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吴佩
对北约情报人员来说,利用彩排提前“参透”俄阅兵细节,是十分刺激的事情,也考验“知俄派”的分析功力。俄军受阅技术兵器里,有没有多少“新家伙”,正在受到各国关注。
吴佩供图
俄罗斯勇士和雨燕飞行表演队并肩而过。吴佩供图
★据俄公共卫生专家评估,今年红场阅兵,预计现场受阅官兵和观众总数有20万之巨,且受阅部队来自俄罗斯各地甚至叙利亚前线。
“大规模兵力集结的前提是群体免疫。”
“俄罗斯试图通过阅兵表明,它能打破美国和北约的战略围堵,如果有人想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斯拉夫兄弟变为‘反俄基地,普京会先发制人。”
随着传统的5月9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临近,俄罗斯阅兵彩排进入高潮。
2021年4月29日到5月7日,连续三次红场全要素彩排,把人们的兴致拉到顶点。“光莫斯科参阅兵力就有1.25万人,37个徒步方队和约190辆(台)各式装备,76架飞机和直升机,这还不算其他27个军事重镇和境外驻军的阅兵活动。”早在4月22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在俄罗斯疫情得到明显控制前提下,举行这场国家盛典顺理成章,这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事件。
可西方不这么看。
“无法想象,荷枪实弹的阅兵能让我们泰然处之。”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约瑟夫·博雷利援引“不能透露来源的情报”,称俄军在与乌克兰赫尔松州接壤的克里米亚半岛部署了约5万人,与乌克兰东部交界处还有10万人,他们是以“野战阅兵村”名义,建立了重武器集结地。
实际上,毗邻乌克兰的俄军参阅部队已接到命令,从4月10日至5月20日保持戒备状态,理由是“警惕乌克兰新纳粹分子在胜利日制造破坏”。
最新消息是,鉴于4月20日以后乌克兰政府军同东部顿巴斯亲俄民间武装的冲突烈度降低,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缓和信号,俄罗斯部署在乌克兰东部边界的部队部分撤回原驻地,但主要技术兵器却保留在原地。
“普京说过,如果打架不能避免,那最好先动手。”这段时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伊恩·威廉姆斯一直紧盯俄阅兵动向,“俄罗斯试图通过阅兵表明,它能打破美国和北约的战略围堵,如果有人想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斯拉夫兄弟变为‘反俄基地,普京会坚决先发制人。”
“大规模兵力集结的前提是群体免疫”
胜利日阅兵是俄联邦法定仪式,除非万不得已,不会停办。
1995年5月19日,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签署《关于永久纪念苏联人民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法》,规定每年5月9日为全民节日,在红场举行阅兵并鸣放礼炮,并在红场无名烈士墓长明火旁常设仪仗哨。
“新冠疫情让这种大规模聚集活动充满风险,但处理得好,又能带来国家威望,”2021年2月24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曾自信地告诉《红星报》记者,“军方与卫生部已提前半年联合行动,完全可以防范参阅军人间发生病毒传播。”
他说这番话是有底气的。
2020年,俄罗斯胜利日阅兵虽未取消,但从5月9日推迟到6月24日,且采用“严防死守”式的封闭管理,不同阅兵村的人车都不得来往,受阅方队合练大受影响。
今年,无论莫斯科还是外地参阅部队及后勤保障人员,一律接种俄国产Gam- COVID- Vak疫苗(俗称“卫星-V”),全体人员定期接受新冠病毒和抗体检查,只有检验呈阴性且冠状病毒抗体呈阳性的人,才被允许留下。
“训练场内,人员流动大体实现常态化,一些情况下,我可以摘下口罩跟士兵交谈。”在阿拉比诺阅兵训练基地采访的《俄罗斯报》记者安东·瓦拉金说。
据俄公共卫生专家评估,今年红场阅兵,预计现场受阅官兵和观众总数有20万之巨,且受阅部队来自俄罗斯各地甚至叙利亚前线。
不仅如此,阅兵正值俄春季征兵时段,大量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若换作去年同一时刻,防疫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防疫常态化与疫苗接种,我们比许多国家较早穿上‘盔甲。”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称,整个4月份,俄西部军区卫生及防化分队接管了从阿拉比诺基地到下姆涅夫尼基大街中转站(阅兵当天的重武器集结点)再到红场的消杀作业,报废防护用品统一收集销毁。
而各受阅方队长对防护用品佩戴是否到位的关注,超过了对排面整齐度的要求,每次训练前后,防化部队都会对训练区和器材展开特殊消毒处理。
“大规模兵力集结的前提是群体免疫。”俄罗斯《观点报》称,通过与中国、白俄罗斯等国专业抗疫部门合作,俄军在莫斯科、斯摩棱斯克、伏尔加格勒等地设置俄版“雷神山”“火神山”医疗中心,有效提高感染者治愈率,防化兵积极投入地方消杀,遏制了病毒传播,再加上疫苗接种进入快车道,相比陷入新一波疫情的国家,俄罗斯获得显著的“行动自由”。
