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顺正
中国“天宫”空间站效果图。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和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上半年择机发射。
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访、工作和居住的大型载人航天器,相关人员可在上面长期从事天文观测、地球资源勘测、调查环境污染、研究太空环境对生命影响等科学活动。目前世界唯一在轨的空间站是美、俄、日、加等国主要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空间站,中国在初期寻求加入该项目无果后开始潜心研制自己的空间站。按计划,中国的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在轨运行十年以上。由于已在轨运行几十年的国际空间站有可能在2024~2028年退出历史舞台,“天宫”将成为太空中唯一人类空间站。
一直以来,某些西方国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发展,在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更是采取各种措施阻挠相关机构与中国开展合作,生怕中国从中获得竞争力,因此当年中国被排斥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外。进入新世纪,为了尽可能保住“世界第一”位置,美国想方设法遏制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更是严防死守。在美看来,太空领域作为未来世界战争和军备竞赛的主战场,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太空技术更加成为美等国对华重点封控领域。2011年美国国会出台“沃尔夫法案”,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与之有合同关系的美国航天企业同中国航天机构进行任何接触和合作。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并没有因美国的阻挠而停滞不前,反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最近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进展令世人瞩目。据相关人员介绍,“长征九号”1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的论证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立项后续阶段,“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在卫星技术方面,中国已可以制造和发射绝大多数种类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世界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嫦娥”探月球工程与“天问”探火星工程也是捷报频传。
建造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任务目标。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圆满成功,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现在,工程已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今年将陆续实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任务。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四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也已选定,正开展任务训练。
空间站作为“国之重器”,研发难度和耗费资源巨大(国际空间站总计花费了超过1000亿美元)。资料显示,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有三个舱段: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三舱组合体总重约66吨。空间站整体呈“T”字构型,核心舱居中,“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未来可根据需要对接更多舱段。空间站的轨道倾角 42°,高度 340~450 千米,额定乘员三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六人。计划今年上半年发射的核心舱名为“天和”,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它既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的主要生活场所,还能支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空间站支持开展遥控技术、在轨组装与维修维护、人机联合作业等应用技术试验。
“天宫”将成为中国与各方开展太空合作的“桥梁”。航天项目最大的特点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即使是发达国家,其预算也是有限制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瓶颈众多,往往连进入太空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从太空开发中获利。而且,航天产业涉及从亚轨道到深空多个空间区域不同轨道的领域建设,涵盖航天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结构多样、层次丰富,凭一国之力进行如此宽领域的投入无疑会非常吃力。因此,为了早日实现全人类共享太空的目标,在太空领域开展跨国合作是明智之举。
中国在太空合作方面一直态度积极,除长期合作的“老朋友”俄罗斯外,近年来与其他国家的太空合作同样顺利。在首落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月器中,就载有四台用于科学探测的国际合作载荷,分别来自沙特、荷兰、德国、瑞典。在“嫦娥五号”任务中,阿根廷、纳米比亚、巴基斯坦和欧洲航天局都提供了帮助,在顺利返回地球以后,由于其带回的月壤之珍贵性,各国也纷纷表达了合作研究意愿。日前有外媒报道称,拜登团队的高级顾问认为美中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合作可以缓解两国间的紧张局势,降低发生太空竞赛的可能性。
根据规划,中国空间站将搭载包括生物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力学等在内的科研实验设施,密封舱内部署了十多个科学实验柜,还有舱外实验平台。每个实验柜都可被视为一个小型太空实验室,支持一个或多个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2018年5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联合国各成员国参与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合作。公告称,中国空间站将采用三种合作模式:第一,申请者利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内开展实验;第二,申请者利用中方提供的实验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内开展实验;第三,申请者利用自行研制的舱外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外开展实验。到2020年6月,已有来自17个国家的23个科研项目申请进入中国空间站。
不难看出,“天宫”可以帮助中国广结善缘。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加入太空开发的行列。中国将开放空间站合作的门槛定得很低,面向所有国家,而且合作高度包容,对象既包括政府、国际组织,也包括私营实体和研究机构。合作模式也是丰富多样,各国机构和企业既可以申请使用自己开发的实验载荷在空间站内外开展实验,也可以利用中国提供的实验设施在空间站内部进行实验。如果将来中国和他方在太空牵手成功,对于帮助中国提升国际地位和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大有裨益。
目前人类对于太空的开发其实还处于起步阶段,规则和制度空白比较大。“天宫”既然是“中国造”,那么各项合作必然由中国主持,这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太空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太空机制的构建,助力中国早日实现从“太空大国”向“太空强国”的转变。中国空间站“海纳百川”的做法,也与当年他国将中国拒于“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外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国际上的平等、包容形象。
(作者為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