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房间热环境实测与模拟

2021-04-27 08:17王洪利徐鸿昌
关键词:温差测点风速

王洪利,徐鸿昌

(华北理工大学 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 唐山063210)

引言

2015年我国建筑面积总量约573亿m2,不断增长的建筑面积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运行能耗需求[1]。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建筑能耗不仅与所采用的节能技术、节能措施有关,更受建筑的使用模式、室内环境需求水平的影响。在用户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中,集中式空调系统反而能耗更高、能效较低[2]。对于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公共建筑,对于采用“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分体式空调制冷的住宅、办公房间的热环境研究较少。

校园办公室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空调使用时间碎片化的房间类型,对于制冷需求的满足大多数是采用了后期加装分体式空调。房间空调安装较为随意,没有合理的气流组织优化,导致了舒适度欠佳。通过对实际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数值模拟,得到房间的热环境数据,并结合实地测量的热环境参数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最后综合分析了模拟房间的热环境。

1室内热环境实验与模拟

1.1 实验设置

热环境实测实验的房间,是位于本校的某一办公室。测量空调房间在空调器工作状态下,影响室内舒适度指数的几个客观指标的数据,具体包括温度、湿度和风速。

针对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检测,选取4个工位测点布置传感器固定杆,分别在每个位置的0.1 m、1.1 m和1.7 m高度固定温湿度传感器,共12个测点。对制冷工况空调开启后室内温度趋于稳定,温度变化小于0.1 ℃的情况下的温度、湿度进行数据读取。同时选用一台热敏式风速仪,测量空调器风口的出风温度和风速,并且对各个测点的风速进行采集。4个工位测点平面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实验器材及技术参数见表1。

图1 房间工位测点示意图

表1 实验器材及技术参数

根据《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空调舒适度的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实测空调参数的设置参照国家标准,综合考虑考虑夏季穿衣及节能因素,将空调温度设置为自动调节工况27 ℃。实测时室外气温35.8 ℃。

表2 人员长期逗留房间空调设计参数[3]

1.2 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

1.2.1物理模型

房间选取为一典型单体办公室,房间长宽高为6.4 m×3.2 m×3 m,对应X轴、Z轴、Y轴,Z轴正向为北方向,X轴正向为东方向。房间西方向墙体上有一台分体式空调室内机,室内机尺寸870 mm(X)×280 mm(Y)×200 mm(Z)。送风口位于室内机下部,尺寸为600 mm×80 mm,回风口位于室内机顶部,尺寸为600 mm×100 mm。对外墙进行了简化,由于预期设置常热流边界条件,故省去了外窗,将外墙整体作为常热流的负荷源。东西两侧布置有两排长桌,有4名工作人员,4台电脑和4台显示器,具体参数见表3,详细分布见图2。

图2 房间物理模型

表3 设备列表及负荷设置

1.2.2边界条件

北侧墙体是与外界换热的外墙,设置为常热流边界,采用逐时计算法得到房间总热负荷,扣除设备及人员热负荷后,进而得到墙体传热负荷;其余墙体为内墙,相邻房间均为空调房间,可忽略彼此间换热。房间内其他设备和人员的设置参照表1。通过实际测量空调出风口风速并结合空气处理计算,出风口参数设置为风口风速3.2 m·s-1、出风温度15.8 ℃。

1.2.3网格划分

采用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X、Y、Z方向网格最大单元尺寸为0.2 m,空隙间最少网格数量3个,模型每个边上的网格最少数量为2个。这样的设置可以对送风口、回风口等网格进行加密,保证计算精度。模型共划分网格单元145 169个,节点158 407个。风口处网格加密如图3所示。

图3 局部网格加密

1.2.4 数学模型

为了对相应物理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该项研究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适当简化,假设如下:

(1)室内的空气为理想气体,物性为不可压缩、密度是仅受温度影响的变量,且满足Boussinesq假设;

(2)办公室内空气流动为稳态湍流;

(3)室内空气为辐射透明介质;

(4)认为室内密闭性良好,不考虑漏风带来的扰动影响。

计算采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控制方程见式(1)~式(8)。

模拟采用的控制方程由K方程、ε方程与动量方程、能量方程、连续性方程构成[4,5]:流体流动需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即连续性方程:

(1)

式中:

ρ—气流密度,kg·m-3;t—时间,s;v为气流速度,m·s-1,下标i=1,2,3 表示X、Y、Z方向。

空气可以认为是不可压缩性气体,且空气的密度为常数值,因此上述连续性方程可以简化为下式:

(2)

流体也需满足能量守恒定律,表达为能量方程:

(3)

其中,k是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导热系数,W·(m·K)-1;kt是因为湍流所导致的导热系数(kt=cpμt/Prt),W·(m·K)-1;T是温度,K;ST是源项,W。

在一定时间内,流体微元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等于这段时间内,作用在此微元体上的外力的综合。表达为动量方程(N-S方程):

(4)

P为静压,Pa;x表示各轴方向,下标i、j=1、2、3分别表示X、Y、Z方向,且i≠j;τij为应力张量,Pa;ρgi为i方向因重力引起的体积力,N;Fi为其他源项,N。

