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神器保温毯

2021-05-08 03:04胡平
户外探险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温热量人体

胡平

救生毯根据用途分为很多种,常见的有保温类型的、耐火类型的以及防晒和防水类型的。在不同环境下的作用也大不相同,有时候可以真的救人于水火,有时候也仅仅是个有奇葩用途的小工具。

使用误区

救生毯用来烤土豆?

救生毯亮闪闪的外观和烤鸡翅的锡纸很像,但不代表它们功能也一样,如果你把保温毯包着土豆扔到火堆里,再拿出来的时候肯定不是你所期待的样子。常见的铝膜救生毯是由聚酯薄膜(塑料)制成,不耐高温,仅反射热量,如果放在饭盒里用作食品保温,不是特别烫的时候勉强还可以胜任。

运动发汗利减肥?

有些朋友为了减肥,运动时身上会捂着救生毯,加速消耗热量。实际这是一种很危害健康的做法,无论是皮肤的呼吸还是汗液的蒸发,都需要一个空气流通的环境。

如果人为对其干预,非但达不到了出汗减脂的效果,严重还会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加重心脏负担造成虚脱。而且这时候捂出来的汗实际含水量更高,对燃脂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遮挡号码布,打卡成绩丢失?

马拉松赛前很多都发救生毯,主要是为了出发之前温度低,或者回到终点之后披在身上做临时保温用的。不过也有个别参赛者,起跑热了之后没有及时把救生毯丢掉,而是系在腰间。

这时候救生毯的铝膜层就遮挡了号码布上的芯片,高频芯片受干扰遮挡之后,在计时毯附近就有可能无法被机器感应到,造成漏打卡,很可能会被取消成绩。

以上是救生毯的几种错误用法,而实际在户外不管什么情形,随身带一块救生毯永远是有备无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得上。

救生毯的使用场景

反射求救

夜間,当你在野外受困迷路需要启动救援的时候,救生毯的反光功能会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你将救生毯完全展开,救援队灯光所照之处会发生反光,对方得到这样的反光信号就可以将你迅速定位。

受伤救急

如果你在野外不慎跌伤、中暑,行动受到限制。救生毯可以充当临时的应急担架,它的强度足以将人卷起来,这样抬起几个角,可以将伤员及时转移。

雨天防水

如果赶上野外天气急剧变化,没带雨具又没处躲雨的时候,打开救生毯披在身上可以迅速遮风挡雨。救生毯的材质是可以100%防水的。

低温防冻

救生毯自身并不能生热,而完全是靠反射热量。如果冬季出行遇到恶劣天气被困,裹一层救生毯在身体周围可以帮你挨过漫漫长夜。

户上保暖

救生毯最核心的功能就是靠锁住热量进行保暖,这主要依赖的是最外层的铝箔,原理就是反射人体辐射(黑体辐射和体表新陈代谢损失的能量)。哥伦比亚有一项看家的反射技术Omni-Heat,就是借鉴了这一点,做成了“热反射贴身层”,并且更新了好几代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户外防风

有统计研究表明,人体失温绝大多数发生在大风环境中。单纯的湿冷其实并不可怕,只要还有热源或者能量,人就能扛下去。但一旦处于大风环境中,热量就会迅速散失。这时用救生毯裹紧身体挡住风就显得非常重要。包括在野外露营时,如果用救生毯搭起一个简易的庇护所,远比直接暴露在野外舒适得多。

高温阻燃

这是消防专用的耐高温的救生毯,它内部填充有一层阻燃的玻璃纤维,用这种保温阻燃毯可以进行灭火。同样火灾逃生的时候也要尽量使用这种急救毯,护住头部披在身上可以很有效地防火,包括一些高温电火花、熔化金属的火花以及焊接、切割时产生的热量,都可以有效地隔开。

防火毯的厚度通常只有1.0毫米,耐高温却可达550℃。但这不意味着有了防火救生毯就可以纵横火海,550℃只是打火机的温度,和火场不可同日而语。遇到火灾,逃生永远是第一位的。

