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显超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63)
靖江市地处江苏沿江城镇发展轴与泰锡宜城镇发展轴交汇处,北与泰兴市、如皋市毗邻,南与张家港市、江阴市、常州市隔江相望。靖江是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泰州市代管,现辖1 个国家级经开区、1 个省级开发区和8 个镇、1 个街道、3 个办事处,市域总面积656km2,2019 年常住人口68.5 万人,城镇化率为67.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6.9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4.3 万元。
近年来,靖江市域城乡空间布局已经逐渐由原先的“靠江不临江”转变为沿江带状发展格局,“一城四片区”的空间格局已初具雏形,但各片区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根据靖江市新版总规,未来靖江将围绕“强化中心、沿江聚集、北部统筹”推进市域协调发展[1],规划2030 年市域总人口达100 万,城镇化率达88%,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达62 万人,城镇化率达95%,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将由2013 年的42.72km2增加到2030 年的64.83 km2。市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及人口增长将带来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而轨道交通在支撑城市发展战略、满足出行需求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019 年,靖江市汽车拥有量达15.9 万辆,较2014 年增加约6.5 万辆,年均增长率为11.1%,人均汽车拥有率在苏中地区处于较高水平。此外,根据居民出行调查,靖江市居民现状出行以小汽车、电动车为主,两者合计占比达56.6%,而公交分担率仅为4.25%[2],出行方式结构较不平衡,骨干公共交通系统尚未形成。此外,靖江市老城区交通拥堵较为严重,渔婆北路、江平路、人民中路、东环路等主干道高峰时段拥堵频发。根据客流需求分析,中心城区北部片区、西南片区和东南片区之间将形成闭合三角环形客流走廊,远景年两两片区之间的交流需求旺盛,如任由汽车快速增长,中心城区的道路拥堵状况将更加恶化。发展轨道交通将可构建靖江市骨干公共交通系统,完善交通层次结构,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于2018 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 年12 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此外,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2020年)》(发改基础【2012】1135 号),示意图如图1 所示,该批复提出近期建设锡澄靖城际轨道交通无锡至江阴段(以下简称S1线),统筹研究江阴至靖江段建设时机,适时启动建设。无锡至江阴段已于2019 年10 正式开工建设,并预留延伸至靖江的条件。靖江应以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为契机,在规划市域内部轨道网的同时,依托相关上位规划,谋划跨江城际轨道交通,实现江阴- 靖江间的跨江融合,全面融入苏南发展,打造江苏沿江城市带跨江区域合作示范区。
研究中重点在于构建靖江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解决靖江市域范围城镇密集区内交通出行,主要是中心城区内部、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两个层面,同时依托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另外,构建至江阴(无锡)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结合轨道交通的特点分析,靖江市轨道交通可能的服务对象包括。
2.1.1 中心城区内部中长距离出行,在道路极其拥堵状态下,可承担以缩短时间距离为目标的中短距离出行。
2.1.2 市域范围内外围组团和中心城区之间的中长距离和长距离快速出行。
2.1.3 靖江与江阴中心城区及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跨江快速出行。
2.2.1 市域轨道交通发展战略
时间目标方面,外围组团到达中心城区的时间控制在40 分钟以内;功能结构目标方面,远景年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间轴向出行轨道交通出行方式占公交的比重达到50%以上。考虑靖江市规划年度城镇化率高、市域空间尺度不大的特点,结合客运需求预测,采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够满足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的时间和功能结构目标。
2.2.2 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发展战略
时间目标方面,75%以上的居民单程出行时间不超过30 分钟,实现中心城区15-40 分钟交通圈。功能结构目标方面,远景年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进一步上升至25-30%,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的比例达到25-30%。根据靖江市中心城区实际的空间尺度和目标要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模式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即可满足需求。
根据交通需求量、服务水平、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含跨江沟通江阴段)线网规模分别匡算靖江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并考虑轨道线网规模平衡因素,综合确定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远期轨道线网规模约为60.4~65.0km,远景约为79.8~87.8km。由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是动态的平衡过程[3-4],因此合理规模也是相对的,研究年度线网规模可能发生变化。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方案应分类、分层进行研究。本次采取面点线要素层次分析法[5-6]进行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方案研究。
3.2.1“面”的分析
根据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靖江市域将规划构建“四大片区”的城乡空间结构,形成差别引导、空间集约、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靖江市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心三片”的倒“T”型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如图1 所示,“一心”指滨江新城地区形成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三片”指结合城市不同发展主体与功能布局,依托南环路、十圩港等城市重要道路与水系,将靖江中心城区划分为北部片区、东南片区以及西南片区等三个城市主要发展片。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支撑靖江市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加强三大片区之间的沟通,并实现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的快速联系。靖江市城市空间结构决定了线网结构可采用放射状或有环发射状形态。
