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
战争让人类如此渴望新的发明,以至于很多刚刚发明出来、看着很神奇但实际未必靠谱的技术,也火速走上战场。这些脑洞大开的发明,在战争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怎么样,反而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丝丝笑料。到了工业化时代,各种新技术更是井喷状出现,那些博人一笑的发明就越来越多了。
最开始的燧发手枪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它的出现一下子缩小了不同阶级之间的距离。但燧发枪都有个显著的毛病,那就是只能打一发,然后就得装弹。如果一枪没打中,或者对方不止一个人怎么办?很快就有人开始动脑筋了——怎么才能接二连三地多打几发,确保打中目标呢?最开始的设计灵感来自达·芬奇这个了不起的画家,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很出色的军事工程师,甚至设计了许多脑洞大开的武器。
针对燧发枪射速慢的问题,有人直接借用了他的“连发小炮”的设计——一排管子好像排箫一样。考虑到人一只手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像他原设计中那般十多根管子分成两层架在炮车上,只能采用三四根枪管,里面预先装填好火药和弹丸,然后用一个燧石打火机关同时击发。如此设计听起来很合理,但实际问题依然存在。如果管子都是紧密并排的,那么也只能向一个方向打出去多发弹丸,瞄准命中率依然没有提高多少;如果成扇面状分开,理论上似乎可以对付两三个人,但其实能不能打中还是“要靠信仰”。想想看,没有一个枪管是对着正前方的,怎么瞄准?
很快又有人突发奇想了:一下子打出去“没法瞄准”的若干弹丸基本没意义,那么确保能连续地打出去若干可以瞄准的弹丸呢?于是设计又被改成了若干枪管围成一圈,但是每次只能击发正上方那个枪管里的弹丸,有人把这种枪叫做胡椒瓶式手枪。这个设计显然靠谱多了!在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还正经流行了一段时间。可是很快就有人想通了:为什么要用上整个枪管啊?这太重了吧,不如把每一发子弹塞进一个并排的“弹夹”里,然后轮流对准枪管击发。于是,一种看起来有点像“吹口琴”一样的手枪被设计了出来。
这种手枪枪身的样子已经跟今天的手枪很像了,只是在上子弹的位置横着一个“口琴”,这个口琴状的金属块上并排钻凿出来好几个小孔,里面依次塞着弹丸火药和引火帽。准备打响第一发的时候,弹夹插进枪身并且把第一个装着子弹的小孔对准枪管,这样后面的击针就能打响第一发,然后用手依次推动整个弹夹向右平移。这个设计显然比那个胡椒瓶手枪的体积和重量都小了很多,射击速度也不受影响。
不过这种手枪也有个问题,那就是重心总是在变化!最开始,几乎整个弹夹都悬在左边,加上子弹的分量,你需要用点力气扳平枪身。可随着一发发的弹丸打出去,枪身的重心会迅速偏向右边,你又得反向用力。这一不小心就没法瞄准了,太费力了!还有这种枪如何携带是个麻烦。如果弹夹和枪分开,用的时候再插上,那么打响第一枪的反应时间还不如燧发枪。如果平时插上去,那么什么样的枪套才能适合这种十字型的怪物武器啊!能不能顺利地拔出枪来都是个问题。终于,有人想起来可以把那種转膛的胡椒瓶手枪和这种怪异的口琴手枪的优点结合一下——转轮手枪出现了,这下子彻底解决了人类在手枪连发问题上的纠结了。至于自动手枪的出现,那是无烟火药和金属弹壳技术得到实用之后的故事了。
你以为人类纠结于手枪火力连发的问题到此就打住了吗?奥匈帝国的航空队里有人发明了10支并联的“盒子炮”,就是今天还有人在研究它。比如名枪格洛克,在美国就被研究出一个改装套件——C-Mag。它是将两个圆形弹鼓连在一起的供弹装置,左右两边每个弹鼓可以装100发子弹,两个加起来就是200发子弹。这要是用在冲锋枪和自动步枪上,简直就可以变成小机枪。可是有人还想把这个改装套件用在手枪上!一个装满子弹的弹鼓接近2公斤,两个弹鼓加起来差不多就有4公斤了,然后算上改装套件的分量……一支自动步枪或者一支轻型冲锋枪才多重呀,火力持续性和准确性也比手枪强多了!在体积上,这么折腾下来更没啥优势可言了。
在内燃机带来的航空时代,为人类的脑洞大开,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早在一战爆发前,飞机就出现了。只是早期的内燃机技术不成熟,体积重量大,而且功率也不怎么样。所以那时的飞机不能太重,主要都是靠木头和帆布、再加上一点细钢丝补充强度。这种飞机不会飞得太快,更重要的是也飞不了多远,而且带不了太多的武器。
但是德国人开了个脑洞:既然飞机是因为发动机功率不行才飞不远,而且没法多带武器,那么要是造一个比空气还轻的飞行器,不就可以把发动机从产生升力的重任中解脱了吗?如此,燃料消耗会小很多,也能飞得更远了,而且可以带上更多的武器了。于是,德国人从热气球出发,造出了齐柏林飞艇。
这东西用100多米长、直径近20米的铝合金框做骨架,外面贴上不透气的帆布,涂胶蒙皮,就是一个大大的气囊。然后只需要排出空气用氢气填充,巨大的气囊就可以产生很可观的浮力了!下面挂上吊篮,再塞进去发动机和螺旋桨,能坐进去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还可以装上成吨的炸弹!别小看这个东西,当初飞机因为发动机和结构材料问题,在大多数时候是对付不了齐柏林飞艇的。
