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宇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贵州 毕节 551700)
颌骨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创伤疾病。该病主要是因患者的面部受到意外暴力冲击所致。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外形、口腔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1]。以往,临床上常对颌骨骨折患者使用牙弓夹板及钢丝进行牵引固定治疗。上述方法虽可帮助患者取得较好的复位效果,但因操作过程复杂、术后稳定性不佳等原因,其骨折端的愈合较差[2-3]。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用植入型钛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将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经CT 及X 线检查,病情符合颌骨骨折的诊断标准。2)符合接受植入型钛钉颌间牵引及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的各项指征。3)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患者合并有颅内疾病、颈部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交流障碍或精神障碍。将这8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2 例,女18 例;其年龄为14 ~65 岁,平均年龄为(33.24±6.21)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4 例,女16 例;其年龄为13 ~66 岁,平均年龄为(34.10±6.1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P>0.05。本次研究获得了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联合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进行治疗,方法是:1)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对其进行局部麻醉。2)对患者的骨折范围及颌骨的移动情况进行X 线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然后使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对其颌骨进行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植入型钛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对其进行局部麻醉。2)使用CT 在根尖下方或牙根之间确定8 ~10 个钛钉置入点,置入钛钉并确保其上下对应。使用橡皮圈进行颌间牵引及固定,以维持正确的咬合关系。3)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入路。逐层切开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骨折端。对骨折端进行清理并进行手法复位后,用钛板对骨折端进行塑形及固定,使其与骨面维持良好的贴合关系,在操作过程中始终将钛板与骨折线保持垂直。4)对手术切口进行清理及缝合。
对比两组患者口腔颌面功能的评分、牙周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颌面部功能、开口功能及咀嚼功能三个方面对患者的口腔颌面功能进行评分。无功能损伤:患者各项功能的评分为0 分。轻度功能损伤:患者各项功能的评分为0.1 ~0.9 分。中度功能损伤:患者各项功能的评分为1 ~1.9 分。重度功能损伤:患者各项功能的评分为2 ~3 分。从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三方面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进行评分。单项分值为0 ~3 分。患者各项指数的评分与牙周情况呈反比。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口腔颌面功能评分中颌面部功能、开口功能及咀嚼功能的评分相比较,P>0.05。治疗后3 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口腔颌面功能评分中颌面部功能、开口功能及咀嚼功能的评分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口腔颌面功能评分的对比(分,± s)
表1 两组患者口腔颌面功能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例数 颌面部功能评分 开口功能评分 咀嚼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 个月观察组 40 2.22±0.61 0.45±0.12 2.17±0.52 0.45±0.10 2.12±0.32 0.41±0.15对照组 40 2.19±0.60 1.22±0.45 2.18±0.55 1.23±0.25 2.11±0.28 1.07±0.20
接受治疗前,对照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分别为0.31±0.02、0.31±0.06 及1.12±0.24 ;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分别为0.35±0.01、0.28±0.01 及1.09±0.22。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相比较,P>0.05。拆除内固定钛板时,对照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分别为2.22±0.62、2.52±0.71 及2.18±0.34 ;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分别为1.47±0.31、1.62±0.33 及1.67±0.31。拆除内固定钛板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均更低,P<0.05。治疗后3 个月,对照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分别为1.42±0.31、1.47±0.33 及1.82±0.42 ;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分别为1.07±0.22、0.81±0.24 及1.32±0.25。治疗后3 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均更低,P<0.05。
接受治疗后,在观察组的40 例患者中,发生口腔感染的患者有1 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 ;在对照组的40 例患者中,发生口腔感染、牙龈肿胀、排异反应及固定器疏松移位的患者分别有1 例、2 例、1 例及1 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
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传统术式。牙弓夹板主要通过借助患者的牙齿进行固定,其对患者颌骨骨折端的支持力较弱,不利于患者咬合关系的恢复。此外,患者的颌骨骨折端在复位后易受颌面部肌肉的牵拉而出现移位、扭转的现象[4]。微型钛板具有体积小、抗弯抗压能力强及易塑形等特点[5]。微型钛板可与患者的骨面充分接触,限制骨折端发生微小的移位,提高三维稳定效果,进而可为骨折端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6-8]。受骨质缺失及咀嚼肌群外力作用的影响,单独使用微型钛板对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其易发生咬合关系不良或骨折端二次移位等现象[9-10]。为此,临床上在对颌骨骨折患者使用微型钛板固定骨折端的同时还需对其进行颌间牵引,以保证其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口腔颌面功能评分中颌面部功能、开口功能及咀嚼功能的评分均更低。这可能是因为,使用牙弓夹板及钢丝可增加患者口腔内的异物感,进而影响其开口及咀嚼功能。进行颌间牵引可为微型钛板提供足够的支持力,提高骨折端的稳定性,从而加快骨折端的愈合速度。治疗后3 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的评分均更低。这可能是因为,牙弓夹板的安置与钢丝结扎的操作较为复杂,患者的牙周组织易在操作中受到损伤。此外,牙弓夹板及钢丝的安置易导致患者的口腔内存留食物残渣且不利于其进行口腔清洁。钛钉位于患者牙齿根尖的下方或牙根之间,不会影响其进行正常的口腔清洁,因此其不必担心菌斑及软垢对牙齿的覆盖。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原因可能是,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的微型钛板体积较小、易塑形且具有较强的生物兼容性。综上所述,用植入型钛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口腔颌面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