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什么好写的,只是跟对了队伍跟对了党!”这是百岁老红军肖延见到笔者说的第一句话。
1921年12月,肖延出生在四川巴中市巴中县东兴镇大柏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生下他时,家中尚有两个姐姐。肖延10岁那年,父亲因租种地主家的田地交不起租而被地主逼死,母亲悲愤之下重病不起,不久也含恨而去。
为活命,肖延只好到一户家境相对富裕的远房亲戚家帮着放牛,报酬是“管饭”。但就是这样,亲戚仍对他非打即骂,幼小的他深切体验到了“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痛苦滋味。
1933年8月的一天,12岁的肖延在放牛时,不想发生了两头公牛因发情争与母牛交配而打架的“尴尬”事,最终一头公牛竟被另一头公牛的尖角划破肚皮而死。
“放牛却把牛放死了,我害怕得要死,一是我赔不起,二是怕打,情急之下,我想到了参加红军队伍——听说在那里不打人不骂人,还有饱饭吃,就这样我跑了三四里路,一路问着找到了红军。”说起自己参加红军的动机,肖延不好意思地如此介绍说。
“报名参军时,队伍上见我年幼体弱,不肯收,动员我回家去。我死活不同意,就缠着负责登记的同志不放,最后,更是耍赖拖着那同志的衣襟伤心地大哭,后来,把红四方面军总部党校的教导主任陈本元哭动心了,也或许是哭烦他了,他出来对我说,要想参加红军也可以,但要同你约法三章:一是不能掉队;二是饿肚子不准哭;三是加入队伍后要勤快!”肖延说,他就这样成了陈本元的勤务兵。
参加红军后,肖延只是个不懂事的娃娃。因此,在部队,战友们都喊他“小鬼”。肖延说,参军后,他既是陈本元的勤务兵,也是组织上的通信兵。那时通信条件有限,不少重要的机密情报和命令都需要靠通信员进行口头传达。并且,因为怕被敌人发现、获得书面的证据,泄露机密,所以通信员常常得把需要传递的消息记在脑子里。肖延当时年纪小、记性好,传达信息的准确率高,因而深受上级信任。
讲起他那时做通信员的情景,肖延说:“我常常是在晚上接到命令要去送信,刚开始行走在黑夜里,觉得人生地不熟,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但是一想到消息的重要性和上级对我的信任,我就壮起胆子,勇气‘腾地一下子也就来了。送完消息后,我恨不得以最快的速度飞回去报告。有时,送信要翻越山岭,在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看不清路,有一回我摔倒了,几乎是滚下山的……”由于肖延经常送信到指定部队,因而只要他一到,大家就知道一定又有新的战况或安排了。
肖延说,战斗岁月中,尽管环境艰苦,但红军部队战友、同志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大家亲如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和谐的气氛,总能让他心里充满幸福感。
1935年1月,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渡江北进,动员了几乎全部力量,离开发展至鼎盛时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3月28日至次日,徐向前、李先念成功指挥部队强渡嘉陵江。由此,总计不下10万之众的红四方面军踏上了艰难曲折的长征路。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四川小金县)成功会师,计划协同作战,共同北上。
北上途中,张国焘搞分裂对抗中央,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乍合即分,错误地南下。1935年9月,张国焘擅自率部(红四方面军和原属红一方面军已编入左路军的红五、红三十二军)南下。南下百丈关战役失利后,剩下的4万多红军被迫撤离天全、雅安、芦山、邛崃,第二次翻越终年积雪的大雪山——夹金山,朝川康地区西进、北上。
“都是张国焘瞎整,把我们原本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整得一塌糊涂,前后三过雪山草地后,我们的好多同志就这样被无谓地牺牲了,真是让人痛心!”想起往事,肖延心中免不了感慨与叹惋。
翻越夹金山的一幕,肖延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天,又冷又饥又饿的他实在是走不动了,蜷缩在夹金山脚下,望着高入云端的山頂,对自己说“就死在这里算了!” 就在他迷迷糊糊即将睡过去的时候,陈本元双手拽起了他,“走吧,前面就到家了……”“你们领导尽把我们当小孩子哄——说什么我也不走了!”陈本元从衣兜里摸出一个小葫芦,“小鬼,我这还有半壶烧酒,你喝两口暖一下身子。抓住我的马尾巴,就是爬,也要爬过这座山——我跟着你走!” 在陈本元的督促和鼓舞下,借着酒精的热度,肖延终于随队伍上了夹金山。
夹金山上全是厚厚的积雪,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气温越低,肖延拽着陈本元骑的马的尾巴使劲往上爬,爬着爬着,见身边不少战友脸色煞白,嘴唇发紫,张嘴吐白沫就倒在雪地上。高山缺氧,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越往上爬,困难越大,后来,干部们把马让给伤病员和体弱的战士骑,一路上你扶我搀。暴风雪来时,战士们手挽着手围成一团,防止被卷走了,嘴里不停地嚼着干辣椒和生姜驱寒,饿了一把炒面一把雪地吃,真是一步一个艰险,一步一首壮歌。经过两天的行程,雪山终于被英勇的红军战胜了。
“草地上的死人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生活在现在的人很难想得出来。”肖延说,他终生都不会忘记印在他脑海深处过草地时的那个场面。“你们不知道,我们在没有水的草地上走出来了一条十几米宽的路,走着走着就出现了臭味,把空气都污染了。臭气来自路两侧一具具的尸体,这些尸体有的隔十几米远一具,有的二三十米一具。许多尸体上没有衣服,只有蠕动着的蛆。这些人,都是前面经过的红一方面军牺牲的红军战士。”言及于此,肖延眼眶湿润,满脸悲戚地说,他看到有的战士牺牲后嘴里还含着未炒熟的青稞。
“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与饥饿作斗争,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途中,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是雨雪交加,我们浑身湿漉漉的,趟水行军,粮缺衣单,又累又饿又冷,身体免疫力很快下降,许多人生了病,加上药品奇缺,不少战友因病死、饿死或深陷沼泽地而长眠于那里。”
肖延哽咽着告诉笔者,在刚进入草地时,每到休息、开饭的时间,他们便从衣袋、包袱中掏出带的炒干面,就着水送到口里,或者将炒干面和一和,调成糊状,就成了一顿主食。即便这样,他们每餐的干粮都得限量吃,不能多吃,否则会出现提早断粮的情况,饿了就只有喝水。有的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摸出一块生姜、一个大蒜子或辣椒,蘸上点盐,放进嘴里嚼……
“不久干粮吃完了,我们只有挖野菜,将它们扔到水里煮一煮,就是不错的一餐。我们曾经以大黄叶子充饥,有的同志吃过后,出现全身浮肿。当时也不知道那么多,觉得奇怪,怎么忽然‘发胖了?后来,才知道其中的原因。”“我们还吃过牛皮,先把牛皮刮掉毛,再放在火上烤,然后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地分着吃,那真可以说是‘美餐了;牛骨头在火上烤一烤,焦黑焦黑的,根本顾不得许多,就往嘴里送,啃起来很美味的哟!”
