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光系
等待了整整一个冬天后,我们终于可以和英国友人艾丝米见面。
在我们来英的十多年时间里,艾丝米一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给过我们很多无私的帮助。她今年80多岁了,一人独居,唯一的亲人姐姐已经因为感染新冠肺炎过世。我们在疫情期间一直很牵挂她,但即使担心,也无法相见。
3月29日,在断断续续封城一年之后,英国小心翼翼地开始实施解封。从这一天起,人们可以走出户外,只要“不超过6人”,就可以在公园或自家花园聚会。
尽管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封,还有诸多限制,但相比过去一年,总算让人看到了希望。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因为英国政府政策得力,而是要归功于疫苗的广泛接种。
目前,6000多万人口的英国,注射疫苗的人数已高达3000万人,约500万人已经打上了第二针。
不过,英国人当下注射疫苗的心情也是相当复杂。根据英国药品健康监管局4月3日的最新统计,英国共出现了30例因接种阿斯利康疫苗而出现血栓的案例,已有7人死亡。
尽管英国药品健康监管局行政总裁琼·雷恩坚称“出现血栓极为罕见”,“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在预防新冠感染及其并发症方面带来的益处大过任何风险”,但社交媒体上关于这款英国本土研发疫苗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见面时,我们和已经打了疫苗的艾丝米聊起了此事。艾丝米说,确实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刚打完第一针头疼得厉害,一周之后打了第二针,有半天时间感觉心慌无力。
疫情肆虐之下,英国老年人群是“重灾区”,已有12万多名英国老年人染疫离世。对于艾丝米来说,疫苗是“刚需”,感觉再不舒服也一定会打,是否会有后遗症,暂时也顾不上多想。
对很多英国人来说,也同样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被关在家里断断续续快一年,已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疫苗是走向“解放”的唯一希望。
我们一家人正在等待英国国家健康服务局(NHS)预约接种的通知。根据安排,4月中下旬会启动50岁以下人群的疫苗接种。
在英国,享受全民免费医疗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按部就班、漫无尽头的等待。看病如此,接种疫苗也是如此。我现在非常怀念中国的医院,或许环境相对不够优雅,服务还不那么细致,但其可以让人以飞快的速度获得到所需治疗。
我们也清楚,即使接種了疫苗,要回国探亲仍然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在家里等待了一个冬天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仍然是在这个漫长的春日里,耐心地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