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胡
傍晚时分,手机突然连连发出“嘀嘀”的声音,是微信在不断地收到信息。我一看,我们医院的“胸痛中心群”炸了锅。
一名六十岁男子,在下午五点半,独自挂急诊号看病,走到抢救室门口时,突然倒地,当时心跳停止,随即呼吸停止。急诊医生一边全力抢救,一边通过微信通知心内科介入医生赶赴现场,争取有一絲救治机会。
一条条微信给我们希望,又让我们的希望破灭。凌晨三点,微信群里,当班医生发出最后一行字:“……”我们知道,病人已经回天乏术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主任劈头问我:“昨天半夜抢救的那个病人,下午看过你的门诊,你记得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我漏诊了?我害了一条命?血一下子飙到了头上。
“哪个?”声音都是颤的。
“那个血压蛮高的,在外科照顾母亲的,想起来了不?我看你签了一堆‘拒绝。”原来是他?我当然记得他。
昨天下午,刚开门诊,我正跟第一位病人问了几句病情,他冲进来,手里的号直伸到我面前:“医生,先给我开点儿血压高的药,楼上的医生要我下来找你。”楼上是指住院部。我纳闷:“住院的病人不需要在门诊开药,你要住院部医生开就是了,不用挂号。”
“不是的,我在十二层照顾母亲做阑尾炎手术,头晕得不行。医生给我量了下血压,说是240,要我找你。你赶快给我开药,我还要照顾病人。”
“你前面还有几个病人……”
老病号挺通情达理:“让他先看吧,自己病了,还要招呼病人,也不容易,孩子呢?”
他一边谢大家一边解释:“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忙,我没事。”
他的血压非常高,血压计根本量不出数字。这样怎么照顾病人?他随时可能脑出血、心衰、夹层破裂的。我说:“你得马上住院,我给你开住院证。”
他一副吃惊的样子:“那怎么可能?哪里有这时间?母亲病了,家里一摊子事。”
我让他做些检查,他急得摆手又叹气:“你只开点儿药给我吃就行了。我身体好得很,一辈子没去过医院。”我实在没辙:“要不,我给你孩子打电话,让他们回来照顾你们,好吗?”他气得站起来:“你这个医生怎么这么啰唆,你要开药就开药,你说不敢开我就走,尽啰唆个什么!”
我也摇头,叹气,请他签字,给他开了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求外科医生多给他量几次血压,一旦感觉不好,赶快再找心内科医生看看。旁边的病人批评他,他有点儿不好意思,但还是拒绝拿着药方匆匆走了。当时是下午两点多,他发病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多,如果这三个小时,他留给了自己、留给了医生,那么,医生也许能还他一个漫长的余生。再往长处想,他这高血压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了,有可能已经发展了十年八年,而如果他在平时的生活中抽出一点儿时间去医院一两次,那么,也许,就根本不会有手术台上的抢救惊魂了。
现在他走了,谁照顾卧床的母亲?他的孩子们,又该多么舍不得他。
如果他能够稍稍自私一点儿,为自己多考虑一点儿……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