遮阳抗热

很多人现在住的都是落地窗朝南向的房间,夏天如果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温度会直线升高,这时救生毯的透光性也可以好好利用。把它铺开粘在玻璃上遮住太阳,可以对室内进行有效的降温。也不止于房间,包括很多私家车的玻璃上,也可以用到这种遮阳的铝膜。

防虫防咬

野外过夜时各种极端环境都会遇到,冷点热点有时候还能忍受,但很多人受不了虫子。休息睡觉的时候就怕各种小昆虫过来骚扰,蚊虫叮咬一直是个很大的难题。这时如果用救生毯把身体与外界隔绝,就不会再受侵扰了。

防尘防污

无论睡野外还是住旅店,如果觉得床铺不干净,都可以先铺一层救生毯当临时床单,性价比超高。包括修理车辆需要躺在车底,也可以临时铺上一张,免得蹭上一身油。

睡袋内保温

冬天如果带的睡袋温标不够,可以将救生毯展开卷到睡袋内,将人体完全包裹住,这样可以大幅提升睡袋的舒适温标。这时要尽量穿着贴身层睡,直接裸睡的话,皮肤贴着救生毯会很容易出汗粘住,感觉会很不舒服。

帐逢外防雨

如果是持续十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降雨,再好的帐篷面料也会有透水的现象发生。这时如果将救生毯展开贴在帐篷的外层,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雨效果。但这时要特别注意透气和帐内结露的问题。救生毯本身是不存在空隙的,不用说水分子,就是空气分子都过不去,所以要把窗口撑开,保持帐内外的空气流通。

简易防潮垫

之所以说它简易,因为它是临时和应急的,不能当做正常情况下去使用。这个简易防潮垫有两种用法,一是可以直接铺开放在帐篷之下,纯当做地布使用,这样多一层总比没有强。如果营地环境比较差,帐篷下面有烂泥、水坑和沼泽,这时救生毯会把防潮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是当之无愧的防水布。

第二种用法是在帐篷里,把救生毯做成一个卷,把干衣服、干草等裹进去,这样垫在身下,睡觉的时候身体不至于太硌或者太凉。救生毯薄薄的一层实际并不能防止通过人体和地面之间热传导而失温。很多地垫也会使用热反射技术,比较出名的如Therm-A-Rest Z-Lite泡沫垫表面的铝涂层,以及Therm-A-Rest非常经典的Neoair Xtherm,其R值能达到惊人的6.9,也是依仗着气垫内部有多个铝膜反射层。

路标指引

救生毯可以反光,又有一定强度,撕开之后可以当丝带使用,在陌生环境下行走可以用于临时绑在树上做路标,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效果都不错。

拍摄反光板

户外拍照如果没带专业的反光板、补光板,用救生毯将就一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聚能太阳灶

这通常出现在比较极限的野外生存环境中,利用凹凸镜的原理,可以用其汇聚太阳能,至于这种能量能有多少转化,主要也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搓绳捆扎

薄薄的一层救生毯虽然强度一般,但如果危急关头把它们搓成绳子,可以用作捆扎带,还是有一定抗拉和负重能力的。

绑脚过河

长线徒步活动中过河一直都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冰冷湍急的河流,任何人都怕湿鞋冻脚,走不稳紧张时还会跌倒。但如果花点时间在鞋外套上一层救生毯,裹紧之后再过河,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当然这也跟河道的宽窄、水深、水流速以及河底的情况相关。有时候,最底线就是保证脚和袜子不湿,这样只需在袜子外套上一层就好了。

收集雨水

如果出去带的水不够又赶上下雨,那雨水则可以好好进行利用。收集雨水最高效的工具一定非救生毯莫属,注意聚拢的水要过滤甚至烧开之后才能饮用。

保鲜膜

这个功能应该属于救生毯的降维打击。普通塑料保鲜膜只是防菌防尘保水,而铝膜救生毯用起来就更加绰绰有余,甚至清洗之后还可以反复使用。

防菌防毒

普通的医用防护服是无纺布做的,透气,穿着不会非常闷。但是在极端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能只能用垃圾袋裹在身上,用胶带密封,代替防护服。救生毯的聚酯薄膜比聚乙烯塑料袋要结实很多。如果你不得不用塑料薄膜代替隔离服,不妨试试救生毯,病菌和病毒都可以被它隔离。

