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丹
习近平主席在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的书面致辞中指出,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经贸合作水平持续提高,互联互通持续加强。
在《中国工程机械》杂志发布的全球塔式起重机行业重量级榜单——2020全球塔式起重机制造商10强中,中联重科位居第一,优异的成绩背后是强大的研发创新和销售实力。近日,入选2020年“寻找湖湘最美丝路青年”优秀事迹展、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海外东南亚大区经理陈国占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他说:“中联重科曾多次位列榜单之首,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被按下‘暂停键,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龙头,中联重科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迅速恢复产能,销量和规模再上新台阶。”
陈国占坦言,自2006年首次飞往印度至今,他已累计驻外14年,这期间有太多令人难忘的瞬间。“我很高兴在大学毕业之后有这样一段驻外经历,和很多伙伴一起见证并参与‘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依靠我国与东南亚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而付出努力。”
陈国占1982年生于河南安阳,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英语专业,成绩优异的他还是系学生会主席。“身为这所工科院校第一届英语专业毕业生,我们的主要就业去向有两条路,一是留校任辅导员老师,二是到工程类企业做翻译工作。我选择后者。”
2006年7月大学毕业,一直想出去闯闯的陈国占来到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经过两个月培训,在9月坐上飞往印度加尔各答的飞机,为西北电建在印度的项目做翻译。
他说:“当时很多同学在毕业后都愿意去欧洲等发达地区工作,但是我选择了条件比较艰苦的印度。我想体验一下那里的生活,对年轻人也是一種磨练。”
加尔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印度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孟买和新德里,是印度最大麻纺中心,人口1500多万。来加尔各答之前,陈国占做了很多“功课”,以期能尽快适应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他向记者介绍,在殖民地时期,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这里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加尔各答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停滞。2000年起,经济复苏取代了衰落,加尔各答开始重新迸发出增长活力。满腔热血的他期待自己在这片异国土地上做出成绩。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陈国占到加尔各答不久就发现,英语专业毕业的他竟然与当地人沟通存在很大障碍。他说:“印度民族众多,所以语言也复杂。据统计,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有22种语言为联邦官方语言。”
无奈之下,陈国占与当地人沟通经常是一边说着英语,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画图、拿照片,有时把他急得一头汗,买回来的设备零部件却不合适,用不了。“身处异国他乡,比起衣食住行的不习惯,沟通不畅最让我苦恼。”
渐渐地,勤奋好学的陈国占适应了驻外工作和生活,并于2007年下半年任部门经理,做项目管理和市场开发,主要负责招投标工作。“通过多次参与中印经贸活动、大使馆组织的中印企业交流活动等,我们逐步掌握了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条款下适应印度法律法规的规则。我也与大使馆负责人、商会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努力融入中资圈子”。
陈国占不仅在加尔各答,而且经常坐火车去孟买、新德里,拓展业务。时至今日,他仍然记得第一次在印度坐火车的情景。“我们先坐敞篷车,再换乘不带窗户的小面包车,一路颠簸着来到火车站。排队买火车票时,我们被告知在临开车前半小时,到一个大牌子上去找是否有自己的名字,才能知道有没有买到座位或者硬卧。”
在露天广场好不容易等到临开车前半小时,陈国占和同事跑过去,人挤人地盯着大牌子,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自己名字。失望之后,他们接着等待……就这样等了好几趟列车,终于看到了自己名字,还是硬卧,顿时心中有一种小幸运的感觉。“我们非常开心地上了绿皮火车,列车行进的速度非常慢,等到晚上,车厢里渐凉,我问列车乘务员,硬卧为什么没有提供枕头和被子。结果,我被告知这些都需要自己携带。”他一边摇头,一边笑着说,“从那之后,我们再坐火车,还得带上行李”。
随着越来越多地深入了解,陈国占坦言,“印度的土地私有化严重,不少中资企业为此走了很多弯路,摸索前行。当看到一个个建成的电站,缓解了当地居民用电困难,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我们内心非常激动”。