说到这,肖延还给笔者讲起了“遛羊羔”的故事。他说,过草地不像走平地,比如松潘草地(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它实际上是沼泽地,根本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噗通”“噗通”地跟下饺子一样。真正走沼泽草地时,应该是“遛羊羔”。因为沼泽地是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由于水草在泥上长了很多年,一个人走过去没事,但如果大量的人马一起过,就会陷进烂泥潭。所以他们过这段草地时,就跟放羊一样,左边走走右边走走,队伍比较分散。后来,战士们就给这样的走法起了个名字,叫“遛羊羔”。
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后,肖延因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出色,被组织上分到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处任通信员。
因为战争年代的特殊性,周恩来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不是开会研究敌情、下达任务,就是处理军事要务和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等,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时常关心肖延的思想和学习,关心他的成长。
肖延清楚地记得,他报到的那天,周恩来就亲切地问他:“小同志,你是哪一年参加红军的?”
“1933年。”肖延小声说。
“你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哪?”周恩来又问。
“我家里很穷,要打土豪、分田地!”肖延看周恩来总是笑眯眯的,胆子大起来,说话声音也大了。
“光是打土豪、分田地,这很不够哇,我们参加红军,扛起枪,是要反帝反封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对,对,解放全中国!”肖延笑着大声说。他想起来了,陈本元教导员曾给他讲过。
周恩来摸着他的肩膀,笑着问:“小同志,你识字不识字呀?”
“没上过学,不识字。”肖延低下了头。
周恩来一拍他肩膀:“这是旧社会剥夺了穷人上学的权利。现在你当了红军,就有条件上学了。你学了文化,就能读读马列主义的书,也就懂得咱们共产党为什么闹革命,懂得咱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
说着,周恩来带着肖延来到沙地,在那上面用树枝写了两个字,说:“你看,这两个字就是‘革命。咱们当红军,干革命,就是这两个字。记住,革命!”
肖延看着这两个字,觉得自己的一切都跟这两个方块字联系着,就认真地念着:“革命!”从此,肖延开始学习文化,每天认三个字,念了又写,写了又念。
见肖延有进步,一天,周恩来找来一本《红军识字课本》,给他念道:“运动场,好热闹,有的跑,有的跳,有的旁边哈哈笑!”念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肖延認,并开玩笑地对他说:“小同志,识字是不是比爬雪山过草地容易得多呀?”
“那是!”其时的肖延一脸顽皮。
此后,周恩来反复地教他,还给他改作业。一开头,他写的字总也不好看,头和身子分家,歪歪扭扭的,他不好意思给周恩来看。周恩来说:“才学写字嘛,写得不好难免。别不好意思,熟能生巧,慢慢进步嘛!”
“他(周恩来)对我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他常说,什么时候没有文化都不行,革命胜利了需要很多人才,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文化。有一次,他突然对我说:‘小肖,前段时间我教你识了点字,不知练习得怎么样?我说,我的基础差,没有认识多少。周恩来说,那可不行,然后他就给我出了一道题。我说这是一道‘难题,我答不上来。周恩来说,这怎么能是难题,以后要多看书,还说,这道题在什么书上第几页,你去找吧,找到了就把它记下来,以后慢慢地知识就懂得多了。”
肖延说,有周恩来这样的好老师教,学习能不努力吗?从此以后,他深深地记住了周恩来的教导,一有空就学习,一字一字地学,一天一天地积累,一天天地长进。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读书看报写信都不成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周恩来的严格教诲和要求,我参加工作后更是深感用处之大。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真是太感谢他了!”
1942年,肖延抓住难得的深造机会,带着周恩来的嘱托,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5年肖延毕业时,和另外9名同志被分配到延安联防司令部做机要参谋。当时选人的首长对他们说:“为什么选你们?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些同志政治上可靠,而且有文化!”
往事如烟。每当想起这句话,肖老说眼前总会浮现出周副主席教自己读书识字的情景。
(责任编辑: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