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振
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若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胃口”,不知足、不知止,见名利之诱便不惜到处“咬钩”,人生怎能获得长久的愉悦和安乐?
知足,蕴含着个人拥有自知之明、自制之力和懂得自省自律的智慧,是对物质世界不做过分、过多要求的一种理性行为。有人说,现代人的人生有两个境界:一个是知道,另一个就是知足。知道的人,活得明白;知足的人,活得平淡。知足,才会寡求;懂得寡求,易感快乐,所谓知足常乐。
懂得知足还不够,还要知止。知止是什么?就是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知道适可而止,也指志向达到至善境界而不骄不躁的神态与气度。《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虑,虑而后有安,安而后有得。”这说明知止能使一个人的心灵安静下来,精神沉静下来,行为宁静下来。
“知止”中的“知”,非简单的“知道”。在古汉语中,“知”通“智”,即含有“智明”之义,智明,指理智明晓;知事有利害,晓有当止处,以是而能“知止”。“不知”者,虽知事有利害,有当止处,然而他们非智明之人,知事有利害而只见利却不见害更甚,以至于“利令智昏”;智既已昏,所以无从判断何处当止,故而逾越界限,越出底线,最后酿出祸事。
知足是知止的精神底色,知止是知足的具体行动,知止本身也是一种知足与幸福的元素和源泉。知足者幸福,知止者睿智。知足、知止與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懂得知足与知止,是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