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与市政给排水对策探究

2021-04-24 06:33:56解朝强杜志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内涝海绵雨水

解朝强 关 震 杜志锋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2 上海城市空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海绵城市理论与水吸收、储存、渗流和水净化作为其主要功能,在解决城市内涝及雨水排水的隐患积累的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能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使海绵城市的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最好的价值性能。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城市的市政建设,有效的解决城市的雨水和洪涝灾害的问题,使内涝问题在现代城市中不会发生。

1 海绵城市和给排水技术的概述

1.1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意义是指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使现代城市能够防止内涝,起到海绵体的作用,以及吸收大量水的能力。海绵城市的可吸收性功能,可以使城市在雨季吸收大量的雨水,使城市的雨水能够被吸收、渗透和储存在市政工程中,使道路上的水大大减少,使海绵城市能够保持区域水资源的平衡。因此,要加强对海绵城市发展的重视,大力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化进程使得现有的城市排水系统难以完善,阻碍了排水能力;且目前存在地下排水设施管理不当,维护困难、不及时,洪涝灾害等也会造成经济损失。排水设施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不高,雨水流失大多影响水资源利用不足,污水再处理研究不足,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我国地区跨度很大,南北各个城市差异大,但存在的问题都比较大,特别是城市内涝及防洪问题。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利于节水减排,改善城市的洪水内涝问题[1]。

1.2 给排水技术

由于现有的许多城市给排水系统不能有效治理城市,导致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污染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不仅实现了现阶段改善城市水环境的目的,也减少了水污染的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提高水循环利用的效率和用量,保证城市用水的科学合理利用。海绵城市技术中的过程控制是指通过渗透、蒸发、截留、调节、储存等方式,对超过水源头控制范围和能力的雨水进行排放和处理的过程。整体的控制过程包括降解污染物的生物过程,以及处理污染物的化学和物理过程。海绵城市技术中的过程控制能够利用雨水调蓄罐及其处理回收利用、草渠、渗水渠等技术措施。要依据每个地方的自然城市地理环境特点,降雨降水条件规律,水资源保护环境,防治内涝的要求等等,进行整体合理的设计统筹和规划方案。

2 海绵城市概念在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

2.1 易受气候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局部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依靠目前的天气预报技术有时难以应对多变的天气变化,再加上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不完善,这就造成了这个城市每次下大雨都会有雨水堆积的现象。有时天气异常现象是突发而不可确定的,许多问题不能充分考虑在城市设计中。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到气候这一因素的影响,认真研究气候变化规律,来更好的解决气候影响的问题。

2.2 雨水利用率不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无法很好地利用降水资源进行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降雨落到地面后,使得城市降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大部分降水都流走。就我国城市建设而言,我国城市降水再利用不到位,难以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目前使用的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大部分是上个世纪建成的。当时的施工系统没有将排水管和污水管分开,管道的规格也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这些都是导致城市降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原因。从当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当时对管网系统的相关要求相对较低。这时,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根据天气变化,在雨水来临时,有效的利用和整合雨水,通过滞、蓄、渗等海绵里面留住雨水,利用雨水,这在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2]。

2.3 缺乏维护和施工

常用的市场上常见的建筑材料已经很难满足城市排水的要求,排水结合城市周边地区不断扩张,在相关行业的建设中,很多从业者的思想是保守的,大多数人都把重点放在地标性建筑的建设上,而忽略了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建设,而我国相关方面的技术发展还很不成熟,这最终导致了城市地表的不平衡,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后续的维护不到位。因此,施工人员就要发散思路,重点关注城市的给排水工程项目,努力研究城市给排水建设的方法,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让城市建设变的更美好。

3 海绵城市建设在市政给排水中的体现

3.1 海绵城市概念应用的原理和作用

海绵城市就是利用海绵的原理,通过各种相关的设施建设,城市的雨水和可以联系到城市的水资源,合理的储存在城市的各种渠道上,这就是海绵城市的原理建设,也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当前海绵城市的建设,合理使用相关功能及其概念实现整体资源合理利用,同时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它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目标之一,以其合理的规划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对海绵城市进行有效的设计,可以保证给水排水系统的整体建设效果,在目前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有效分析,可以保证整个排水工程的有效管理,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包括设计图纸数据和项目概率预算,还要合理确定所需信息和材料的价格[3]。

3.2 海绵城市概念对市政给排水的优势

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有几个优势。如何提高雨水的利用率,需要通过雨水的综合回收利用来有效缓解城市缺水的问题。然后我们应该减少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或增加人均绿地公园面积。解决城市的雨水问题,可以为城市的抗旱性做出贡献。通过市政工程的建设,有效缓解雨水对城市的影响。增加城市的区域绿地面积,城市区域绿地面积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海绵城市的容量,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保护能力是巨大的。雨水花园不仅能吸收雨水,还能起到景观效果。要坚持自然环境原则,适应自然环境要求,确保城市防洪内涝作为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的核心内容,并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在海绵城市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增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海绵城市市政工程中,设计中要做好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的设计,以达到设计目的,减少海绵城市内涝的发生。

