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月丰
2020年10月13日,周二
上图这道题是留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从批阅来看,总体上正确率还可以。不过我心里清楚,这个“正确率”背后是有一定“水分”的,这也是我要在课堂上再花时间与学生讨论的原因。讨论时,这道题有错误的学生已经订正好了。既然这样,就直入主题。
实物展台出示习题。
师:请大家看这道题,我有点不懂,这个110°是指哪个部分呀?
一大群学生争着举手。
我请一位学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她几乎把整个图形都圈进去了。这个动作自然引来一些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我请另一位学生上来指一指。这位学生指得很仔细,将∠1、∠2、∠3 连起来画了一个弧。
师:哦!我看懂了,原来这个110°是指这个部分。
我用红笔顺势把角的记号画上去,画出一个钝角。
师:110°我是看到了,但∠2为什么是70°?∠3 为什么是20°?我还是不懂,你们怎么想的?
这次举手的学生比前一次明显要少一些了。这一定不是他们看出了我在装傻而不想理我,而是那些答案有“水分”的学生真举不起手了。
生:因为∠2 要大一些,所以是70°,∠3 要小一些,所以是20°。
很多学生不满意这个答案,把手举得更高了。
生:因为是长方形,长方形是有直角的,所以∠3 是20°。
这个回答是抽象的。我一直想着要提升一下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但从三年级到现在,效果并不明显。不过,其他学生似乎能自觉领会,因为这时举手的学生竟然没了。很明显,这些原来举手现在又不举手的学生,是真的懂了。
师:长方形,直角。我再看看题目,哪里是直角?
生:∠1 和∠2 合起来是直角。
这位学生讲完,我又请一位学生到大屏幕上指了指这个直角,然后用红笔标上直角符号。
师:我明白了,这是长方形的一个角,是一个直角。
板书:∠1+∠2=90°。
师:知道了90°有什么用呢?我仍然不知道70°和20°到底是怎么来的。
“哎呀!”几位学生已经开始抱怨了。
生:一共是110°,去掉90°,就是20°。
师:我再看看,哦,明白了。
继续板书如下:
∠1+∠2=90°
∠1+∠2+∠3=110°
师:∠3 怎么算?
话音刚落,一些学生就举起手,这些学生此时一定是真懂了。不过,我还是愿意再等一等,等更多学生观察后举手,然后再请学生回答。(略)
师:∠3 是20°我明白了。那∠2 为什么是70°呢?
生:∠2 和∠3 合起来也是直角呀!
……
听学生自己讲出来的感觉真好,因为学生自己讲的过程,正是一个“拧干水分”的过程。
【日志解读】
在上面这则教学日志中,我流露出习题教学的一个观点,即要注意学生作业正确中的“水分”,并要想办法“拧干”这些“水分”。接下来,就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解读。
作业,是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或多或少遇到过类似下面这样的情况:
学生作业时经常对的一道题,考试的时候却不会了;
学生作业中解答过程清晰正确的一道题,当问他每一步的意义时他答不上来;
学生作业中错误的一道题,这次订正对了,下次遇到还是错;
……
以上现象,便是学生作业正确中“水分”的真实写照。这种“水分”的实质,其实是指学生只知道一道题的书写流程和正确答案,但不是很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解答这道题的方法。这种“水分”,在课后作业中的含量会更高一些。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与学生解答这道题的过程有关。
首先,课后作业时,如是在校做的,学生之间会有相互交流的情况。其中,必定存在切实有效的交流,但也不乏存在形式主义的交流——自己不会做了就问一下同学,然后依样画葫芦写下自己并不理解的过程,或只是获得一个不明过程的答案。如是回家做的,在自己不会的情况下可能会请家长教一下,其中必定存在有效的教,但也不乏存在无效的教——快速机械讲解,或者用超越学生现有数学水平的方式给出“成人答案”。
其次,课后作业中,会遇到一些只需填写答案的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学生有时知道这个答案是对的,比如通过“凑数”发现正好,但至于这个答案的具体产生过程却是不清楚的,甚至有时完全是凭感觉蒙了一个答案,恰巧对了。
上述现象,还会出现在学生对错误习题的订正中,而且“水分”往往会更加严重,如选A 错了就选B,至于为什么选B 也许并没有认真思考;如一个填空题错了就看一眼同学的正确答案,至于这个答案怎么得来的就不去关心了;如去问了同学这道题错了该怎么做,同学只是直白地告诉一步步的算式,至于为什么这样列式就不解释了。
以上这些,是我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作业正确中“水分”产生的原因进行的分析。显然,这些“水分”的存在,有违数学作业的本质意义,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学生作业正确中存在一定的“水分”,不仅会迷惑学生自身,也会迷惑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判断,进而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另外,这种“水分”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学生的一种不良学习习惯。由此可见,“拧干”这些“水分”,是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面对学生的数学作业,教师首先要批阅,如此才能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这种把握,不仅体现在对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了解上,还体现在对学生作业正确中“水分”的判断上。当我们通过批阅确定某些习题的正确存在“水分”时,就可以在作业讲评的课堂上组织讨论,“拧干”这些“水分”。对于这样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建构性讨论。所谓建构性讨论,即将学生已经解答过的一道习题看成是学生新面临的习题,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充分交流,使学生深刻经历习题的分析过程、真正理解答案的形成过程的讨论。如教学日志中记录的教学过程,便是此种讨论。