K-ε两方程模型中,K为单位质量流量的湍流脉动动能,J。

(5)

(6)

由以上定义,并结合N-S方程,可推得K方程和ε方程:

(7)

(8)

模型中各系数取值见表4。

表4 K-ε模型中的系数

1.2.5计算及收敛条件

速度与压力耦合采用SIMPLE算法。收敛条件为:流动方程(动量与连续性方程)、K方程、ε方程相对误差1×10-3,能量方程相对误差 1×10-6。

2结果对比与分析

2.1 温度

人体能够最直观感觉的房间热环境是温度的高低,垂直高度上的温差更是人体热感觉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依据ISO7730国际标准,0.1 m和1.1 m高度垂直高度温差分为A、B、C3个等级,分别要求温差小于2 ℃、3 ℃和4 ℃[6]。美国ASHRAE55标准建议,坐姿状态下,地面上方0.1 m和1.1 m之间的温差≤3 ℃;站姿状态下,地面上方0.1 m和1.7 m之间的温差≤4 ℃[7]。

图4中数据为实测与模拟温度值。各点温度值均能够满足GB50736对室内温度的基本要求。模拟所得各个测点的温度值相比实测值整体趋势较为一致,数值上略有偏差,除2号工位的2个测点,其余都呈现处温度下低上高的分布。各个工位的垂直温差最大值为1.7 ℃,小于2个标准的建议值,满足垂直高度上的温差要求。

图4 实测与模拟温度值

图5为模拟所得的各高度截面的温度分布云图。由图5可知,各个高度截面的大部分面积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但是都会在空调出风口一侧出现或多或少的冷区。在0.1 m和1.1 m截面上,冷区有一定程度的扩散,面积较大,但是温差相对和缓;在1.7 m截面上看到的冷区分布较为集中,但是温差十分明显。各截面的温度平均值由0.1 m至1.7 m分别为26.5 ℃、27.0 ℃和26.9 ℃。水平高度上的温度梯度也大致呈下低上高的分布,与实测所得到的趋势较为一致。

图5 各高度温度分布

2.2 风速

图6为实测与模拟温度值数据,图7为各高度速度分布云图。

图6 实测与模拟温度值

图7 各高度风速分布

由图6可知,模拟所得各测点风速值与实际测量具有很好的趋势一致性,风速值在高度方向上呈现下高上低的整体趋势,底层的气流相对上层比较活跃。数值上风速整体都小于0.3 m/s,满足《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要求。从图7速度分布云图上来看,0.1 m高度整体的气流活跃度高于其他2个截面,而1.1 m和1.7 m截面上整体的气体流动不明显,但是出现了局部的高风速区。1.1 m的局部风速超过了0.3 m/s,高速区中心部分可达到0.5 m/s以上;1.7 m局部风速超过了0.5 m/s,高速区中心风速可达0.89 m/s。

数值上,0.1 m、1.1 m和1.7 m高度的风速平均值分别为0.087 4 m/s、0.067 4 m/s和0.084 5 m/s。如果剔除局部高风速对平均值的影响,那么风速在垂直高度上也是呈下高上低的分布,与测点所得趋势是一致的。

2.3 湿度

根据徐昆仑的研究[8],夏季相对湿度在30%~50%之间的可接受温度范围在23.8~28.9 ℃。图8所示为12个测点数据在温度、湿度图上的分布,实测各测点温度为25.6~27.1 ℃,相对湿度为49.1%~45.6%,二者综合后的数据点都落在了满足舒适度的范围之内。

图8 各测点数值在温湿度图上的分布

图9所示为实测的室内相对湿度与含湿量,12个测点的值相差不大,相对湿度平均值为47%,满足《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对夏季空调舒适度的要求;结合温度将相对湿度转换为空气含湿量后,各点的数值差距也不明显,围绕10 g/kg干空气浮动,平均值为10.1 g·kg-1干空气。2个参数说明室内的湿度分布情况较为均匀,多点平均湿度值可以代表室内整体的湿度。

图9 各测点相对湿度及含湿量

3结论

(1)数值模拟采用了将模型部分简化、冷负荷设置为常热流边界的方法,经过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2)相对湿度的实测结果显示出了实际室内环境在稳定的条件下,各个区域的相对湿度小幅度变化,同时实际空气的含湿量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整体室内的湿度分布均匀稳定。

(3)由实测和模拟所得热环境数据可知,对于温度、垂直温差、风速和湿度几个参数,房间内大部分人员活动区域都可以满足各项标准的要求。

(4)房间仍然存在不小的低温区和高风速区,这会导致室内人员的不舒适感,室内空调的风口形式和布置位置仍有优化空间。

猜你喜欢
温差测点风速
1960—2021年商丘风速风向时空变化分析
徐州市云龙公园小气候实测与分析
合作市最大风速的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
何县安
针织暖意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雪可以用来发电吗
水下单层圆柱壳振动声辐射预报的测点布置改进方法
室外风环境实测及PHOENICS 模拟对比分析研究*
——以徐州高层小区为例
温差“催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