4 海绵城市概念在给排水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是难以预测的,城市对气候的突变抵御并不像即将到来的城市那么严重,并能使城市在面对内涝时将各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海绵城市的建立将为城市带来完善的城市给排水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给排水网络系统中对雨水的利用

地球上大量的水是由降水形成的,所以如果我国城市很好地利用降雨资源,更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的降水可以再次用于生活,同时还可以减少地表水,建设这种类型的城市,可以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可以连接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这就要求在建设这类城市之前要做好建设规划,尽量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从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这类城市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也缺乏相关的建设经验。因此,城市建设在这方面应该学习更加成熟的经验。鉴于目前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可以先选择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进行试验,从这些实践中获得更多相关的建设经验。

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降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完善我国城市给排水系统。要加强城市绿带设计,充分利用这些城市绿带吸收沉淀,此外,要利用绿带过滤沉淀的作用,科学合理设置城市绿带,将有利于雨水的吸收沉淀。要做好城市的排水设计。举例,可以将原完全硬化的路面改为部分透水路面,以充分利用降水,并在绿化带附近设置雨水出口收集地表径流。在做这些工作时要注意掌握排水管之间的间隔。雨水出水口不应置于绿化带土壤以下,也不应置于地表以上。除以上几点外,还要注意对雨水的过滤和清洗,使雨水渗透到地下水中更好的补给。在此期间必须注意合理的规划。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在暴雨期间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延迟洪峰时间,利用它更好的吸收降水,帮助城市更好的排水,同时还利用雨水灌溉在绿化带上,实现一举两得。

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中,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对于城市水资源方面的调蓄能力,并且一些蓄水设施设备中的水资源,还能够在以后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城市建设中的蓄水相关的能力也应该被重点关注。对于相关的海绵城市,以及它的调配和储蓄等设施建设中关于水资源方面的应用,应该给予一定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相对应的相关管道网络(如图2所示),从而可以把相关的水资源不断的输送到各个需要它的位置和地方。

图2 蓄水设计和设施对水资源的利用

尤其是一些对水的质量没有特别高要求的地方,更需要强化水资源的存储率和使用率。比如,对于某一城市园林和草坪等相关绿化的浇灌和喷洒,以及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清洁用水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使用这些相关的水资源。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为城市给排水发展背景,可以很好的减轻因为水资源不足而产生的城市建设用水压力,并且还可以减少对一些可再生的水资源的浪费[4]。

5 海绵城市中市政给排水的对策

5.1 海绵城市主干道设计

在海绵城市主干道设计中,应注意海绵城市道路和人行道的设计。在选择创新材料时,应选择新的渗水混凝土材料进行铺设,从而建设海绵城市。同时,道路坡度的设置可以在海绵城市中遇到更多的雨水时,将大量的雨水沿坡向绿地排放,可以避免路面积水,让人们在道路上行走时感到舒适。举例,海绵城市道路选材时,应选用一些渗水性能好的沥青混凝土,以防止路基被雨水侵蚀而损坏。还能有效排出雨水,防止城市内涝。海绵在城市建设中,首先需要合理有效的建设设施,在城市建设中,首先设计的是有效的铺装布置,它是城市铺装的重要基础,它可以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对于整个市政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发展意义。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人行道无法进行相关的雨水入渗,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利用人行道完成各种雨水入渗设计,可以保证雨水的合理有效排放。

比如某城市交通车道设计安排要合理有效,让每一个车道可以有良好的渗漏设计,让雨水下渗,不积水是设计的关键,然后在整个道路的设计上,还要合理安排边坡的设计,确保每个边坡都能完成对水资源的有效处理,有利于雨水的排放和收集,达到绿色环保节能的效果。

5.2 海绵城市绿地设计

海绵城市的绿地设计主要是指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地设计。海绵城市的建设应针对特定的雨水收集、净化、储存和排放(如图3所示)。

图3 城市绿地绿色街道设计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海绵城市为人们服务。比如,在某个海绵试点城市建设中可以种植一些树木和植物,但要保证海绵城市中树木和植物的均匀分布,同时在设施带内设置下凹式绿化带或滞留带等设施,有效的提高雨水的渗透及收集效率。海绵的城市建设,要注意铺设砾石过滤,确保雨水的纯度,让海绵城市可以对雨水有沉淀和净化的作用,要在明沟两边构建水沟渠,水沟渠可以有效地调节雨水的分布。城市给排水设计中,第一步是完成一个雨水收集工作,雨水对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在完整的城市的建设中,可以有效地收集排放雨水,让雨水能得到充分利用,在当前城市建设中要布置雨水管道,整体雨水通过管道流入水库,与绿化建设相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施工完成后,到了雨季可以使多余的水溢流入调蓄池或低洼的地方进行存储,方便后续利用[5]。

6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概念适应了现代城市的发展,该概念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要合理有效地安排整体质量的渗透性材料的使用。要使干旱和内涝情况在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处理和控制。同时,为了建设海绵城市,要坚持节约成本。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各个海绵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建设一个好的海绵城市。

猜你喜欢
内涝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4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钛工业进展(2022年2期)2022-05-13 04:20:10
超级海绵在哪里?
解读“海绵宝宝”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1-11 13:03:41
海绵是植物吗?
神奇的雨水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雨水
旅游(2016年2期)2016-02-04 05:29:06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