3.2.2“点”的分析
“点”为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即主要的客流发生和吸引源。在进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将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以此作为规划线网构架的基点。通过对靖江市现状及规划的城市客流、物流、信息、居住、商务、行政等功能的集聚地区和设施进行归类、整理,可知靖江市主要客流聚散点分布状态,如图2 所示。
图1 中心城区规划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2 靖江主要客流集散点分布示意图
3.2.3“线”的分析
“线”为依据客流方向、已存在和潜在的城市交通走廊,对客流规模和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线网架构进行预选。从中区全方式OD 可以看出,靖江市出行空间分布表现为以靖江中心城区为中心对外放射形态,在中心城区主要体现为三大片区之间闭合三角环形客流主轴。通过跨区走廊量化分析,中心城区三大片区之间交流需求旺盛,远景年三大片区之间双向交流量将达到26-34 万人次/日,且西侧的斜桥组团与中心城区双向交流量也达到了17.05 万人次/日,靖江市远景年全方式交通走廊量级分布如图3 所示。
图3 靖江市远景年全方式交通走廊量级分布示意图(双向)
3.2.4 城市交通走廊的分析和筛选
研究中结合城市主要交通走廊分析结果、道路条件,以及道路两侧的用地性质和规模,对靖江市快速路与主干路规划条件与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筛选出符合布设轨道交通的通道,作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
可作为南北向轨道主要备选通道包括:人民路、渔婆路、兴业路、西环路、城东大道、通江路等;可作为东西向轨道主要备选通道包括:新洲路、江平路、阳光大道、阜前路、公新路、南环路、中洲路等。
3.2.5 线网构架方案
结合上述分析,本次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主要体现“跨江融合”、“中心互联,锚固枢纽,对外放射”。其中“跨江融合”:实现靖江至江阴中心城区互联,加快推动靖江全面融入苏南进程,促进城乡新一轮跨越发展;“中心互联,锚固枢纽,对外放射”:构筑联系滨江新城中心、老城中心以及西南片区中心的衔接线路,锚固靖江城际枢纽,并对外放射,促进各片区中心一体化发展,同时增强中心城的凝聚力。靖江市轨道线网构架形态如图4 所示。
图4 靖江市轨道线网构架形态示意图
在形成线网备选方案前,首先需锚固S1 线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多个线网备选方案。靖江市已针对S1 线方案进行专题研究,不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本研究中仅简要说明其推荐方案。
3.3.1 S1 线方案
S1 线是支撑靖江与江阴融合发展的快速轨道交通,同时也可实现靖江内部重点片区的快速联系,主要途径城北园区、老城区、靖江城际站、城市公共服务中心、西南片区中心和江阴主城区,线路全长约25.3km,其中靖江境内长约20km。S1 线线路走向如图5 所示。
图5 S1 线线路走向示意图
3.3.2 远期备选方案一
该方案重点考虑构架靖江中心城区各片区中心互联的轨道交通线路,加强滨江新城轨道交通覆盖,引导滨江新城发展,规划线路3 条(含S1 线),线路总长61.3km,该方案主要特点为通过S1 线、T1 线和T1 线支线实现靖江中心城区北部片区、东南片区和西南片区的直达快速联系。远期备选方案一如图6 所示。
3.3.3 远期备选方案二
该方案重点考虑构架中心城区各片区中心互联的轨道交通线路,加强老城区轨道交通覆盖,打造靖江城际站十字换乘枢纽,规划线路3 条(含S1 线),线路总长63.8m,该方案主要特点为通过T1 线和T2 线在靖江城际站形成十字换乘枢纽。远期备选方案二如图7 所示。
图6 远期备选方案一示意图
图7 远期备选方案二示意图
3.3.4 远期备选方案三
该方案重点考虑构架中心城区各片区中心互联的轨道交通线路,打造靖江城际站十字换乘枢纽,各片区利用轨道交通直达枢纽,规划线路3 条(含S1 线),线路总长61.6km,该方案主要特点为靖江中心城区可通过轨道交通直达靖江城际站。远期备选方案三如图8 所示。
3.3.5 远期备选方案四
该方案重点考虑加强滨江新城轨道交通覆盖以及对中心城区沿江轴的覆盖,带动沿江地区的发展,规划线路3 条(含S1线),线路总长65.6m,该方案主要特点为滨江新城及沿江地区实现轨道交通的高密度覆盖。远期备选方案四如图9 所示。
图8 远期备选方案三示意图
图9 远期备选方案四示意图
3.4.1 备选方案客流测试
本研究中采用EMME 软件中的公交分配模块对远期4 个备选方案进行客流测试,汇总得到客流主要指标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得,远期备选方案一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最高、客流强度最大,客流效益最好,从客流角度分析,远期备选方案一最优。
表1 各远期备选方案客流主要指标表
3.4.2 备选方案综合评价
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与城市协调发展、线网结构、运营效果、可实施性、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 所示。根据评价结果,远期备选方案一的综合分值最高,能够与城市协调发展,线网结构、运营效果、社会效益较好。
表2 各远期备选线网方案综合评价得分表
因此,根据备选方案客流测试及综合评价结果,将远期备选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根据“强化中心、沿江聚集、北部统筹”的市域发展策略,在远期方案的基础上,考虑轨道交通延伸覆盖外围重点镇。考虑T1 线延伸至西来镇;T1 线支线延伸覆盖东兴镇和新桥重点镇。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由3 条线路(含S1 线)组成,线路总长85.7 公里。远景规划方案如图10 所示。
图10 靖江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方案示意图
靖江市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支撑城市空间结构、构建靖江市骨干公共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江阴- 靖江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得出靖江市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满足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中心城区内部的出行时间和功能结构目标。通过面点线层次分析得出靖江市线网构架主要体现“跨江融合”、“中心互联,锚固枢纽,对外放射”,并提出4个远期线网备选方案,经客流测试和综合评价,将方案一作为靖江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推荐方案,该方案重点构架靖江中心城区各片区中心互联的轨道交通线路,加强滨江新城轨道交通覆盖,引导滨江新城发展。根据靖江市域发展策略,在远期方案的基础上,远景考虑线网延伸覆盖外围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