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元可拓法的航材保障效能评估

2021-05-05 18:47:43袁福帅崔崇立程成王启同
物流科技 2021年9期

袁福帅 崔崇立 程成 王启同

摘  要: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涉及诸多因素,各因素之间具有明显的随机性以及模糊性特点。针对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素,文章结合航材保障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影响因素,从军事性、经济性、服务性三个方面构建了航材保障效能评估体系。并引入物元可拓分析方法对保障效能进行评估。最后实例表明此方法可去除无效因素的影响,有效准确地反映了航材保障能力的实际水平。

关键词:航材保障;效能评估;物元可拓法

中图分类号:E24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of air material guarantee efficiency involves many factors, which have obvious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In view of the uncertainty and dynamic change factors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ctual work of air material security,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in depth, and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air material security effectiveness from three aspects: military, economy and servic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meta-expandable analysis method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ion. Finally, the last example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an reduce the redundancy of data an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actual level of air material support capability.

Key words: air material protection; efficiency assessment; matter-element extension model

航材保障工作是經济活动在军事领域的具体体现,航材保障效能直接关系到作战任务的遂行、作战目标的顺利实现[1]。因此有必要建立与保障特点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以直观地反应航材保障状况,并坚持以数据为基础,从数据中挖掘本质、发现规律。本文结合保障工作实际,构建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物元可拓分析法将众多不相容的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得到有效的评估结果;可为航空兵部队解决航材保障问题提供借鉴,对推动保障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是用数值或者比率来表示在某一段时间内航材保障所达到的水平,是判断航材保障能力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指标的建立,可以使保障过程具体化、规范化和数量化,从而客观地反映保障状况,有助于改进工作,提高航材管理水

平[2-3]。本文通过数据收集和专家调查,针对航材保障的特性,结合航空兵场站航材保障任务需求,构建了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4]。如图1所示。

2  基于物元可拓方法的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模型的建立

2.1  确定经典域与节域[5]

令:

R=N,C,V==                             (1)

其中:N表示所划分的j个评价等级,ci=1,2,…,n表示i个评价指标,V为N关于指标c的数值范围,即经典域。

令:

R=P,C,V==                                (2)

其中:P表示评估等级全体,v为P关于c的数值范围,即P的节域。

2.2  确定待评物元[6]

对于待评航材指标P,将所采集到的数据或分析结果用物元表示,称为航材某一指标的待评物元:

R=                                              (3)

式中:P表示航材的某一指标,v为P关于c的观测值,即待评指标采集到的具体数据。

2.3  组合赋权法确定权系数[7]

对于必须满足的特征c,记其权系数为Λ,其它特征ci≠k的权系数为α,且:

α=1

2.4  首次评价[8]

对待评指标P,首先用必须满足的特征c的量值v评价:

(1)若v?埸V,则认为指标P不符合“必须满足”,作为不合格指标;

(2)若v∈V,则进入下一步骤。

2.5  确定待评指标关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

记:

(4)

則关联函数值:

Kv=                             (5)

然后计算待评指标P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

KP=αKv                                           (6)

2.6  保障效能等级评定

若KP=KP,则评定指标P属于等级j。

3  实例分析

3.1  数据的收集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某场站航材股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指标数据。根据上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不同装备的保障人员结合自身保障经验以及航材保障实际情况数据,形成保障效能评估原始数据表(如表1所示),作为此次模型的数据基础。

3.2  航材保障管理因素分类

航材保障众多的因素分为n类,即:C=c,c,…,c,评价指标中的每个因素子集ci=1,2,…,n均有n×i个子因素,即:

C=c,c,…,c。其中:c表示第i类因素子集的第k个子因素。

3.3  航材保障效能指标经典域和节域的确定

对于军事指标的经典域来说,c~c分别是飞机使用可用度、航材供应良好率、飞机完好率、飞机战斗出动率与战争储备率。根据表1中数据以及式(1)可以得出航材保障效能评估各因子经典域如下:

R=,R=,R=,R=

根据公式(2)可以得到军事性指标的节域为:

R=

3.4  确定待识别的对象形成的物元

根据式(3),将表1中数据用物元表示,得到航材均实行指标的待评物元:

R=

3.5  确定关联函数

通过表1以及式(4)、式(5),可对航材保障效能评估军事性飞机使用可用度指标数据关于优秀等级的关联度进行计算:

Kv==0.16

同理,可得到其他各相关联度数值(如表2所示)。

依照上述流程对经济性以及服务性指标进行计算,可以得到二者指标关联函数值表,如表3、表4所示。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存在服务性指标关联函数值小于-1,利用必须满足的特征元进行首次验证,表2、表3中的关联函数值均大于-1,表4中:期望缺货数、缺航材停飞率、准时供应百分比三个指标的关联函数值存在小于-1,不符合上文的可拓识别要求。为确保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将这三个服务性指标删去,形成可拓识别后的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3.6  组合赋权法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先采用乘法合成法和专家的考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航材保障效能评估指标权重如表5所示。

确定第i类中的第k个子因素权重为a,且a=1i=1,2,…,n,则:

a=

3.7  二级评价

计算得出待评事物q对于子系统c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

Kq=aKv

将所得数据代入式(5)可得:

Kq=aKv=0.1948

同理可得:Kq=0.1040, Kq=-0.5267, Kq=-0.8282, Kq=3.0760, Kq=2.2135, Kq=-0.1022, Kq=-0.3434, Kq=5.5560, Kq=0.3805, Kq=0.0317, Kq=-0.0839。

3.8  等级评定

根据上文评判公式KP=KP进行如下评價:

Kq=0.1040>0, Kq=3.0760>0, Kq=5.5600>0, KQ=αKq=2.0868>0

故将评判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j=1,2,3,4,在军事性指标评价时,因为Kq在Kq中的值最大,故军事性指标与良好的关联度最大,所以军事性指标的评价等级为良好;同理,经济性指标与服务性指标的评价等级为优秀。KQ>0表明该场站的航材保障效能评估结果为优秀。

4  总  结

通过上文分析,军事性指标、经济性指标、服务性指标三个方面的权重分别为0.5、0.3、0.2,表明军事性指标因素对航材保障效能评估的影响比较大,其次为经济性指标与服务性指标。表2与表3中的数据Kv∈-1,0表明经过调整或改正可归为优秀或良好之列。Kv>0则为优秀指标,与该场站航材供应和飞机器材性能情况相符;同时,场站经济效益较高,在航材消耗、周转以及回收都能保证实际情况和需求。表4中的数据较为复杂,Kv≤-1表明期望缺货数、缺航材停飞率、准时供应百分比的关联函数值中存在小于-1的情况,因此将这三个指标删去,方可得到更加合理的指标体系,进而对航材保障进行效能评估。

参考文献:

[1] 何亚群. 航材供应学[M]. 徐州:空军勤务学院,2012.

[2] 万玉成,曹阳,蒋广亭. 基于可拓理论的航材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C] // 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南京理工大学. 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 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2011.

[3] 陈校平,车飞. 装备保障能力的动态评估[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7):167-170.

[4] 陈校平,车飞,薛茹玲. 基于集对理论的航材保障效能分析及评估[J]. 兵工自动化,2010,29(5):50-53,56.

[5] 黄自力,于文金,彭爱红. 基于施工安全的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J]. 建材世界,2014(z2):406-408.

[6] 张锋,徐廷学,陈红. 可拓方法在飞航导弹早期保障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0,25(6):695-698.

[7] 肖秋明,王文强. 基于可拓方法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宽度评价[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1):87-91.

[8] 彭琳,宋伟. 基于可拓评价的灾后重建工程代建单位绩效评价[J]. 商情,2011(4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