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介甫的翻译观解读
——基于Imperfect Paradise金介甫独译作品及其副文本的考察

2021-05-05 11:00翟文慧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翟文慧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1)

一、引言

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1948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亚州,现为纽约圣诺望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是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沈从文研究专家,被称为“海外研究沈从文第一人”。其关于沈从文研究的代表作品

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沈从文传》)是海内外沈从文研究学者的必读书目之一,“成为西方读者了解沈从文生平经历、文学作品和其所属湘西文化的重要窗口”。

Imperfect

Paradise

(《天堂之缺》)是金介甫最早译介的沈从文短篇小说集,于1995年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英译作品由多位海外译者合作而成,共选取了沈从文的26篇短篇小说,其中12篇为金介甫独译。

国内学者对于金介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沈从文传》、所译《边城》和其学人型译者身份上。一方面,简功友、肖远东对《沈从文传》的传记艺术进行了考察,认为作者金介甫对叙事时间的巧妙运用使得这部作品同时具备可读性和史实性,并发现其传记艺术主要表现在语篇世界、文本世界和次文本世界三个层面的构建上。黄勤、谢攀认为正是由于译者金介甫本身对于他者文化的亲善态度使他更为关注译本的专业程度,并积极向西方世界译介沈从文等中国作家的作品。古婷婷、刘洪涛则发现金介甫《边城》英译本采用的是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从金介甫的汉学家和史学家身份入手,徐敏慧认为不同于普通译者,金介甫的译文充分展现了其学术性,因此更加具有知识性和教育性。袁丽梅则认为作为汉学家的译者,其具体的释义行为与其研究背景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应关注个体汉学家译者厚译策略的具体实施。

虽然已有研究涵盖了以上多个方面的内容,但金介甫作为沈从文文学作品英译的代表人物,学界对译者金介甫翻译观的系统梳理和考察相对不足,而“译者的翻译观对原文的英译处理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受到原文和目标语语境的限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译者的翻译观对其译本的最终呈现有着重要影响。

基于此,以金介甫在英译短篇集

Imperfect

Paradise

中的独译作品和其相关的副文本元素为观察对象,对金介甫的翻译观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中国文学的英译和海外传播有所启示。

二、副文本理论与翻译研究

副文本是法国文学理论家杰拉德·热奈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文学概念。热奈特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会以纯文本的形式出现,总会有诸如作者姓名、标题、前言、插图等元素伴随左右,这些元素“围绕并拓展了文本,更准确地说是呈现了文本”。副文本理论起初是针对文学研究提出,但是由于文学作品译本的特殊性、译本与其本身具有副文本的密切相关性使得翻译界学者开始关注译作中的副文本研究。

2012年,Peter Lang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

Translation

Peripheries

: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翻译的边缘:翻译中的副文本元素》)是第一部将副文本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的论文合集,讨论了译作副文本与有意本土化间的关系、译作副文本对文化地位的体现、诗歌翻译中的副文本等问题,将副文本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扩大并丰富了翻译研究的范围。2013年,

Text

,

Extratext

,

Metatext

and

Paratext

in

Translation

(《翻译中的文本、外文本、元文本与副文本》)由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出版。这部论文集共选取了8篇国内外学者有关翻译与副文本的论文,内容涵盖了副文本多个元素的分析和对于多种文学体裁的探究。2018年出版的英国学者Kathryn Batchelor的著作

Translation

and

Paratexts

(《翻译与副文本》是一本专门在翻译研究框架下讨论副文本的专著,全书共8章。Batchelor结合翻译研究,对副文本进行了功能上的界定:副文本是为文本有意识设立的门槛,潜在地影响读者对于文本的接受。这些学术著作皆有力地推进了翻译中的副文本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在该研究领域,国内学者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学者针对翻译研究的副文本本身展开讨论。耿强提出要积极展开副文本对于中国文学走向海外的应用研究;胡业爽则指出要加强副文本在翻译中起文化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为中国文学作品外译提供参考。除此之外,也有学者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的译作展开个案研究,如对于译作中某一副文本元素,譬如对译作序跋的深入分析;将副文本与正文本结合考察,进而相互印证的探究;副文本与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关系等等方面。

Imperfect

Paradise

中含有丰富的副文本元素,具有明显的副文本性质,如金介甫为

Imperfect

Paradise

所作总序、每一篇译作前的分序、注释等。下面拟分析

Imperfect

Paradise

中内、外副文本元素,以期提炼出金介甫翻译沈从文作品所持有的翻译观。

三、Imperfect Paradise的副文本分析

根据与正文本的空间位置关系,副文本分为内副文本和外副文本。内副文本是与正文本联系较为密切并位于书籍内的副文本元素,主要包括书籍封面、标题、注释等;外副文本指游离于书籍外部的相关信息,主要包含访谈、评论等。内、外副文本作为正文本的外围材料,提供了诸多隐含信息,对于整体客观地理解文本、挖掘译者思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Imperfect Paradise的内副文本

