量是成本。质量成本管理和所有人密切相关,包括高层领导的决心和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参与。管理层由于其特有的影响力,对质量成本管理系统能否顺利推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层员工更应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管理思想,精益求精,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只有上下齐心,以质量成本为核心,不断改进,不断消减,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菲利浦·克劳士比. 消减质量成本.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熊剑春. 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之友,200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