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美成
摘 要:传统的《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模式陈旧僵化、教学手段过于简单、教学理念过于落后,从着力培养交叉学科教师、加强和完善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改革《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实用英语;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
《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目标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打下坚实的英文基础,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能力。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僵化、教学手段过于简单、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科师资缺乏,教学评价机制落后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特差;近年来本校从着力培养交叉学科教师、加强和完善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改革《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一、《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学模式陈旧僵化、教学手段过于简单、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计算机实用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室像教普通基础英语一样,讲词汇、讲语法、讲翻译,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师讲学生听,进行单调、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陈旧僵化,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凭一张嘴、一块黒板(或白板或屏幕)、一本教科书,完全脱离《计算机实用英语》的“实用”场景,宣讲45分钟应付信息化时代的学生,教学手段过于简单,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的学习热忱丧失怠尽,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欠佳;教学中教师呆板按教科书的章节和内容安排,仅程序式地把词汇和语法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完全忽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二)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
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生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其中英语最为薄弱,英语恰恰是他们的短板,《计算机实用英语》相对于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生来说就更难了,按照传统的教法,教师在普通教室教词汇、教句子及文章翻译,脱离实情实境的满堂理论课,学生没有任何丁点收获,这样的课开或不开一个样,谈不上有半点教学效果。
(三)交叉学科师资缺乏
英语教师不会计算机,计算机专业教师不懂英语,民族贫困地区中职校能胜任《计算机实用英语》这种交叉学科课程教学的教师严重缺乏,因此,《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学大都由不会计算机的英语教师担任,偶尔由会点英语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担任,教师的局限严重影响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机制落后
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没有针对《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实用”的课程特点,没有着重考查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是考词汇、考书面翻译等理论知识,这种过时的教学评价机制,严重挫伤学生自主学和提升能力的积极性。
二、《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着力培养交叉学科教师
为了克服《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师资缺乏,避免由不会计算机的英语教师或会点英语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担任本课程的教学现象,本校下大气力着力培养《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专任教师。
(1)通过招录等方式引进既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学士学位又有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本科毕业生,本校2018年就成功招录到一名既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学士学位又有英语专业学士学位的双学位本科毕业生,通过培训,很快承担起《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学任务,该教师三年来一直很受计算机专业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2)从英语教师中培养《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师,本校从2017起,制订详实的培训培养计划,主要采取三项培训措施:第一,通过教务处牵头,由计算机专业教研组替接受培养的教师制订详细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自修计划;第二,通过本校计算机专业课学科带头人,以“传、帮、带”方式,对接受培养的英语教师按计划开展长期的以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指导;第三,校科研处优先安排接受培养的英语教师参加计算机信息技术类集中培训或远程培训;通过几年的培训培养,本校已成功将一名英语教师中培养成为合格《計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师,现已完全胜任《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学。
(3)从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中培养《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师。挑选计算机专业技能过硬,英文功底较好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进行培养,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接受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自学英文;第二,通过英语教师以“传、帮、带”方式,对接受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按计划开展长期的英语指导;第三,优先安排接受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参加英语类集中培训或远程培训。通过几年的校本研修、集中或远程培训培养,本校已有一名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成长为合格《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教师,该名教师教授的《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二)加强和完善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通过两轮的职教攻坚,各中职校的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得了空前的改善,本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已具有50套计算机组件和工具,为了更好开展《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本校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作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和完善:第一,增加24台整机、安装投影仪,安装电子教室,连通外网,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电脑接入互联网;第二,在实训室后面增加一排展柜,用于陈列20世纪90年代至今收集到各年代各型号的内存、CPU、主板、网卡、显卡、声卡、软驱、软盘、光驱、硬盘等计算机组件;第三,备足GHOST、金山词霸等常用工具软件。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为了克服教师在普通教室仅凭一张嘴、一块黑板(或白板或屏幕)、一本教科书,呆板按教科书的章节和内容安排,教词汇、教句子及文章翻译,进行单调、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严重脱离实情实境的满堂理论教学等现象,仿照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法,把《计算机实用英语》这门课程搬到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本校就选择经改造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开展《计算机实用英语》理实一体化教学。
第一,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真实的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常见的硬件设备和常用网络硬件等课程内容时,让学生身处实训室,system unit(主機)、monitor(显示器)、keyboard(键盘)、mouse(鼠标)、Server(服务器)、Workstation(工作站)、Switch(交换机)、Modem(调制解调器)、PC(计算机)等实物直观真实的视觉效果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二,在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展《计算机实用英语》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克服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不喜欢上理论课的缺点,充分利用他们喜欢感兴趣实践操作课的优点,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解、掌握、应用计算机英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教授BIOS Settings(BIOS设置)和Installing Operating System(系统安装)等课程内容时,教师一边做,一边讲解,“在做中教”,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BIOS设置,让学生自己用GHOST克隆软件克隆安装、备份、还原操作系统系统,“在做中学”,反复操练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学生自然就会理解、掌握、会使用:Boot(引导、启动)、Startup(启动)、Enable(使能够,授予权利或方法)、Select(选择,挑选)、Priority(先,前;优先权,优先级)、sequence(次序,顺序,序列)、Local(本地的)、partition(分割、分区)等与BIOS设置和克隆安装系统相关的英文,在实践中学习,学生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深刻。
第三,在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展《计算机实用英语》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课程内容通过实例直观展现出来,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教授Booting Computer(计算机的启动)等课程内容时,摒弃花大气力描述、讲解抽象的课程内容的传统教法,而是在实训室开机让学生体验计算机引导启动的全过程的实例,再人为设置一些故障,比如拔掉键盘(事先在BIOS中设置BIOS检测时不排除键盘),让计算机引导启动出现异常,通过实例把Booting Computer的相关要素直观展现在电脑屏幕上,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的《计算机实用英语》考核评价与传统的普通英语课程考核评价一样;学生最终成绩=平时课堂综合表现成绩(20%)+段考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课堂综合表现成绩主要是课堂纪律表现和参与回答问题等综合得分,段考和期末考试都是理论考试,考短语、句子、短文的翻译及文章的阅读理解,考试成绩通常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实用英语能力,高分的学生不一定能完成BIOS的设置、GHOST克隆安装系统等并不复杂的操作,学生的成绩不能真实反映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校根据《计算机实用英语》课程“实用”的特点,把纯理论考试改成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试相结合起来,其中段考为理论考试,期末考试改成实践操作考试,学生最终成绩=平时课堂综合表现成绩(20%)+期中理论段考成绩(30%)+期末实践操作考试成绩(50%),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重点考核学生计算机专业实用英语的能力,学生最终成绩能比较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延葵,等.计算机实用英语(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