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常军
(青海省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中心,青海 西宁 810016)
农田建设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采取工程、生物、化学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从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能等方面的幅度[1].农田建设潜力研究是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和农田建设管理工作的基础,指导农田建设空间布局,为农田建设规划和农田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支撑.本研究通过农田建设潜力分析,掌握农田的规模和特点,划定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全力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推进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发展,为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2,3].截至目前,在机构改革新形势下省域农田建设潜力和布局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青海省农田建设现状为依据,对生态立省视域下青海省农田建设潜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划分和提出合理的农田建设潜力与重点建设区域及布局安排.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31°36′~39°19′N,89°35′~103°04′E之间,总面积69万km2.研究区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最高点海拔6851m,最低点海拔1644m.研究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年平均气温-5.1~9.0℃,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根据青海省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青海省农田面积约为58.97万hm2,其分布见图1[4],全省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约为44.43万hm2,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面积约为16.79万hm2.土壤类型主要为栗钙土、黑钙土,其次是潮土、灌淤土、棕钙土、灰棕钙土、山地草甸土,土地利用类型为旱地和水浇地,主要种植作物为春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豌豆和蚕豆,春种秋收,一年一熟.干旱、风沙、冰雹、霜冻、塌陷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图1 研究区农田分布图
青海省水资源总量相对缺乏,地域分布不均、时空分布不合理,且用水量受黄河流域用水总量指标限制,农业用水供需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目前青海省耕地以旱地为主,全省旱地面积40.2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8.32%,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转变.水浇地面积为18.6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1.68%,远低于全国40%的水平.目前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69,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0.52).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依然存在,且灌溉方式多为大水漫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耕地分布区域性明显。从分布地域看,耕地集中分布在日月山以东的湟水流域和黄河流域,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祁连山北部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地也有小面积分布.其中西宁市和海东市耕地较为集中,耕地面积分别为22.2万hm2和14.53万hm2,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7.75%和24.69%;果洛藏族自治州耕地最少,耕地规模为0.13万hm2,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0.22%.从县级行政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湟中县、大通县、化隆县、民和县和互助县等县(市、区),其中湟中县和互助县的耕地最多,耕地面积分别为6.44万hm2和6.92万hm2.
青海省耕地质量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整体而言,青海省中低产田面积比重大,占全省耕地的70%左右.2018年底我省高等地3.67万hm2,仅占总耕地面积的6%,中低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4%.同时,青海省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类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水土流失不仅减少耕地数量,而且降低耕地质量.据调查,青海省坡耕地平均每年每公顷流失表土45t,按每吨土壤含氮1.06kg、磷0.72kg、钾24.4kg计算,平均每年流失氮、磷、钾约23万t以上,相当于2009年全省农田化肥施用量的1.09倍.
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8年全省五部门共实施582个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约26.67万hm2.机构改革后,2019—2020年农业农村部门共实施100个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约6.67万hm2.尽管从数字来看,2011—2020年全省建成了高标准农田33.33万hm2左右,但是因机构改革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多部门实施,安排项目各自为政,相互衔接不到位,存在部分项目地块重叠,造成数据统计不准,底数不清的局面.同时,因我省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加之以往年度已对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农田实施了高标准建设,现阶段我省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特别是在东部农业区未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资源不多,未建设区域坡耕地偏多,主要限制条件是地块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建设难度大.
我国独特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持续推进农田建设、改善耕地质量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迫切的任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为今后农田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根据青海省农业农村相关规划及农田建设发展空间预测,未来十年青海省可建设高标准农田13.33万hm2左右,高效节水1.33万hm2左右,提质改造10万hm2左右.这与国家和青海省优先将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政策要求基本相符.
本研究主要采用综合分析和空间数据叠加的方法,在对青海省耕地利用、耕地质量、农田建设现状和农田建设发展方向等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单位,利用Arcgis、MapGIS等软件将青海省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遥感影像和2010—2020年各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成果数据进行叠加处理,扣除“十二五”以来各部门已经实施的687个农田建设项目和坡度大于25°的耕地图斑,然后从剩余的526039个图斑中选取耕地集中的区域,通过分析叠加处理成果,形成初步的农田建设潜力.然后通过对初步潜力区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耕地利用、耕地质量和农田建设限制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借助相关的技术手段将初步确定的农田建设潜力区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3个数据库进行套核叠加分析,全面分析研究青海省农田建设潜力.最后借助分析研究确定的农田建设潜力成果31万hm2,结合青海省农田建设发展方向和要求,以县为单位,研究确定今后青海省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及布局安排.
