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超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无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现有文献考察了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高擎等,2020;张海波等,2021),评估了高校科技创新如何影响区域创新绩效与经济发展质量(李燕,2020;王辉和陈敏,2020)。不同于上述文献,本文着眼于分析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整体状况,比较分析各省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现状,为探索激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力和效率的政策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表1结果显示,2010—2019年间,高等学校开展研发活动的机构数明显增加,从2010年的7 833个增加到2019年的18 379个,增加了134.64%。从年度增长率上看,2015年及以后年份的增长率基本位于两位数以上,其中2017年年度增长率最高,达到14.61%。从研发活动人员数看,2010年仅为59.36万人,而2019年已达到123.32万人,增长了107.75%。从年度增长率上看,2019年的人员增长率高达25.29%,除了2016年之外,其余年份的人员增长率基本维持在6%至7%左右。进一步关注研发活动折合全时人员数,从2010年的28.97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56.55万人年,增长了接近1倍,其中,2019年的增长率高达37.62%。同时,高等学校2010年研发活动经费支出仅为597.3亿元,到2019年已经增加到1 796.62亿元,增长了两倍左右,2019年的增长率更是高达23.24%。由此可见,从人员和资金投入上看,高等学校研发活动取得长足进步。从产出角度看,高等学校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1 062 512篇增加到2019年的1 447 336篇,增加了36.22%,其中2018年增长率达到6.25%。同时,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授权数增长迅速,从2010年的37 490件到2019年的213 163件,增长了468.59%,尤其是2011年、2012年、2015年增长率均达到40%以上。
总体而言,2010—2019年间,高等学校研发活动无论从投入还是产出角度看,都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这说明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愈加重视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高校科技创新活力逐年增强。
表1 2010-2019年高等学校研发活动整体状况
本文接下来关注2018年高等学校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结构,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各高校研发活动投入现状。根据EPS数据平台汇总的数据计算显示,北京市2018年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215.49亿元,排在第1位;广东省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排在第2位,达到153.12亿元;江苏省、上海市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较为接近,分别达到126.44亿元、124.91亿元,位列第3、4位;比较而言,内蒙古、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规模较低,都低于10亿元。北京市高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也遥遥领先,在2018年分别达到85.06亿元、111.39亿元,而广东、上海、江苏等地区的高校位居第二梯队,基础研究领域的经费支出额分别达到72.16亿元、60.07亿元、54.32亿元,应用研究领域的经费支出额分别达到65.10亿元、55.54亿元、50.92亿元。在试验发展领域,江苏省高校位居第1位,达到21.21亿元,北京市高校排在第2位,达到19.04亿元,而山西、内蒙古、江西、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出规模都低于1亿元。因此,从高校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规模看,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存在明显差异。从支出结构上看,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福建以及部分东部省份的应用研究占比超过50%,而山西、安徽、江西、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区高校的基础研究支出占比较高,达到50%以上,同时,各省份试验发展领域的支出占比在三类活动中最低。
文章进一步关注各地区高校研发经费外部支出规模和结构。根据EPS数据平台汇总的数据计算显示,2018年,北京市高校的研发经费外部支出达到28.393亿元,排在第1位,而广东、上海、江苏三个地区高校的外部支出规模达到15.808亿元、11.603亿元、10.188亿元,位列第2位至第4位;比较之下,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区高校的研发经费外部支出规模最低,都低于1亿元。从研发经费外部支出结构看,河北、上海、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以及部分西部省份高校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占比超过40%,而山西、内蒙古、浙江、吉林、河南、云南等省份高校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占比超过40%。可见,不同地区高校的研发经费外部支出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继续从科技论文、专利申请、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等角度,分析2018年各省份高校科技产出规模及地区占比。根据EPS数据平台汇总的数据计算显示,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高校发表的科技论文数最高,分别达到131 706篇、129 562篇、103 628篇,占全国高校论文数的比重分别为9.48%、9.32%、7.46%;从专利申请数上看,江苏省高校最高,达到47 383件,占全国比重达到14.77%,广东省、浙江省高校排名第2名、第3名,专利申请数分别达到27 733件、21 672件,占全国比重达到8.65%、6.76%;从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上看,北京市高校最高,达到52 994.7万元,占全国比重为27.94%,上海市高校排在第2位,达到34 333.2万元,占全国比重为18.10%。可见,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科技产出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从科技论文发表看,内蒙古、海南、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地区高等学校占全国比重不足1%;从专利申请方面看,山西、内蒙古、海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高等学校占全国比重不足1%;从专利转让及许可收入占比看,不仅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占比较低,天津、福建等东部省份高等学校占比也不足1%。
前文分析表明,我国高等学校技术创新活动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水平逐年提升,科技创新产出规模也不断增加。但从地区横向比较看,东部发达省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仍然在部分指标处于遥遥领先的优势地位;从研发活动类型上看,部分省市仍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比重,提升基础研究领域资金和人员投入比重。在未来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中,政府应该推动高等教育空间均衡布局和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潜力,发挥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促使高校整体科技创新实力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