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正确的“失败学”

2021-04-27 00:50:48刘瑜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拐弯限度普通人

刘瑜

不确定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社会进步的代价。人类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焦虑和无处不在的竞争。1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和竞争,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但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军备竞赛”模式,它包含两个策略——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上大学、读研、读博,国内读完国外读,拿了第一学位拿第二学位,拿了学位还想拿各种各样的证书。

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觉得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每个人都被鼓励去寻找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时,一个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被发挥到极致。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实际上成功有实力、运气、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2

失敗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鄙视放弃、鄙视失败,也不必过分强调坚韧不拔、坚定不移、决不放弃、战胜自我。如果一个人的方向都错了,为什么还要绝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哪有那么多马云、那么多郎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

一个朋友对我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又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他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能够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3

①由现代社会的特征入笔,将“成功学”“失败学”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去审视、探讨,显示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同时也使得文章的论述十分大气。

②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先谈“成功学”,至此方才笔锋一转,由谈“成功学”转入谈“失败学”,切入正题。议论文也能如此行文,极尽跌宕腾挪之能事,令人称道。

③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之后,作者最终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总结。对于当下很多抱着错误“成功观”或“失败观”的人来说,其观点无疑是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猜你喜欢
拐弯限度普通人
普通人的梦
做人与处世(2022年4期)2022-05-26 21:50:38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拐弯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指责也该有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科罗拉多河“Ω”大拐弯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36
拐弯的道歉
论正当防卫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拐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