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让各大巨头在“卖菜”这件小事上打得不可开交,无非还是巨大的利益诱惑。
对于向来“高频打低频”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来说,高频的“买菜”业务是必下之城;拼多多之所以要入局,源于其用户群体与“买菜”人群高度重合,若要持续稳固在下沉市场的地位,就不得不发力社区团购业务增加用户黏性。这也是为什么,多多买菜与美团争夺市场的动作会更为急切,并率先挑起补贴大战,还逼得阿里巴巴和苏宁等其他互联网企业不得不被动防御,以保护自身市场利益。
美团和拼多多的打法很简单,一是“集中优势兵力抢蛋糕”,再一个是通过补贴打“闪电战”。
一方面,不管是美团还是拼多多,都将买菜业务提高到了核心战略位置。在美团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后的分析师会上,王兴表示“毋庸置疑,基于整个战略任务,美团优选绝对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这将是我们业务的核心点”;而拼多多掌门人黄峥在年会讲话中说,“买菜是个好业务,是个苦业务,是个长期业务,也是我们拼多多人的试金石,它与拼多多在农业上的布局高度吻合,愿意做‘大量的重投入、深度的创新。”
另一方面,美团、拼多多的一幕幕补贴用户、扫街地推、重金“挖人”和抢夺团长等大戏,也在各地轮番上演。除了各个APP上面,补贴下推出的“1毛6包纸巾”“1元10个鸡蛋”等“羊毛”,在抢夺团长上,两家实力也毫不示弱。有美团优选的BD透露,他入职的当天就被拉去“跑团”,不管是不是其他平台的团长,都想方设法让其也变成自己平台的团长。
这种玩法是不是很眼熟?经历过“千团大战”、出行大战、社交裂变的用户,应该早就熟悉了这种典型的互联网玩法。如今这种玩法又复制在了社区团购市场上:先通过“烧钱”补贴用户、粗放式扩张等手段将规模和数据量堆起来,占好山头后再做停止补贴,通过精细化运营获得回报。
这套互联网打法,拼的就是“剩者为王”。显然,美团和拼多多如今基本胜利在望。
根据最新统计,美团和拼多多攻城略地的范围最大,双双突破200城。其中,美团优选进入27个省份、293个地级行政区,多多买菜进入28个省,覆盖城市数量为218个;光大证券的数据也表明,2020年10月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日活用户数已经达到100万~200万级别。2020年10月以来,各个平台的活跃程度迎来一轮上扬,其中多多买菜的增长态势最为凶猛。
另一个抢眼的“卖菜”巨头则是滴滴出行。它的出发点与美团、拼多多有所不同:由于近年来竞争策略上比較被动,出行业务面临美团、哈啰等后来者挑战而束手无策,迫切需要业务多元化来缓解危机。
这次杀入社区团购“卖菜”,可以看作是继前两年涉足外卖行业之后的又一次尝试。有报道引用一位滴滴出行员工的话说,“这是背水一战”,滴滴出行想要在短期内重新证明自己,社区团购是不能输的战役。
相对外卖市场的重资产模式,当下社区团购的“烧钱”大战对于滴滴出行来说要轻松顺手得多。想当年滴滴出行能从打车大战中笑到最后,靠的就是“烧钱”抢市场的撒手锏。因此,这次在与美团、拼多多的比拼中,滴滴出行不落下风其实并不意外。
尽管滴滴出行近来表现也十分亮眼,但由于业务过于跨界、用户黏性较小,市场前景受到业界一定的质疑。从目前的战况来看,业界更看好业务相关性更强的美团和拼多多,认为它们在社区团购厮杀中,已经甩开众多对手形成了“二超多强”的格局。
不过,随着互联网巨头在社区团购市场的范围势力快速扩张,外界对它们的批评声也随之而来。那么社区团购真的一点都不可取吗?显然不是。社区团购的商业本质并没有问题,消费者有需求,就证明了它有存在的价值。
问题出在社区团购的混战模式上,经历过“千团大战”的美团、打赢出行战争的滴滴出行和善于流量裂变的拼多多,凭借财力物力拉拢消费者,结果将市场竞争演变成了一场对其他玩家与实体商户的降维打击。
