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在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中的预测价值

2021-05-08 08:58邵琳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二聚体胆红素糖尿病足

邵琳琳

国际糖尿病联盟调查报告显示, 2017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达4.25 亿, 其中我国约占1.25亿[1]。 糖尿病可引发糖尿病足、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器官、 多系统病变, 进而增加患者致残、 致死风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约15%的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患者5 年病死率高达50%以上, 每年因糖尿病足截肢者为非糖尿病足截肢者的8 倍[2-3]。 近年来部分研究显示, 胆红素作为抗炎及抗氧化物质, 对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 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也具有密切相关性[5]。 为进一步证实三者在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中的作用, 本研究分析了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及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中的预测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年1 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 例糖尿病足患者和105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分别将其设为糖尿病足组与糖尿病组。 另外, 选取同期于汝州市中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 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糖尿病足组患者中男性51 例、 女性45 例, 年龄(59.75 ±13.52) 岁; 糖尿病组患者中男性51 例、 女性54 例, 年龄(60.19 ±14.48)岁; 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中男性43 例、 女性37例, 年龄(58.59 ±15.05) 岁。 3 组研究对象性别分布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0.623,P=0.732,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年龄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0.293,P=0.746,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汝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糖尿病足患者符合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 2 型糖尿病患者符合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健康体检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血管闭塞引起的干性坏疽; 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合并有恶性肿瘤或严重血液系统疾病; 入组前3 个月内服用过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 入组前3 个月内有输血史;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2 方法

2.1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检测

抽取研究对象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 3000 r/min离心10 min 后取上层血清,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采用化学氧化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水平, 并计算间接胆红素水平; 应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采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

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 相关系数分析;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在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中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分析;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3 组研究对象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对比

糖尿病足组与糖尿病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且尤以糖尿病足组患者水平最低 (P均<0.05);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尤以糖尿病足组患者水平最高(P均<0.05), 详见表1。

3.2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 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足呈显著负相关性 (r= - 0.152、 - 0.163、 - 0.147,P=0.011、 0.006、 0.014),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与糖尿病足呈显著正相关性 (r=0.172、0.203,P=0.004、 0.001)。

3.3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在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中的预测价值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联合检测预测糖尿病足的敏感度为93.4%, 特异度为92.9%, 详见表2、 图1。

表1 3 组研究对象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对比(x±s)Table 1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fibrinogen and D⁃dimer of patients in the three groups (x±s)

表2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预测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ROC 曲线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ROC curve of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fibrinogen and D⁃dimer in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of type 2 diabetic foot

4 讨论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6], 目前全球每年因糖尿病足截肢者达100 万人以上[7]。 且有研究资料显示, 约85%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由下肢血管病变所致[8]。 近年来尽管有诸多研究探讨了糖尿病足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 但糖尿病足早期微血管病变等症状并不易被发现, 且国内外尚无协助诊断糖尿病足的有效指标, 部分研究显示通过C⁃反应蛋白、 血小板计数等对糖尿病足进行预测的准确性较差[9]。 笔者鉴于近年来有研究学者提出,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于本研究中分析了以上指标在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中的预测价值。

图1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预测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ROC 曲线Fig.1 The ROC curve of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fibrinogen and D⁃dimer in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of diabetic foot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已有研究发现,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下肢微血管病变、 微血栓形成以及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密切相关, 因此, 若能在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外周血管病变但尚未出现足部溃疡时提前预测其发生发展风险, 尽早进行干预意义重大。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等含血红素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由衰老红细胞分解代谢产生, 除可反映机体代谢水平外, 还可参与机体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如正常水平的胆红素可通过活化氢原子结合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而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 通过激活蛋白激酶B 等物质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 进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10]。 纤维蛋白原为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血浆糖蛋白, 可促进血小板聚集、 增加血液黏度, 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基础条件之一[11]。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衍生的交联纤维蛋白通过纤维蛋白溶解酶降解产生的特异性产物, 可反映机体的凝血状态及纤维蛋白溶解水平, 为血栓形成的标志物[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且尤以糖尿病足患者水平最低,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尤以糖尿病足患者水平最高, 诸指标与糖尿病足呈显著相关性。 另外,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联合检测预测糖尿病足的敏感度为93.4%, 特异度为92.9%。 可见, 定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血清胆红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 联合检测其水平对预测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二聚体胆红素糖尿病足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