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
“2020年全省财政支出1123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各级政府和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仅省级通过‘压、缓、停、收四項措施就收回资金162亿元,集中用于急需的重点支出保障。” 202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山东各级财政部门加力提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全省财政收支稳定运行,收支双双创下历史新高。(1月7日人民政协网)
几乎在同一时间,辽宁省也公布了一组数据:2020年,辽宁省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在2020年年初预算一般性支出压减15%的基础上,执行中,全省又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227.8亿元,压减比例达60.1%,其中省本级压减比例达68%,压减的资金重点用于应对疫情和“三保”等支出。
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近年来,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级政府收支压力较大,如何平衡财政收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调整支出结构来实现收支平衡势在必行,在中央的引领下,各地连年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基本公共服务,这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呼声。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财政资金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作为政府和部门必须为纳税人捂好捂紧钱袋子,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遵守预算管理制度,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让每一分钱花出效益,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作用,更好地激发动能、改善民生,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稳健发展经济,必须要改善民生,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无论财政状况如何,都应当量入为出、厉行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削减不必要的财政支出。从严从紧控制机关运行成本,强化财政支出的刚性约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惠民利民的实事上,将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 让百姓过好日子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过紧日子”是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表现,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优良作风。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执守简朴,控成本、讲绩效、提效能,党员干部要带头以身作则,将艰苦奋斗、厉行节俭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为群众做好表率。“成由勤俭败由奢”,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应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
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政府部门“过紧日子”,不是近年来GDP和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后的被动应对之举,也不是2020年“特殊之年”的短期“应急”措施,而应当成为一项规范化、常态化的方针政策。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积极适应长期“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断深化相关制度设计和改革创新,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