后来,东方电气集团国际合作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任命他为机电二部印度水电站项目经理。短短两年时间,从印度最北部到最南端,他都留下奋斗的足迹。在这期间,他了解了中联重科,并逐步了解工程机械。“我的妻子是湖南人,所以我对湖南有很深的感情。当我听说中联重科是来自湖南的企业,就非常愿意去接触、去了解。”
有一天,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海外公司经理找到陈国占,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联重科。恰巧此时,妻子怀孕,从西安回到了老家湖南。陈国占没有过多犹豫,就这样迈进中联重科的大门。
陈国占介绍,中联重科前身是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中联重科已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均有市场布局。产品远销中东、南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美、澳大利亚等。公司在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全球近20个国家建有分公司或子公司,在意大利、德国、巴西、印度、白俄罗斯投资建有工业园,在土耳其、沙特拟新建工厂,并在全球设立50多个常驻机构。以阿联酋、巴西为中心,正逐步建立全球物流网络和零配件供应体系。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陈国占说自己从过去甲方变成现在乙方,这种角色变换让他更加努力。2010年,他在南亚区域负责印度东区的业务,学习产品、跑市场、见客户,入职8个月就完成了印度BHEL客户4000万元人民币履带吊订单。2013年,他任东南亚大区经理。
这一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通过学习,陈国占认识到,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陈国占干工作更有劲儿了,他觉得,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更有活力。他仔细分析欧美和日本同行产品受欢迎原因,进而判断中国制造未来的市场和潜力,围绕国家“走出去”政策,通过当地华商组织和行业协会,紧抓机遇,提前布局,精准发力。
“2013年,我们在泰国实现工程起重机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佳绩。同年,我们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和缅甸也实现业务飞速增长,全年销售额近4亿元人民币。”第二年,陈国占深耕马来西亚和印尼,联合代理商一起给中资企业“走出去”做嫁衣,抱团取暖、借船出海,把国内系统客户关系延伸至海外,参与沿途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工程。
2016年,为响应公司“渠道、零部件、本土化”战略,陈国占调任印尼子公司。“当时账面浮亏,我们分析原因,從备件销售的扁平化业务现状走出来,尝试各类产品的进口和清关,完善各类产品主机销售。通过了解印尼政策法规,招聘本土员工,实现业务模式多样化,在收支上实现了本币结算的便利。”
通过变革,印尼子公司在2017年盈利且销售额翻倍,达到1.6亿元人民币。在陈国占和同事们努力下,中联产品参与印尼雅万高铁、德龙工业园、青山工业园、印尼LRT、印尼机场和码头,以及印尼房地产等项目建设。2018年再次实现营业额翻倍,突破3亿元人民币。渠道合作进一步巩固,本地零部件仓库也为业务井喷式增长,提供后勤保障。
2019年,陈国占在主推塔机和升降机产品时发现,受限于海外结构性需求的局限性、东南亚二三类塔机品牌竞争的“红海效应”,他们在市场前端并不顺利。他说:“我们及时调整型谱,在商务、技术、交期、运输等方面响应客户需求,聚焦传统市场,尝试拓展细分市场,在项目型需求方面实现了突破。”
去年,因为新冠疫情,陈国占虽然身在国内,但是借助互联网,公司在东南亚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公司产品涵盖平头塔式起重机、锤头塔式起重机、动臂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四大系列,并诞生了众多明星产品,如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平头塔机和长臂架塔机,以及超大型系列D5200、D2500、D1500塔机。优良的性能、广泛的应用,使得中联重科建筑起重产品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行业前列,产品远销美国、阿联酋、印度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参建港珠澳大桥、科威特国际机场、哈萨克斯坦世博会等多项世界级项目工程。近年来,在“产品4.0”战略推动下,公司搭建了塔机智能工厂,持续推进产品智能升级。
“至诚无息,博厚悠远”,陈国占说,“诚”是中联重科的事业原点和价值坐标。“在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始终秉承包容、规则、责任、共创、共享的理念。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扬帆海外,我愿意带上领导和家人的信任、鼓励,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