从团长、小商超为主的商户层面来看,如果成为团长,门店成为团购的提货点,则可以按销售额拿到一般10个点左右的提成。表面上看,这本身并不是一件亏本的买卖,而且过来提货的人流还能为小商超增加流量,似乎一举两得的好事。但实际上呢?当小商超老板们当上团长后就会慢慢发现,平台其实不止卖业务互补性的菜品,还经营与自己一样的同类快消品,而且目前几乎价格都低于店里零售价。这样一来,虽然小商超老板自己在团购业务上没有亏钱,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消费者可能慢慢不会买自己店里的商品。
社区小商超大多数快消品的毛利率在20%~35%之间(只有香烟、大米等少数商品毛利率在10%左右或以下,部分日用品的毛利率甚至可能超过50%),即便是一比一的业务对换,也意味着小商超将失去一半以上的毛利率,损失可想而知。
在美团、滴滴出行、拼多多疯狂的补贴大战下,就连阿里巴巴、苏宁等都只能被逼着防御,这些实体商超们,有哪有反击的能力与权利呢?如果继续做团长,小老板变成了平台的“打工人”;但如果不做,别人也会做,业务还是严重流失。不管做何选择利益都受损,小商超的老板陷入了两难。
巨额补贴之下,那么广大用户应该是真的受益者了吧?10斤甜橙、20盒酸奶、6包纸巾、5斤土豆……这些统统只需要0.1元就能秒杀到。这种实实在在的“羊毛”,薅起来要多爽有多爽。
可是,如果没有补贴,有多少用户会想到按量贩形式囤这么多产品呢?微博上就有人吐槽说,因为自己妈妈囤了10斤土豆,为了避免土豆发芽,于是她们一家人过上了一日三餐都吃土豆的“悲惨”生活。这也意味着,很多用户的团购需求并非来源于生活里实际的需求,而是在损失厌恶心理下被互联网巨头们逼出來的伪需求。在补贴的刺激下,这些伪需求集中迸发,形成了当下的市场繁荣。
而这些被“薅羊毛”刺激出来的消费需求,终有一日,或将被平台逼着吐出来。毕竟,资本的本性都是天生逐利的。正如茨威格早就说过的那样:“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价格。”
事实上,随着城市布局和用户的急速扩张,社区团购的乱象开始显现。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社区团购成为新的热点,投诉内容集中在发货慢、不发货、虚假发货、单方面取消订单以及退款难等服务方面。美团、滴滴出行和拼多多均无一幸免。
曾经亲历过“千团大战”、打车大战、社交裂变的用户们,应该对资本涌入背后的真实意图不会陌生。补贴大战下,团购的“羊毛”随便薅,但当扫清市场形成一两家巨头的垄断游戏后,补贴便会快速撤退,重回原来的价格。消费者曾经以为薅到手的“羊毛”,将反被垄断平台大把大把地“薅羊毛”,最后演变为成为生活里的一地“鸡毛”。
那对于美团、滴滴出行、拼多多自身来说,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就一定有未来吗?
社区团购本质上是生鲜电商,并非一时的流量生意,而是需要深进去、沉下去,以整合供应链、精细化运营来提高商业效率。这就注定了社区团购是高投入、重资产的苦活累活,但以美团与拼多多的动作来看,似乎只是借社区团购的概念向资本市场讲“生动故事”。
这从一组数据里,就可窥见一斑。根据多家自媒体数据,美团优选在广东实现月销售额破亿元,用时44天;多多买菜在武汉实现月销售额亿元,用时64天。
一两个月达到破亿元的销售额,这样的速度,真的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构建供应链吗?在生鲜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可能的是靠补贴短期“烧”出来的流量传奇。
退一步而言,就重金投入打消耗战的美团、滴滴出行、拼多多们来说,“补贴大旗”还能扛多久?补贴停止后,用户黏性、团长积极性是否依然存在?即便能够“剩者为王”,最后“商户死、用户伤”的局面,社区团购会不会重蹈当年“千团大战”的覆辙,还能不能有个光明的未来吗?这些都是需要巨头们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