建构性讨论一般适用于结构较为复杂、解题思路较为巧妙的习题。学生经历这样的讨论,就能最大限度地“拧干”正确中的“水分”,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方法、形成技能。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跟进“习题的习题”(本刊2021年第3 期《习题教学,需重视‘习题的习题’》一文中已解读,此处不再赘述)。
(2)讲解性讨论。所谓讲解性讨论,即指通过对一道习题解题方法的介绍与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答案获得过程的讨论。此时的讲解者,一般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讲解时要注意思路清晰,并配合必要的板书,以提高讲解的效果。讲解之后,可以再请其他学生尝试复述。
讲解性讨论一般适用于结构较为简单、解题步骤清晰的习题。学生听明白习题的解答过程,并尝试自己复述这样的过程,便是“拧干”正确中“水分”的过程。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点:引发学生的关注。这是因为,课堂上讨论的习题,都是学生做过的,而且大部分学生还是正确的,只是顾及到一些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在课堂上又进行了讨论。此时,极有可能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会不太关注大家的讨论,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懂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组织,其次要注意教学方法(如教学日志中“装傻”的方式等),最后要对一些学生特别关注。
前已提及,学生在作业订正中的“水分”,往往比第一次作业时还要高。“拧干”作业订正中的“水分”,可以采取复批时询问的方式,即当学生自己订正好了之后再次来请教师批阅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想法。我常常会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询问。
(1)询问答案的获得。这种询问方式一般适用于习题只有一个答案的订正情况,如选择题、填空题等,一般的询问语句是“你是怎么想的?”此时,如果学生能够将想法大概正确表述(当然能够清楚表述就更好了),即可认为其现在的正确是自己真正理解的,反之亦然。
(2)询问错误的原因。订正一般是基于对错误的分析,进而形成正确的理解。可是有时候学生常常订正对了却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错,这也是一种“水分”。因此,在复批时我们也可询问“你原来为什么错?”如果学生能讲清楚自己的错误原因,一般也就知晓现在这样做的道理了。
(3)询问“一步”的意思。对于像解决问题这样的习题,在询问时我们也可就其中的关键一步请学生解释它的意思。如果学生能够说出这关键一步的意思,那么整道题的解答过程也就自然理解了。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不是一定要听学生把想法讲完整,而是只要学生能讲到关键点即可。
最后有两点说明:
第一,复批时询问要向学生说明,并教授订正的方法。即首先要对学生说明,教师在复批的时候是要问原因的。由此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订正不能只要答案,还要明白过程。其次要教授学生订正的方法,自己独立分析订正是最好的,请教同学也可以。特别是请教同学,我专门组织过讨论:你如何请教同学?你如何教同学?大家一致认可:要学会,要教会。所以我现在复批时询问好了之后,学生常常还会告诉我“这是谁教我的”,对于那些教得优秀的“小老师”,我还会给予奖励。
第二,复批时询问要有针对性。首先是询问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即不是每道习题都需要询问,而是要挑选学生可能理解有点困难的习题;其次是询问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即不是每位学生都需要询问,而是重点挑选常常“浑水摸鱼”的学生进行询问。
以上做法,显然不可能彻底“拧干”学生作业正确中的“水分”。我更想表达的是,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作业正确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被一些带有“水分”的正确给迷惑,要设法尽可能减少这些“水分”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家之言,常有偏颇,与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