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神舟十二号“太空出差三人组”返回地球

2021-04-27 21:44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国航天神舟航天员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被网友亲切称为“太空出差三人组”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再次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也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媒体声音

太空凯旋激荡奋斗足音

从航天员回到地球出舱那一刻的熟悉笑脸,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航天的又一次进步。作为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意义重大,成果喜人。搭起“一”字形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在太空筑就中国人的“太空新家”;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并成功完成两次太空漫步……从“太空一日”,到“太空90天”,跨越的不仅是日子,也是中国航天进步的印记;数出的不仅是天数,也是航天人奔跑的步履。对比中国航天员7次“太空出差”的条件和体验,变化的是为实现飞天梦的登攀高度和航天科技的飞跃幅度,不变的是航天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向着科技自立自强一往无前的执着奋进。

从一张张年轻而沉稳、从容而自信的航天人面孔,窥见的是中国航天的精神密码。火箭发射倒计时口令的清脆自信,火箭、飞船总装车间里对一颗颗螺丝钉的小心翼翼,航天员出舱时地面支持小组的全神贯注……从弱水河畔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南海之滨的文昌发射场,到各大航天测控站、大洋之上的航天测量船,是无数航天人共同托举航天员飞天、共同在太空搭建起中国空间站。几代航天人创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而这种精神又不断激发和推动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赤诚奉献、奋斗不止。

——摘自《人民日报》

“神十二”圆梦太空,谱写大国航天新篇章

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一个国家的自信执着。从1999年我国自主研制7年的神舟一号顺利发射,到此次神舟十二号升空,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空间站走过了20余年,先后经历了无人飞船阶段、载人航天阶段、空间站阶段。3名中国航天员乘坐飞船飞向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这是阔别五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飞出大气层,更是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次飞天——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和3个月的太空生活,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正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在近地轨道建造和运营空间站,能够极大地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更能检验一个国家的实力担当。从50年前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启太空时代,到此次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圆梦天宫,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令国人格外自豪。展望未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迈得更大、迈向更远,必将谱写更加辉煌璀璨的航天新篇章。

——摘自《北京青年报》

一念星河一路星辰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了不起的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汗水和心血。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宵衣旰食、埋头钻研、默默奉献,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遥不可及变成现实。向每一位航天“追梦人”致敬!

问鼎苍穹、遨游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夹杂着水汽的西南季风、北非大陆的万家灯火、金光熠熠的北京夜景……跟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乘组的“神摄手”们,以航天员的第一视角看蔚蓝地球和灿烂星空,那些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浪漫诗意,也领略到了宇宙之辽阔、地球之美好,备感保护太空、呵护家园的重要性。面向未来,广大航天人要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不断推动中国航天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创新发展,更好地管好用好、保护好太空资产,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增进人类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新华网”

相关链接

“箭”指苍穹:中国载人航天30年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行,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大漠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并在21小时后准确返回地面。之后三年又发射了多艘无人飞船,包括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直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我国第一位航天員杨利伟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空间飞行。2003年10月16日,随着杨利伟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第一步”任务完成。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神舟六号载着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进入太空,实现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从天宫一号分别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取得全面胜利。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2020年,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正式拉开序幕。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升空,中国空间站“搭起第一块积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紧随其后,带去推进剂、平台设备、应用载荷、航天员生活所需。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驻留。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从2021年到2022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距离地球400公里近地轨道上的“国际空间站”按计划将在2024年退役,那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可能会成为唯一运营长期在轨空间站的国家。

猜你喜欢
中国航天神舟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