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系统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特征鲜明,对中华文明传承永续、地方文化特色品牌构建以及社会阅读新风尚塑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在顶层设计、经费保障、人才储备、专业队伍建设方面进步明显,成效斐然,但在内容策划与管理运营层面仍有不足。基于此,文章从前期策划和中后期管理运营两个阶段出发,结合《贵州文库》的发展实践深入探讨新时代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创新发展策略。
【关 键 词】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内容策划;管理运营;《贵州文库》
【作者单位】范桂红,齐齐哈尔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SS06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基金项目(ZGD-YB-2020-38);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TQC173)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6.011
地方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民族复兴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由于地方古籍大多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区域文化色彩,是历史的记录者和文化的观照者,因此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弘扬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地方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普遍重视,众多省市均加大对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扶持力度,如安徽的《安徽古籍丛书》工程、福建的《福建丛书》工程、广东的《岭南丛书》工程等,不仅对地方文化灿然于世产生了推动作用,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出版角度来看,策划是出版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是出版工程效益提升的关键;运营管理是规范出版活动的有效手段,是项目高效运作的核心。为此,文章以《贵州文库》出版项目为例,通过前期内容策划与后期管理运营两个阶段对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现阶段的地方文化开发与保护工作提供启示。
一、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现状分析
1.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意义与特征
就意义层面来看,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实施是中华文明传承永续的重要手段。地方古籍凝聚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文化重要、纯粹、具有价值的文化印记,是当代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真赋、树立地方文化特色品牌和加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现阶段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助手,同时也为地方文化研究和学术创新提供了有益支持。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塑造社会阅读新风尚,对满足社会大众的知识需求和文化需求大有裨益,是全民阅读事业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动力。
就特征层面来看,现阶段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地方性和時代性。系统性是指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全面推进,如《贵州文库》出版项目既包含汉族典籍和少数民族文献的系统化整理出版工作,又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学术体系的优质内容,是一项综合性强、价值性高、社会效益好的系统出版工程。地方性是指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区域性特色,《贵州文库》的负责人以“精选精编精印”为原则,系统发掘和整理贵州历史文化文献资源遗存,从而为地方在传统与创新中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贡献力量。时代性是指地方古籍出版工程与时俱进、与民共振、与世同频。《贵州文库》出版工程既有地方史志和国学经典以满足学术研究之所需,又有通俗读物与大众精品以满足全民阅读的现实需求。此外,针对数字阅读风潮,《贵州文库》出版工程除了传统的纸质出版,还同步建立“贵州古籍数据库”,通过古籍数字化满足现阶段古籍研究与阅读的多元需求。
2.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良好现状
一方面,古籍出版工程各层面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在顶层设计规划层面,自国家到地方均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出台一系列古籍整理出版细则,为地方古籍出版工程有条不紊的开展和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近几年各地方古籍出版工程数量多、效益好、社会影响广泛,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在资金投入层面,除“中华文化传承工程”“中华典籍整理工程”等国家级专项重大文化工程给予地方古籍出版项目大量经费外,类似国家出版基金、国家民族文字专项出版基金等项目也加大了对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的支持力度。同时,各省市也提高了对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资金扶持力度,为古籍出版工程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在人才储备层面,目前全国的高校古籍研究所(院)接近100所,其中与古籍整理出版相关的专业院校近10所,高校年度累计招收本硕博学生1.5万余人,开设的主干课程包含古典文献学、出版学、校勘学、文字学、训诂学等,为国家和地方古籍出版工程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1]。
在专业建设层面,除了国家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各地方也在积极尝试跨界合作,并于2009年成立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工作委员会,目前成员覆盖全国近40家单位。除了专业古籍出版社是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的主力军,各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出版社等也纷纷涉足古籍出版领域,为古籍出版工程的多元创新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另一方面,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种类繁多,成果斐然。从数量成果来看,以贵州为例,2016—2017年,贵州收集整理古籍出版项目近百个,同时以《贵州少数民族古籍总目》《贵州文库》为重点出版工程开展了数十项课题研究,并建立了“汲古黔谭”“贵州古籍数据库”等大型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平台。贵州是地方古籍出版事业的代表,多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中国政府出版奖、民族文字出版项目以及地方社科、古籍工程的认可与支持。从种类规模来看,现阶段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初步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发展特色,学科覆盖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交通、医学等。其中,既有少数民族原生态古籍的出版成果,也有汉族典籍大众阅读精品,市场反响热烈,均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如湖南岳麓书社推出的《传统蒙学丛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持续再版,累计发行数百万册,是地方古籍出版精品的典范。
3.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不足
首先,内容策划缺乏创新。一是选题策划未能契合读者的多元需求。目前,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工作重点大多放在传承性整理上,导致专业性、学术性精品力作较多,而面向大众的普及类读物数量较少,这与现阶段全社会兴起的传统文化热潮未能契合,没有满足读者对大众古籍读物的阅读需求。二是融合策划能力不足。目前,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内容策划仍以传统的纸质出版思维为主,缺乏对融合时代数字出版、有声出版等形式的考量,限囿了地方古籍的文化效力。三是现阶段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内容策划大多围绕“抢救性”整理与保护展开,缺少深层次开发利用的全局策划,如对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国际传播策划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文化影响力。