Imperfect

Paradise

中,金介甫以沈从文研究学者的身份撰写了一篇2500多词的译者前言。金介甫在前言中表示,沈从文作品中的长句极多,因此译者只能将长句拆分,使其更加符合地道的英语表达。其次,原文有诸多不甚明晰之处,他在译文中皆进行了显性处理,例如对作者在文中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暗讽、鞭挞等,方便目标语读者更好把握文章蕴意。最后,他表示不愿随意删减原文内容。由此可见,译者秉承宁可包容全面也不可漏译的翻译态度。金介甫认为读者拥有想象力,可以自行略过不愿理解的内容,但一旦对原文进行删除不译,则被删去的部分在读者方面是“无法恢复”的损失。

除了译者前言,金介甫在每一篇译文前都附上简短分序,涵盖写作背景、含义解读、人物分析、文学评论等丰富的内容。显然,译者将每一短篇置于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其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进行客观全面的考察和评价。正是由于作为史学家的敏锐观察和作为沈从文研究者的深入挖掘,使得分序不单单是一篇对于作品内容的浅显介绍而是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解读类引导。

(二)Imperfect Paradise的外副文本

金介甫作为沈从文研究学者的个人研究经历,构成了

Imperfect

Paradise

中其独译作品的特殊外副文本。1977年,金介甫以题为Shen Ts'ungwen's Vision of Republican China(《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博士论文成功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以此为开端,金介甫踏上了深入研究沈从文其人其文的旅程。正是怀着对边城世界的向往、对作者的敬仰与好奇,金介甫于1980年夏天来到中国拜访沈从文,两个月间与沈从文会面交谈达十几次,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信息。之后更是亲自探访湘西,考察其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因此,其对沈从文湘西作品背后丰富的文化信息十分熟悉与了解。大量的研究和考察使得译者金介甫较其他译者在翻译沈从文作品时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其他翻译学者与金介甫所进行的相关访谈也是金介甫翻译作品外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大学教授徐敏慧和学者张蓓分别于2017年、2018年与金介甫进行访谈。在访谈中,金介甫谈及了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关于译者,金介甫认为只有以目标语为母语的译者才能够对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喜好做出准确恰当的判断,同样,若译者并非原语母语者,则不具备随意删减原作的权力;关于译者职责,金介甫表示英语译者最根本的职责是忠实再现中国文学作品,所以译者传递其他信息的意图不能过于明显,否则会引起读者反感;关于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他指出,沈从文作品风格多样、文风细腻,而译者永远无法恰到好处地模仿沈从文的风格。例如《边城》中作者对于人物丰富的心理描写、简洁却能打动人心的抒情方式等特点是无法通过翻译原本传达给目标语读者的。除此之外,作为学者型译者,金介甫持有全面翻译的态度,明确意识到自己译作的读者大多为学者和学生,他不希望有任何漏译,从而达到向读者全面传授知识的效果。翻译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译文“在语言表达方面要自然流畅,同时,在文化氛围方面又不能过于本土化(既不能英国化也不能美国化),也不能过份彰显其异域情调,否则可能会勾起英语读者对中国文化氛围已有的某些不恰当联想,甚至引发文化偏见”。

四、从Imperfect Paradise副文本解读金介甫的翻译观

由上述分析可知,金介甫主译沈从文短篇小说集

Imperfect

Paradise

的副文本,内容涵盖沈从文作品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作品的选取、目标读者、翻译策略等方面。这些内容是译者的直接发声,展现了译者对于翻译的看法,是梳理译者翻译逻辑和翻译观念的关键来源。对沈从文短篇小说集

Imperfect

Paradise

独译作品及副文本进行分析,可以揭示金介甫在翻译沈从文作品时所持有的翻译观,即:忠实再现原作语言特点、准确传递原作文化意象、全面揭示原作语言内涵。下面将结合译文中具体例证加以诠释。

(一)忠实再现原作语言特点

通过上文对金介甫的译序等内副文本元素和译者访谈等外副文本元素的分析,可得知金介甫作为一名典型的学者型译者,在翻译中始终把忠实再现原作语言特点视为重要任务之一。德国翻译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基于布勒(Karl Buhler)的语言功能三分法,提出了依据不同语言功能的三种主要文本类型,分别是重内容的信息文本、重形式的表达文本以及重呼吁的操作文本。短篇小说属于表达文本,翻译时既要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于作者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虽然英语与汉语在使用和表达的各个方面相差极大,要想忠实再现原作的语言特点似乎并无可能。然而,金介甫还是尽其最大努力还原原作的语言特点。

例1 小心小心扳到篷架,非常拘束的望到来人。

Carefully, carefully rolling back the awning, he stared up awkwardly at the visitor.

