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迈南
由导演冯小刚配音、艾美奖跨国团队制作、腾讯视频联合五洲传播中心、新加坡IFAMedia共同出品的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近日在腾讯视频首播。敦煌文化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不同于很多同题材纪录片以客观、宏大的角度来叙述敦煌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和学术意义, 《敦煌:生而传奇》采用剧情式的讲述方式,通过聚焦个人价值的叙事,带领观众走近那些推动敦煌走向辉煌的人物,重新认识这座蕴藏人类文化基因的殿堂。
该纪录片开播至今,豆瓣评分8.6,收获不少观众支持点赞,留言称“这是纪录片的一次大胆创新,让我了解敦煌的另一面” “纪录片情节跌宕起伏,质感太好了” “看个纪录片,居然有了追剧的感觉”……
展现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
《敦煌:生而传奇》以情景再现、纪实拍摄、专家访谈等内容,凝聚众多历史人物的傳奇故事,探究敦煌如何从边陲小镇,变成国际商业枢纽、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和宗教中心之一,深入解读它成为当今丝绸之路著名节点、世界文化遗产之地的原因。之所以选择聚焦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该片制片人、五洲传播中心对外传播中心媒体传播部主任万若若表示,“在敦煌璀璨文明的背后,有无数塑造辉煌、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他们的故事反映出所在时代的历史。”
《敦煌:生而传奇》采用剧情式讲述方式,令观众感到眼前一亮。例如第一集《烽烟骤起》讲述班超的”破”与“定”。在以往的纪录片中,班超夜袭匈奴使者的故事往往采用空镜和解说来呈现。《敦煌:生而传奇》则以“剧”的方式,还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在鄯善王招待班超的宴会上,胡姬们载歌载舞令人目不暇接,欢快祥和的景象之下其实暗藏杀机。为了破解此局,运筹帷幄的班超 边向鄯善王敬酒,一边不着痕迹地派下属处理了埋伏在营帐之外的匈奴兵,最终令鄯善王真心臣服……
万若若介绍,所谓“剧情化”,不同于传统纪录片和情景再现手法,而是通过严谨的前期调研,根据客观事实改编故事情节、由演员扮演人物,通过声音画面的设计、纪录片影像风格重现等形式进行叙事。这类纪录片在国外已被广泛认可,在制作水准和流程上也进入了成熟阶段。 “但目前国内的剧情式纪录片较少,《敦煌:生而传奇》算是一次大胆尝试,希望能让中国观众看见纪录片的更多可能。”
在该片另一位制片人、腾讯视频纪录片工作室总监朱乐贤看来,剧情式纪录片在历史类题材上优势明显,“将看似枯燥的历史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产生继续了解敦煌故事的兴趣。”剧情式纪录片创作难度大,朱乐贤坦言,最大的挑战是在历史记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前期调研得到的史实,还原成完整的故事。例如第二集主人公仓慈,在史书中仅有寥寥百字的描述。制作团队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以史实为出发点,进行合理想象”的核心创作理念, “结合史书中敦煌城当时的状况,以及对粟特人的描述和仓慈颁布的政令,团队还原了当时敦煌城在仓慈的治理下,由衰转盛的情景,刻画出敦煌太守仓慈的形象。”
中外团队跨文化交流合作
从2017年年底开始策划,到今年3月25日在腾讯视频上线,《敦煌:生而传奇》历时近四年完成。万若若表示,制作团队在策划阶段进行了大量案头和实地调研,系统了解敦煌城的历史、莫高窟及相关石窟,邀请来自敦煌研究院、中科院和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作为学术顾问,从历史、文化、国际传播等多个领域把关,以保证《敦煌:生而传奇》兼具客观性和可看性。
整部纪录片的制作由艾美奖跨国团队完成,视效、配乐、配色呈现出电影质感。例如片中打斗和战争场面,采用实际拍摄与特效结合,让观众更有临场感和代入感,以加深观众与片中人物的情感联结。后期制作阶段,制作团队邀请了电影《八佰》的调色公司进行调色,还将原计划的合成音乐改为乐队制作。
此外, 《敦煌:生而传奇》邀请导演冯小刚首次为历史纪录片配音,张艺谋《影》编剧李威撰写旁白,历史作家马伯庸等中外知名学者联手解读。之所以选择冯小刚担任旁白,万若若表示,与该片旁白语言采用评书式、章回体小说的创新风格有关, “有沧桑感的嗓音才能够托得起敦煌的故事,冯小刚的声音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不只是面向中国观众,《敦煌:生而传奇》在腾讯视频上线了中英文两种版本,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整部纪录片并未过分强调历史背景,但在视觉体验上保留了更多中国味道:国外制作团队的加入让纪录片更易被国外观众接受。万若若表示,这是中外团队结合的优势所在,但也要应对跨文化交流中的诸多挑战。例如外国导演对中文台词很难准确把控,为此,制作团队后期对剧情和台词进行了大量修改, “各种理念和想法不断碰撞,中外团队的不断磨合,才成就了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