裹尸袋

这个就不多说了。

所以救生毯不仅限于在户外活动中可以使用,很多日常场景下也会用得到,完全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非常实用。但很值得一提的是,救生毯并非一次性用品,很多人用完之后觉得难以折叠存放而选择随手丢弃,这是一种非常不环保的行为,救生毯的材质在常规环境下无法降解。

救生毯的小科普

救生毯最早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1964年发明的,是用于美国太空计划,在低温情况下可以保护航天器和宇航员,所以又叫太空毯,在很多国家都属公共应急和家庭应急必备用品。但在国内公共安全和户外安全还没有被引起高度重视的现阶段,救生毯经常被我们忽略。

救生毯使用的铝膜材料,将细小至百万分之一英寸的挥发沉积铝颗粒应用到表面膜,在表面膜底层采用极其精确比例的金属化处理,以确保其针对人体热辐射波长进行有效反射,这其中热辐射散热占人体热量损失超过30%。用过老式保温壶的大概还有印象,热水瓶的玻璃上镀了一层银色的反光层。这一层的作用,就是把热水辐射出去的热量反射回来。

而铝材料是一种高反光率材料,可以反射人体热辐射,由此形成热辐射屏障并且是完全不透气又100%防风的,这样又可以锁住人体因对流而散出的30%热量。

另外蒸发也是人体散热的重要途径,也占了差不多30%,所以防水性绝佳的保温毯,可以减少人体皮肤蒸发和呼吸产生的水汽凝结。受潮的衣物隔热性都会大幅下降,如果保温毯披久了,也要注意随时松开透透气。

理想情况下,人体辐射/传导的能量都会被贴身层和保暖层吸收,然后再靠热传导的方式大部分返回人体,少部分能量通过衣服辐射到空气中。救生毯就是要把这部分能量反射回去。

失温并非只有很冷才会发生。甚至15℃~20℃的气温,一旦全身打湿,加上风寒效应,长时间在户外也可能失温而死。

不要小瞧救生毯,建议不同用法都牢记于心,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切记一点,提到那么多保温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但它也只是个应急和临时的物品,用好了充其量是锦上添花,根本不可能是雪中送炭。

收集雨水

如果出去带的水不够又赶上下雨,那雨水则可以好好进行利用。收集雨水最高效的工具一定非救生毯莫属,注意聚拢的水要过滤甚至烧开之后才能饮用。

保鲜膜

这个功能应该属于救生毯的降维打击。普通塑料保鲜膜只是防菌防尘保水,而铝膜救生毯用起来就更加绰绰有余,甚至清洗之后还可以反复使用。

防菌防毒

普通的医用防护服是无纺布做的,透气,穿着不会非常闷。但是在极端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能只能用垃圾袋裹在身上,用胶带密封,代替防护服。救生毯的聚酯薄膜比聚乙烯塑料袋要结实很多。如果你不得不用塑料薄膜代替隔离服,不妨试试救生毯,病菌和病毒都可以被它隔离。

裹尸袋

这个就不多说了。

所以救生毯不仅限于在户外活动中可以使用,很多日常场景下也会用得到,完全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非常实用。但很值得一提的是,救生毯并非一次性用品,很多人用完之后觉得难以折叠存放而选择随手丢弃,这是一种非常不环保的行为,救生毯的材质在常规环境下无法降解。

救生毯的小科普

救生毯最早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1964年发明的,是用于美国太空计划,在低溫情况下可以保护航天器和宇航员,所以又叫太空毯,在很多国家都属公共应急和家庭应急必备用品。但在国内公共安全和户外安全还没有被引起高度重视的现阶段,救生毯经常被我们忽略。

猜你喜欢
保温热量人体
人体冷知识(一)
人体可笑堂
人体可笑堂
吃菜不吃饭易得糖尿病
保温
“只吃菜不吃饭”,糖尿病易“找上门”
烧饼比油条更少油吗?
当包装Logo被热量值取代,“吃货”三思
一种充电保温鞋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