其次,管理运营不善。一是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兹事体大,任务繁重,而大多地方出版社由于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有限,导致不少出版成果都是资料揭示的影印作品,点校注释的整理项目较少,社会影响力一般。二是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运营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编印发环节,忽视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方位营销,导致古籍出版精品未能及时迎合新时代读者的喜好,降低了地方古籍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内容策划
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策划实施不仅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开发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因此,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应立足时代发展趋势,构建全面策划思维,以创新策划提升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双重效益,推动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新发展。
1.服务大局,专业性与大众性内容策划并重
随着全民阅读事业的纵深推进,读者对于古籍普及性精品读物的需求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应服务发展大局,创新内容策划,在保持专业性古籍出版精品整理出版的基础上,加大对大众性普及读物的开发力度,以高水平的注译类古籍图书满足读者需求。以《贵州文库》为例,截至2020年11月,该出版工程已策划出版52种239册精品力作,另有56种175册图书也在陆续出版中。作为一项地方系统性古籍整理出版工程,《贵州文库》出版工程不仅策划出版了《贵州通志》等地方志系列图书,还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地方民俗文化的大众精品图书,以平实的文笔和翔实的内容将贵州民俗描绘得栩栩如生,既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又为社会大众了解贵州地方文化提供了真实蓝本。在大众性古籍普及读物的策划出版过程中,出版社应注重内容的深度整理与糅合,以符合当代大众的阅读习惯,发挥古籍的文化效力。
2.顺应时势,创新数字化融合出版策划
融合出版时代,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应革新传统出版思维,将数字出版策划纳入内容策划范圍,充分运用新技术实现古籍数据化、云出版、数字展示,为扩大古籍出版市场和地方古籍文化效力注入新动力[2]。
首先,建立数字出版策划思维,在传统纸质出版过程中同步实施数字化策略,以符合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贵州文库》出版工程在策划出版大量纸质古籍图书的同时,还建立了“贵州古籍数据库”,并打造 “汲古黔谭”大型学术交流平台,是目前地方古籍资源充分开发和融合出版的典范。
其次,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地方古籍融合出版能力,以精准策划和科学实施保障地方文化的品牌效力。《贵州文库》出版工程自2016年启动后按照原有规划稳步推进,不仅在2020年底完成400余种(册)古籍文献的编辑出版工作,所有图书都通过“云上贵州”平台的数字化技术“改头换面”,以国家古籍电子化技术标准入库,提升了地方古籍的当代开发活力。未来,《贵州文库》还将通过“互联网+”技术供广大读者免费试用,实现贵州古籍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贵州文库》出版工程在相关民俗文化图书中,还以二维码技术植入原生态影音资料等,不仅实现了内容增值,也优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3.放眼全球,提升地方古籍国际传播策划
新时代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应及时建立国际传播策划方案,加速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走出去”,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促进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
首先,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在内容策划中应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真赋,深入挖掘特色文化,以此作为地方古籍国际传播的基础。《贵州文库》出版工程不仅注重对汉族典籍的整理与开发,还精心打造众多少数民族文献精品,是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础,也是打造“多彩贵州”品牌形象的主要力量。
其次,创新策划内容产品形态,多元化提升古籍出版市场活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近几年,随着《贵州文库》出版工程的全面推进,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创中心、贵州人民出版社等机构围绕《贵州文库》出版工程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蓝染丝巾、饮食耳环、手工刺绣笔记本等极具贵州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打破了传统出版工程的单一内容形态,以创意策划赢得受众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三、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管理运营
除了内容策划创新,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加强项目管理运营力度,在保障出版工程有条不紊、全面推进的同时,以多元化运营推广提升影响力,为古籍出版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1.加强项目管理,促进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稳步发展
一方面,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团队和管理机制。地方古籍出版工程历时长、任务重,尤其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量大,因此在出版工程实施中要充分整合配置人力、资金等资源,以全面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保证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稳步推进。《贵州文库》作为贵州现阶段最大型的出版工程,不仅在专业团队上建立了“省政府主要领导担当顾问、分管领导牵头实施、地方出版机构积极参与”的群智众力管理体系,还积极与地方高校、文化研究院(所)等单位携手,在保障出版工程分工明确的管理效率的同时实时调配人才资源,为古籍整理与出版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统筹管理,建立完善的社会效益考核机制。地方古籍出版工程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社会效益为先,要加强对出版工程的效益考核与统筹管理。在《贵州文库》出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贵州以贵州出版集团为试点,将出版集团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情况纳入考核内容,贵州出版集团又以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的考核资料为指导,将其作为下属出版社的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内容,层层把关,促进重大出版工程社会效益的大幅提升。此外,贵州省积极展开对《贵州文库》出版工程的统筹规划,在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情况统计调研的基础上,实施“贵州省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库”发展策略,从图书策划、筛选、立项、扶持等方面入手,为地方古籍出版工程保驾护航。
2.创新推广运营,实现地方古籍出版工程效益共赢
一方面,创新线下推广运营模式,提高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社会关注度和读者接触度。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成果推广要与时俱进,具体可借助重大展销活动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自身影响力。《贵州文库》出版工程启动以来,已陆续推出四批成果,除在出版发行之际邀请贵州省知名专家学者举办研讨会外,还积极参与深圳文博会、上海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等线下活动,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形式等线上推广渠道助力地方古籍出版工程效益的提升。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运营管理应与时俱进,运用新手段、新模式服务大众,实现最佳效益目标。《贵州文库》除了借助贵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加强线上宣传,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大力传播,为精准出版、精准营销夯实基础。为应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挑战,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贵州文库》利用“阅贵·阅多彩”展团开启 “云书展”新模式,以“互联网+云平台”的技术应用实现“云展示”“云交流”“云贸易”的全方位服务目标,为新时代地方古籍出版工程的成果宣傳和线上运营推广提供了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 王云峰,杨聪斌. 媒介融合背景下精品古籍出版的内容策划与营销创新[J]. 出版广角,2020(19):40-42.
[2] 张雨. 古籍整理出版迈入3. 0时代[J]. 出版广角,2020(1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