“俄罗斯拥有令人羡慕的自由调动部队的内陆运输线,他们可在本国境内以高速方式调动到任何地方,而北约却不具备这一能力。”前驻欧美军司令、美国陆军中将本·霍奇斯警告,俄罗斯阅兵不仅能传递威慑,必要时“还能化为攻击优势”。
眼睛能看到的,都不是秘密
对北约情报人员来说,利用彩排提前“参透”俄阅兵细节,是十分刺激的事情,也考验“知俄派”的分析功力。
美国学者威廉姆斯近期天天挂在俄语社交网站上,搜集尽可能多的俄军信息,“尽管俄国防部有禁令,但基层士兵特别是补充的预备役军人,仍普遍使用WhatsApp、Viber、Skype、Telegram等即时通信软件,他们提供的照片和音视频,能弥补公开材料里遗漏的东西。”
俄军受阅技术兵器里,有没有多少“新家伙”,正在受到各国关注。
“2015-2018年阅兵时,俄军拿到红场的往往是尚处试验期的非成熟产品,数量不多,又未经历实战检验。”俄罗斯《军火库》杂志主编维克托·穆拉霍夫斯基强调,“如今,俄军现代化装备占比达到70%,体现在红场参阅活动中,批量生产和列装的型号占了绝大多数,意味着俄军整体面貌有了大幅度跨越。”
据悉,此番俄军会出动35件最新式和改进型武器装备,较特殊的是T-90M坦克、BMP-2M步兵战车、“台风-VDV”装甲车等,均被证实出现在一度紧张的俄乌边境上,还有卡马兹-4386/53949装甲车、T-72B3M坦克和“龙卷风-S”远程火箭炮,这些武器已在2019年投入叙利亚战场。
“所有眼睛能看到的东西,都不是秘密。”曾亲身进入诸如苏-57隐形机、T-14坦克等最新式武器的穆拉霍夫斯基称,“武器真正的秘密,在于理解它的设计构思与创新方向,然后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穆拉霍夫斯基点了T-90M坦克的名,它替代当今世界上唯一的第四代坦克——T-14“大舰队”坦克,成为俄罗斯战斗力最强的坦克第1集团军现役主力。
“我国经济状况不允许昂贵的T-14在部队中普及,但可以将T-14的先进技术移植到成熟的T-90系列坦克上,”穆拉霍夫斯基介绍,“这些花费加起来只有全新T-14坦克造价的四分之一。”
类似“旧瓶装新酒”的装备比比皆是,例如首次参阅的量产型“龙卷风-S”火箭炮已部署到北极、南千岛群岛以及叙利亚,可它的外观跟老式9K58-2“龙卷风”没什么区别。
“我们通过丰富弹种、更新软件来扩大‘龙卷风-S的性能,在不增加火炮数量的情况下扩大火力突袭规模。”俄陆军导弹炮兵司令米哈伊尔·马特维耶夫斯基中将说,“我们已利用‘龙卷风-S形成了独特的‘火力风暴射击模式,可对射出的火箭弹进行分别制导,从而具备同时打击八个不同目标的能力,叙利亚战争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时无法预测敌人何时会从何方出现,借助像‘龙卷风-S这样的利器,俄军已做好了应对新挑战的准备,能够主动、机智、坚定地完成一切任务。”
“从T-90M到‘龙卷风-S,再到令美国忧心忡忡的‘先锋高超音速导弹,它们都不是绝对新式的武器。”俄军事专家弗拉季斯拉夫·舒雷金对《消息报》表示,“几十年来,俄军工综合体都分成两大阵营,一方主张尽可能多地拨款制造坦克、大炮、飞机等‘新平台,另一方要求把平台费用减少到合理水平,把最多的资金用来制造制导弹药、高超音速导弹及相关侦察指挥系统,然后集成到老式平台。从2018年以来的军费开支看,‘花钱少,见效快的‘弹药代替平台思路占据了上风,符合俄军‘不对称发展思路。”
俄独立军事专家安东·拉夫罗夫也表示,红场受阅武器所呈现的新意,将越来越难以用肉眼发现,“俄空天军用来拦截美国侦察机的米格-31截击机,已经超过30岁了,可我们没有替换的意思,只是给它增加了‘匕首导弹,这种能以8倍音速飞行的导弹,能从摩尔曼斯克打到华沙或者布鲁塞尔(都是北约国家首都),而且无法拦截,这对俄罗斯就足够了。”
通过阅兵“以战慑战,以战止战”
事实上,俄罗斯深谙阅兵“以战慑战,以战止战”的奥妙。
美国学者威廉姆斯介绍,已确定红场受阅部队里,除了“专业户”近卫摩步塔曼第2师和近卫坎捷米罗夫卡坦克第4师外,新添加了多支介入过乌克兰、叙利亚冲突甚至让美军“吃瘪”的部队,他们在阅兵集训中都透着浓厚的实战背景,目的无非是“别惹我”。
在阿拉比诺阅兵村,充当地面装备方队“压轴节目”的“亚尔斯”洲际导弹方队,来自俄战略火箭兵近卫57师284团,发射车组全部成员都是服役多年的合同制军士,个人驾驶里程数均超过25000公里,接受了彻底的防疫检验和专业心理测试。
吸引威廉姆斯注意力的,是284团从驻地特乌科沃向阿拉比诺的行军过程,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战备演习,涉及防空、反特工破袭、快速隐蔽和紧急发射等课目,超过400公里的路程上,经过了100多处危险隘口。
“我们是根据‘潜在敌卫星的运行规律来机动的,只要敌人的卫星运行到这一区域上空,我们可以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亚尔斯是无法捕捉的。”一名导弹战车驾驶员向《俄罗斯报》记者瓦拉金描述了战斗转进的细节,“在距阿拉比诺只剩100公里的地方,‘破坏分子企图伏击‘亚尔斯导弹车队,但警戒的装甲车迅速标定‘敌人位置,对其展开歼灭。”
与俄战略火箭兵“亚尔斯”相比,同样参阅的俄陆军近卫新罗西斯克第112旅,使用射程短得多的“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但他们却是乌克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下转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