例1中,丈夫从乡下来看望在城里做船妓的妻子,丈夫独自守船时,水保的到访使得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丈夫慌张不已。原文中将“小心”一词重复使用是为了表现丈夫的胆怯懦弱,加强人物的立体形象。译者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色,连续使用两个“carefully”来表现这个人物胆小怕事的性格,有利于同后面此人物形象的转变形成强烈对比。

例2 “麦子吗?水碾子前我们那麦子,哈,我们那猪,哈,我们那……”

"The wheat crop? Our wheat out front o' the mill-ha-that pig of ours-ha ha-and our-"

例3 “是的,因为老七欢喜吃这个,我才留下来。”

"Yeah, I kept' em' specially for Seventh Maid, ' cause they' re her favorite."

例2和例3都是丈夫对于水保问题的回答。丈夫从乡下来,是一个粗野的农人,译者因此有意从语言形式上突出丈夫乡下粗人的身份,使用了语音省略、单词缩短等语言特点来体现丈夫社会地位的低下。值得一提的是,例2译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同样对传达原文中人物的紧张情绪起到了辅助作用,译文读者可以感受到丈夫认为自己在同一个大人物交谈时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

(二)准确传递原作文化意象

“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是纯粹的差异游戏’论断中,差异更具体地说应该是文化差异”。文化负载词是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指“标志某种文化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Imperfect

Paradise

中金介甫的独译作品包含多篇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小说,地方色彩浓厚,文中涉及大量有关文化意象的表达。表1是出现在金介甫

Imperfect

Paradise

独译作品中的几个文化负载词。由此表格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具有丰富原语文化意蕴且目标语文化中并不具备的语言单位时,在正确理解词汇意义的基础上,采用了音译、解释的译法。譬如,“吊脚楼”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傍河而建,为半干栏式建筑,并非全部悬空。译为“houses hanging over the water on stilts, the ‘balconies with hanging feet’”,既根据故事的发生环境明确此处是靠水的住处,向读者传达了吊脚楼的基本概念,又明确了其部分功能与阳台有相似之处。再如,“胡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乐器,始于唐代,有两条琴弦,音色浑厚。此处,译者采用了音译“huqin”,并明确此乐器的主要特点为两条琴弦,“fiddle”一词自然会使西方读者联想到胡琴应与西方的小提琴同为乐器。译者采用音译加解释的方法,能够使“胡琴”较好地为目标语读者所理解。译者采用的这种解释性翻译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搭建了桥梁,既较好保留了原语的特质,又能够使目标语读者理解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难以理解的文化意象变得通俗易懂。

表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三)全面揭示原作语言内涵

正确理解原作,在此基础上全面展现原作的语言内涵是一名合格译者的基本功之一。金介甫偏爱“细译”,在译文文本中将原作的隐含信息明晰化,添加原作中并未提及的信息,以解释原作的意义与内涵。在翻译沈从文短篇小说的过程中,译者充分考虑到了故事的情节背景,将其融入到翻译当中,使得整篇翻译流畅易懂。对于原文的晦涩之处在译文中加以注释,利用注释点明原文的涵义。

例4 可是一和两人相熟,我就觉得抛下那几本残破小书实在大有道理,因为只要我高兴,随意浏览另外一本大书某一章节,都无不生命活跃引人入胜!

But, as I got to know the two militiamen, I felt good about casting aside those little old tattered books because, whenever I wanted to, I could browse through a much bigger book, finding in it vitality and enchantment no matter what chapter I picked.

注释:That is, the book of Life.

原文的“另外一本大书”实际指的是“纷杂的生活”。译者在此处添加注释,避免读者的误读,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译本,体现了译者对读者的责任感。此处若是删去注释,读者则会不知a much bigger book的所指到底是什么,从而无法准确传递原文的语言内涵。

例5 事情既有凭有据,黄罗寨人自无话说。

He had been caught red-handed, so his fellowvillagers could hardly protest.

此句的“事情”指的是黄罗寨的打虎匠与巧秀的母亲在一起被族人当场撞破这件事,译者结合上下文背景,将前半句译为“他被当场捉住”,传达了原作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关于后半句,译者也并没有被原文拘泥逐字翻译,而是直接用目的语传达出此处“无话可说”所指的意思,即“无法保护”。

五、结语

作为沈从文研究专家,译集

Imperfect

Paradise

的主译者金介甫有力地推动了沈从文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所以,对金介甫的翻译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通过对

Imperfect

Paradise

独译作品文本及其副文本的分析和考察,对理解译者的翻译思想、翻译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梳理和总结出译者金介甫“以原文为主、忠实于原文的整体翻译观”。金介甫使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力求将原文的语言特点、内涵和文化意象准确传递给目标语读者。基于此,重视对翻译作品文本及其副文本的统一考察,有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译者的翻译思想,从而进一步发挥其翻译理念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对中国文学的外译具有重要的学术引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