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
高远,生于1989年。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8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学习山水画至今十年有余,现在谈一些我对山水画以及对“山水”宏观概念的一些粗浅理解与心得。我的学画经历从中央美术学院开始,美院的山水画教学对我有深刻的影响。
本科期间学习主要为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在此期间,丘挺老师以其深厚的传统学养,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笔墨实践方面,都为我们做出了极为出色的表率。在宋元绘画临摹中,丘老师更是以极为精妙的方式做出了示范,当然也包括后来通过三次写生告诉我们如何学以致用,以诗性的笔墨表达出在场写生的自然感受。现在回看,那个阶段是充实且受益终生的。这种刚入学受到的教学其实就好比新生儿的第一口母乳,它会像基因一样伴随终生并转化成为一种审美上的认知。其中自然包括传统技法语言的学习以及对传统“质感”的体验。这些因素至今影响着我的阅读与创作实践。当时我是处在较为单纯的模仿阶段,在系统地模仿学习古代不同时期代表性画家的笔墨技法、造境方式。这种模仿当下亦可被理解为形式上的学習,当然,这种学习非常重要。如今,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包括硕博士阶段的深入研究,对山水画以及其传统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这种认知可能除了上述的初期学习,有了更多问题意识的参与,如不同时代古人表现技法的差异背后有着怎样文化社会环境的区别,古人为何那样表现自然,不同阶段不同绘画风格又是被如何塑造出来的,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后来要面对的问题。在研究生阶段我便有了想将研究与自己的实践结合的强烈愿望,让研究去支撑和辅助创作,而创作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最为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所谓的研究与表达。该时期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意在通过平行并列的展示方式在一定距离内给观者以图像视觉放大感。但是这种物理的放大是我想营造的一种假象,实际是表述我对石与山水的一种想象的扩散过程,即思维的“放大”。通过对石的叠加设计获得山水的意象,从石头内部结构去寻找自我对应的山水图像的思维轨迹。我的意图是混淆这两种放大的概念,让想象的空间更大,并通过作品名《叠嶂》《洞天》来对应我的创作动机和过程。这条线索是由外到内的,通过观察、想象、再创作到回归内部的真实—寻找自己。这里的“自己”是我和山水的真实联系。
随后我创作了《演化》,《演化》要表达和解决的问题与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产生及演变相关。而正是这样一个小的被观看的物,被不断地冠以观赏的合法性而用极端的方式搜集。镜像的设计是出于山水与赏石的关系,也是赏石文化源于对山居卧游向往的映射。“水静则明烛须眉”,中国古人对镜像的理解区别于西方对镜像的描述。中国古人并不急于从镜像中探讨现实与模仿的关系,而是好奇水面、镜子为何可以清晰地照见万物。我们更渴望去除认识上的遮蔽,而在认识上如水面、镜子般清澈。镜子在真实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如人所愿地忠实于对象。作品试图在同一景观中使用镜子带来观看的其他可能,景观不断放大所产生的异景喻示了权利放大后带来的危险和伤害,这种异景如戏剧般复制了历史的艮岳。镜像与现实哪个更接近真相?或者只是一场虚构的互相塑造。
《双面观》则意在打破手卷的传统观看方式和创作方法,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典型例证来看待赏石与山水的时空关系。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在不同时刻或情景下将其看作不同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在哲学上,哲学家以此来思考感觉与认知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说明,如果同一个对象可以被看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就表明知觉并不是纯粹的感觉,我们必须在叙述知觉时注意若干方面。对知觉的报道承受着概念,是对经验与思想的结合。“双面观”指可以正反观看。在创作《双面观》时也是双面进行,先以石为观察对象进行创作,完成后再以作品图像为观察对象,内在生成与二十八星宿的关系。因为二十八星宿也代表了中国独有的宇宙观,与我的创作产生一致性的关联性。我们观察事物的过程,同时也是给这个事物赋予意义的过程。赋予的意义不同,事物向我们呈现的面目就会大相径庭。在观察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将它看成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东西,这里的期望是以往的经验给我们的,是由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以及经历造就的。它不是任何心理或生理的因果联系,而是由人类生活形式所建构的概念联系。
毕业后,我对山水语言图像的思考更加深入,对古代画论进行了反复的研读,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虽然画论中有很大的篇幅去说明绘画技法以及位置经营的具体方法问题,但这些表述的背后其实是古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其中包括对节气、时间、气候和各种自然变化的体验、感悟,以及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自古便有“诗是无形画”的论述,而贾岛的山水诗是颇为典型的山水,给予读者无限想象。但对于当下快节奏视觉图像展览环境而言,这一无法被明确识别的图像对观者的“要求”无疑是苛刻且具有挑战的。当然观者同样可以选择与“山水”擦肩而过。
约稿、责编:徐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