经分析测算,青海省农田建设潜力规模为31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为5.67万hm2,占比为18%,旱地面积25.33万hm2,占比为82%,见表1.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潜力面积为8.33万hm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潜力面积为22.47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三区)重叠的潜力面积为6.87万hm2,见表2.
表1 青海省农田建设潜力汇总表 单位:万公顷
表2 青海省农田建设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潜力汇总表 单位:万公顷
农田建设潜力空间分布情况为:西宁市的湟中区、大通县、湟源县,海东市的互助县、化隆县、民和县、乐都区、平安区,海北州的门源县、祁连县、海晏县、刚察县,海南州的贵南县、同德县、共和县、贵德县、兴海县,海西州的都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玉树州的囊谦县、玉树市,其分布见图2.
图2 农田建设潜力空间分布图
根据青海省农田现状结合青海省农田建设发展方向和要求确定农田建设重点区域.青海省农田建设重点区域主要位于西宁市的湟中区、大通县,海东市的互助县、化隆县、民和县、乐都区,海北州的门源县、海南州的贵南县、同德县、共和县,海西州的都兰县、德令哈市.
根据农田建设潜力规模测算结果和青海省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将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未实施高标准项目条件相对较好的的水浇地区域作为今后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的目标定位,以“先易后难”“以水定地”的原则,今后十年间青海省农田建设布局安排为西宁市的大通县和湟中县,海东市的互助县和化隆县,海南州的贵南县和共和县作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二者兼顾的重点区域;海西州的都兰县和德令哈市作为灌溉高标准农田重点区域(高效节水);西宁市的大通县和湟中县,海东市的化隆县、互助县、民和县、乐都县作为旱作坡改梯重点区域;黄南州的尖扎县和同仁县玉树州的玉树市和囊谦县作为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示范县的重点区域;海东市、海南州和海西州三地根据成效评估明确的已实施但达不到标准的水浇地作为提质改造重点区域,其分布见图3.
图3 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分布图
根据青海省农田建设的现状,结合农田建设潜力和重点区域及布局的研究,可为今后青海省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和农田建设任务安排提供基础,为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全省范围内的农田建设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合理的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及布局不仅为省级层面项目安排和监管等方面在宏观上提供分区、分类指导,也可在微观上为各县(市、区)层面进行项目选址等提供区域性的类型要素,为农田建设各环节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支撑.本研究是一个以全省为基础的宏观性结果,尽管在研究过程中考虑了可操作性,使建设潜力、重点区域和布局尽量与县(市、区)行政区划一致,但实际上可能存在不一致性.同时,农田建设潜力和布局研究仅限于空间构想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和使用性尚需在今后农田建设中需不断调整和优化.
本研究题目旨在突出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此,研究中充分认识到其生态价值,坚持以低碳和景观为理念,根据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绿色农田建设措施,加强相应的保障实施力度,预防和减少甚至杜绝各种对任何环境造成危害的建设活动,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并将国家绿色农田建设的思路和我省生态保护优先的省情贯穿研究全过程,通过分析研究特提出我省绿色发展条件下生态型友好型农田建设提出构想和建议.
(1)优化农田多功能布局,体现生态友好型农田建设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确定不同区位条件下农田适宜功能,明确农田建设方向,发挥耕地最优效益.生产条件较好的传统农区,要促进优质农田的集中连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耕地生产功能,使之成为高产稳产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城市近郊区,要加强基本菜地保护,强化农田景观、生态和休闲功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在生态脆弱区,要以提升耕地生态功能为主,建成集水土保持、生态涵养、特色农产品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型农田.
(2)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逐步推进绿色农田建设
将农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农田.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农田整理项目立项的连片面积规模标准,因地制宜确定新增耕地指标,强化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
(3)推进不同区域的农田建设,突出生态有机农田建设
在西宁市及郊区,要加强农田保护,强化农田景观、生态和休闲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创意与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海东地区和黄南州的同仁、尖扎两县,促进优质农田的集中连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以高原特色为重点,按照“生态有机、优质高效”的方向,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海西柴达木地区和海北等生态脆弱地区,要以提升耕地生态功能为主,构建水土保持、生态涵养、特色农产品生产为一体的生态型农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