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员疏散的重要性、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时遇到的三种相互作用以及影响疏散行为的因素,为火灾中研究人员安全疏散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火灾;人员疏散;疏散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购物中心、疏散路线较为复杂的建筑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无固定座位的场所,像商市场、展览大厅等,人员密集、数量众多,安全出口的位置布置,疏散距离由于后期的装修改造导致距离指标过长,给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带来了挑战,增大了风险。自“9·11”事件后,安全疏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相对来说我国在人员安全疏散方面的研究还有些薄弱。影响安全疏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员行为,疏散中人员行为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需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建立人群中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理论框架。表1列举的灾难,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导致这些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员不能快速安全地离开事故发生地。所以,研究人员疏散行为对人员安全疏散至关重要。
一、人员在疏散时遇到的三种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在大型公众聚集场所疏散时,一般考虑可能遇到的三种不同相互作用:不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与所处的场所的作用以及人与当时环境的相互作用[3]。
(一)不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Johnson和Feinberg研究紧急情况下人的行为表明:一组人熟悉程度对个人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从同一个办公室逃跑出的同事的反应不同于一家人和许多陌生人逃跑时的反应。研究发现在疏散过程中,一组人结合得越紧密其中一个人会冒险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其他人的可能性越大。最初对世贸中心疏散的分析发现一些行动不方便的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安全撤离着火的建筑,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经常为受伤的或行动受限制的人让路[4]。
(二)人与所处场所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人听到警报后并不是马上开始疏散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延迟,延迟时间大约占疏散时间的2/3[5]。警报引起的警觉反应,当前任务重要的程度,消防演习对疏散过程的熟悉程度等均影响人开始疏散的时间。一旦开始疏散,人必须决定选择哪条路线,这又受到建筑布局的影响,例如,每个房间出口的位置、数量和大小、出口的接近程度、熟悉程度和已经逃向这个出口的人数多少。
(三)人与当时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与当时环境的相互作用可表现在三个方面:应急反应,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紧急情况做出的反应;熟悉程度,即人员对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否熟悉;身体方面,即人在当时环境下的身体状态。
二、火灾中人员疏散的研究领域
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国内外学者研究此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员逃生的行为对火灾疏散中反应时间的影响、火灾浓烟中人的行为举止模式和火灾疏散中遇难者和生存者的行为活动等方面。
(一)火灾疏散中人员行为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在火灾疏散过程中,人员的不同行为模式直接影响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所需的时间,疏散除与建筑物的本身结构和使用性质有关之外,与所在建筑物中人的应急反应和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影响疏散的人的应急反应和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主要有: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熟悉程度、当时大脑是否处于清醒状态、消防受教育程度、是否用药饮酒、火场获得有效信息和疏散经验等。
根据对商场发生火灾后,一些幸存者的调查和询问,其对火灾灾情的反应可用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人员密集场所内的人员接收到火灾警报后,只有30%的人会立即作出判断和反应开始疏散,这一数据说明:人员在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不是立即采取行动开始疏散,而是有一段时间的延迟。根据图1,延迟时间最少为48秒,有的要超过178秒,对火警警报没有立即做出行动的人员的疏散将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安全区域。此外,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对火灾后的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员调查和实验模拟统计得出:年龄大于65岁和小于5岁的老人和儿童采取疏散的反应时间要长于一般的年轻人,性别对疏散反应时间影响不大。而身体健康欠佳的人疏散能力比较弱,反应时间也较长,而且在疏散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疏散路线的拥堵。
在火灾情况下,人的疏散行为一般表现在选择自己熟悉的安全出口进行疏散,人员在疏散时,如果在路线的长度相当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熟悉的路线的概率较大,约为选择任意疏散路线人数的两倍[6]。经过消防疏散演练,火灾中对疏散信息掌握较多的情况下,疏散反应时间较快。吃了药或喝了酒的人员在火灾情况下疏散反应时间较慢。
(二)火灾烟气中人员安全疏散的行为模式
研究火灾烟气中人员疏散行为模式,主要是研究在火灾情况下人员如何能快速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由于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复杂性及火灾中人员数量大、属性繁多,很难在火灾到来之前完全安全疏散完毕。因此,在火灾烟气中能够快速地找到安全疏散路线至关重要。而对于大型的公众聚集场所(大型的购物中心等)而言,能否快速地找到安全疏散路线取决于火灾情况下人员的身体状态,而识别正确的疏散路线与人员对建筑物中疏散指示标志的正确识别有关。接受过消防疏散演练的人员具有火场逃生经验和火灾情况下正确识别疏散信息。
(三)火灾中能够疏散到安全区域和困在火场中人员行为
火灾中能否疏散到安全区域既与人员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也与人本身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健康狀态有关,通过对幸存者的调查表明:年龄、睡眠与清醒和是否吃药酗酒及剂量是影响其存亡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人认为“恐慌”是紧急情况疏散时人最通常的反应,但由社会科学家研究发现火灾中“恐慌”行为对疏散的影响不是主要的。Proulx和Cornwell认为疏散过程中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经常是在紧急情况下基于对有限信息的考虑所作出的决策。这些决定很少是他们自己独立作出的,大多数人都存在从众行为,人们希望从其他人身上能对这些不明确的信息作出判断,在采取行动之前,让其他人证实这些潜在的危险提示[7]。从众行为是火灾情况下人们的第一反应,一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大多数人会根据周边人流的行为做出自己的行为,所以在人员密集场所内首先要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掌握逃生路线,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结语
安全疏散同时就是科学疏散,认识人员疏散中的一些规律性为达到安全、高效疏散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对于研究人的运动,研究人的行为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受人员密度、建筑结构、成组人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为今后研究火场逃生和人员救援提供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肖国清,温丽敏,陈宝智.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发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3):18-21.
[2]王莉萍.备受关注的疏散模型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3):48-53.
[3]杨立中,李健,赵道亮,方伟峰,范维澄. 基于个体行为的人员疏散微观离散模型[J].中国科学:工程科学,2004(11):1264-1270.
[4]张培红,陈宝智,卢兆明.人员应急疏散开始前的决策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 2005(2):18-21.
[5]D. Tong and D. Canter.The Decision to Evacuate:A study of Motivations which Contribute to Evacuation in the Event of Fire[J]. Fire Safety Journal,2017.
[6]M. Batty,J. Desyllas,and E. Duxbury. Safety in Numbers? Modelling Crowds and Designing Control for the Notting Hill Carniva[J]. Urban Studies,2013.
[7]R.F. Fahy and G. Proulx.Human Behavior i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Evacuation[M].March 3-7,2018.
作者简介:
郭惠(1983.09—),女,毕业于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