当时的飞机是敞开式座舱,飞行员能飞到4000米高度就是极限了,可是齐柏林飞艇因为够大,也不用担心发动机功率问题,所以人带着氧气瓶飞到1万米高度是绝对可以的,敌方的飞机和高射炮都拿它没辙。当然,齐柏林飞艇一般也不会飞那么高,只有遇到敌方飞机拦截的时候才会扔掉压舱物升高,而且飞艇每秒的爬升率也是飞机追不上的。另外,因为体积过于庞大,即便是被飞机上的机枪打破几个洞,漏气的速度也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后来德国也确实造出了能携带成吨炸药的重型轰炸机,但其依旧飞不了太远,而且高度也不够,对方的战斗机和高射炮都能对其构成威胁。
所以,齐柏林飞艇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了英国伦敦的噩梦。德军的飞艇慢悠悠地飞过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或者飞过荷兰,到了伦敦上空从容地扔下炸弹,看见英国战斗机追过来就扔下压舱物升到高空,然后回家……这样一来,原本大后方的伦敦同样要尝到德国炮火的滋味,这对于当时的英国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自1915年1 月19日至1918年8 月5 日,德国出动飞艇208艘次对英国实施空袭,投弹约300吨,造成约1300人死亡、3000人负伤。
英国人也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拦截这个可怕的怪物。比如,他们发现了在飞机的机枪里混合装入高爆弹和白磷燃烧弹对付飞艇非常有效。单用高爆弹打到飞艇上,飞艇顶多破个洞,漏气很慢,飞艇几乎不受影响;单用白磷弹打进去,因为里面都是氢气,氢和白磷也不反应,同样没效果。可在混装的情况下,高爆弹先将飞艇打破洞进而让空气和氢气混合,再打入白磷弹,结果就不一样了,易燃的氢气瞬间就会让这个巨无霸变成空中灿烂的火炬!虽然英国人这样打掉的飞艇一共也没有几艘——更多的飞艇还是因为恶劣天气被摧毁的,但毕竟让德国人知道了英国人并非拿这飞艇没法子。最后,德国飞艇部队的指挥官彼得·施特拉塞在1918年8月5日亲自率领齐柏林飞艇空袭伦敦,就这么被英军打了下来,于是德国人最终认怂了。当然也有人说,10天后德国人在整个战争中都认怂了,并不是单因这个缘由才停止使用飞艇的。但有一件事绝对证明了飞艇的过时。
战争结束后,飞艇并没有立即退出历史舞台,毕竟那些优势是实实在在的。比如,当时好多人都在考虑横跨大西洋的飞跃远航,毕竟坐船从美国到欧洲基本上要一周多时间,很多事情都因此耽误。如果能飞过去,绝对有利可图。这对于当时的飞机实在是太具有挑战性了。1919年第一次飞跃大西洋的挑战者约翰.阿尔科克上尉和亚瑟.布朗中尉还有“作弊”的嫌疑,他们是从加拿大东北部的不毛之地起飞,最后咬着牙落在了爱尔兰,还一头扎进了沼泽地。
这对于商务旅行者来说几乎不可想象,这时候飞艇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德国战后建造的“兴登堡”号飞艇,包含餐厅、阅览室、有一台铝制钢琴的酒吧、25间卧舱、淋浴室、卫生间、电器厨房、甚至吸烟室(为了防火,打火机是固定在茶几上的)。一共搭载了96吨有效载荷,包括73名成员及旅客、1.3吨邮件、1.7吨行李、3吨食品、2吨重的备用发电机、55吨燃油、4吨润滑油以及10多吨的生活用水,豪华程度跟当时的邮轮头等舱不相上下。尽管航行距离9880公里,耗时103小时52分,看着好像比飞机慢了很多,但在当时没有客机能做到这一点!所以飞艇赴美的“艇票”每张售价为4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6000多美元,只有工業巨头、成功商人和社会名流才能负担得起,坐飞艇跨越大西洋是超级有面子的事情。
在建造“兴登堡”号飞艇的时候,原本设计是以氦气填充,不会燃烧。但当时这种气体非常稀有、昂贵,而氢气可以提供更大的浮力且生产相对容易,所以最终选择了氢气填充。
很不幸,飞艇的短处也很快体现出来了。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完成了自己的第13次飞越大西洋的旅程,抵达美国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镇。飞艇降落时候天正下着暴雨,开始一切还算是顺利,可是距离地面还有100多米的时候,飞艇的尾部突然爆出了一团火光,很快整个飞艇在燃烧中迅速坠地。尽管地面人员奋力抢救,让97名乘员里的61人得以逃生,但是这场事故却彻底地让人们对它失去了信心。后来的事故调查发现,飞艇在暴雨中降落时受到风的影响,让一根用于地面系留它的钢缆划破了蒙皮,导致了氢气泄漏,而暴雨天气中的静电火花正好点燃了这些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团……另外,飞艇的每次起降其实都很费力,需要200多人在地面牵引缆绳,而且要为其专门设置几十米高的系留塔架和转向滑车等设备。上世纪30年代,随着大型全金属结构飞机的逐渐成熟,飞艇也最终走进了历史。
人类就是如此奇妙,总是会不停地脑洞大开,搞出来奇奇怪怪的发明。一些发明在初期充满了想象力但未必好用,经过后人不懈地努力改造,有的可以逐渐成熟,有的则成为历史书上记录我们曾经如何挑战自然的一页。这正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只希望在未来,不管是怎样的发明,都不要被用到消灭同类上,这才是人类真正的幸事。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