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社会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及其对乡村治理的启示

2021-04-24 08:11:56赵子青朱道才
关键词:发文图谱领域

赵子青,朱道才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为有效解决社会新矛盾,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再次突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社会治理是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研究热点,社会各界对社会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积累了丰硕成果,并且社会问题研究具有复杂性,现有文献涉及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等诸多方面。为深入学习经典学术文献、探究该领域前沿热点和研究趋势,本文应用CiteSpace软件和科学知识图谱,对社会治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中国社会治理研究知识图谱。

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系统性总结后反馈于实际应用,本文在总结社会治理研究成果、研究进展、重点主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尝试探究乡村治理和乡村社会治理研究重点领域,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加强乡村治理和治理现代化研究带来清晰思路与有益启示。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工具

(一)文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数据检索源,在数据库中选择“高级检索”模块收集数据,以“社会治理”为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98—2019年,共获得相关文献1 636篇(检索时间为2019年11月3日)。同时,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整理检索结果,剔除评论、传记资料、学术研讨会综述、研究论坛综述、文献综述、调研报道等非研究型文献,并去除与“社会治理”研究主题不一致的文献和重复记录后,最终得到1 569篇有效文献。

(二)分析方法与工具

知识图谱理念和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自引入国内,近十年受到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和使用,科学知识图谱能够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网络关系,并以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即图像图形,将复杂性质和特征直接展现。[1]CiteSpace可以直观获取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重要学者和主要研究机构,以及在特定时间跨度内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动向,帮助研究人员查找最新研究进展,快速准确地搜集前沿文献和经典文献。本文借助CiteSpaceV(5.1.R6 SE 64bit)软件,以作者、期刊、关键词等为变量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内社会治理研究的文献年度分布、研究学科分布、核心作者分布、高频关键词分布等外部特征做归纳性描述统计。

二、社会治理研究的时空知识图谱

(一)社会治理研究时间分布图谱

社会治理研究的热度与发展趋势可以用年度发文数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图1显示了文献年度分布和各年占比。1998—2019年,国内发表了1 569篇以“社会治理”为关键词的论文,需要单独说明的是,由于检索时间为2019年11月3日,故2019年文献检索不完整,数量为102篇,该数据不代表2019年度国内社会治理研究的总文献量。从图1可以看出,在社会治理研究初期,国内相关论文发文量低,随着该领域的关注度提升,高校、研究机构、全国各地的学者逐渐加入,其中2014年发文量剧增,增幅达3.43倍,2014—2018年发文数量均超过200篇,占发文总量的62.27%,4年年均发文244篇。其中,2017年发文257篇,数量相对最多,占发文总量的16.38%。根据发文量,进一步可将国内社会治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萌芽期(1998—2003年),问题研究的关注度不足,年发文量均低于10篇;二是发展期(2004—2013年),较上一阶段年度发文量明显增加,但总量仍较少,处于逐渐发展壮大阶段;三是井喷期(2014年至今),2014年发文量是2013年的5倍以上,且连续几年发文量波动平稳,由于各界对社会治理问题的高度重视,可预见的是社会治理研究仍将保持较高的发文量。总体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社会治理问题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和团队,是当前较热门的研究领域。

图1 1998—2019年社会治理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图

(二)社会治理研究空间分布图谱

1.作者分布

近20年内,有12位学者发表4篇及以上“社会治理”为主题的论文,表1所示研究者在国内社会治理研究领域均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文量最高的学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康之教授,18年间发文高达44篇,且较早对社会治理领域进行实质性研究,从2002年的《公共管理: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到2019年的《论社会治理重构中的个体与集体问题》,张康之教授持续研究社会治理问题。此外,社会治理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研究团队规模较大,学者学术能力普遍较强,学术联系较紧密。

表1 社会治理研究的高频作者

2.期刊分布

对社会治理相关文献所在核心期刊群进行分析,可为科研人员查找文献、掌握学科前沿以及发表主题相关论文提供有益情报源。表2列出社会治理研究高被引期刊被引频次和期刊在2019年的综合影响因子,结合图2,可以看出《中国行政管理》《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刊载的社会治理主题文章被引频次居于前列,《社会》载文在近几年被引趋势增强,《开放时代》《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南京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关于社会治理主题的论文被引频次也高于80次。从期刊种类来看,社会治理研究受到管理、政治、社会类等核心期刊和高影响因子期刊的广泛关注,侧面体现出当前国内社会治理研究多基于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及其交叉综合视角。

表2 社会治理研究高被引期刊统计(前20位)

图2 社会治理研究的期刊分布知识图谱

3.学科分布

以CSSCI数据库学科自动分类的标准,论文学科分布主要在数十个学科领域中,表3所示的主要学科是社会治理研究论文发文量较多的学科,由于学科之间往往存在较强的交叉性,一篇文献可能归类于某一学科或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学科。具体来看,“管理学”以431篇居于首位,管理学结合自然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用以研究人类社会管理中的各种现象。“社会学”以384篇排名第二,“政治学”以309篇位于第三位,这三门学科是社会治理研究的主要领域,而“法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是社会治理研究的次要领域,此外“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民族学”“教育学”等学科也有社会治理相关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社会治理研究学科范围广泛且丰富,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这亦是社会性问题的研究发展趋势。

表3 社会治理研究论文主要学科分布表

三、社会治理研究热点及演变分析

(一)社会治理研究关键词及聚类分析

1.共线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keyword)用以表达学术论文的主题内容,方便文献检索和分析,中心性(Centrality)数值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特定关键词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2]通过统计社会治理研究论文的关键词数量、词频和中心性发现,词频高于10的关键词共29个,整理出前20个高频关键词(如表4所示)。社会治理领域涉及的研究主题广泛且集中度较高,高频关键词围绕着社会治理研究,包括且不限于社会治理主体、形式、内容、目标等多方面。

表4 社会治理研究前20个高频关键词

2.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距离相近、主旨相似的关键词进一步聚集归类,形成社会治理研究不同主题的聚类组,通过聚类名称和该聚类内主要关键词,可对社会治理问题有系统性了解,并掌握前沿动态。本文使用“K”聚类,得到聚类图谱(见图3),聚类效果较好,结构较合理,共导出15个主要聚类,进一步划分出4个热点主体,反映国内社会治理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见表5)。

图3 社会治理研究领域热点词聚类图谱

表5 社会治理研究领域热点词聚类表

(1)基层社会治理与治理主体研究。主要包括0#“地方立法”、9#“社会组织”、10#“价值理性”和15#“自治”。学者多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个区域范围着手,探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基层党建、协商自治、社会自治、基层自治等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其中“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治理的典范,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在推广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基础社会治理理论。[3]现代社会治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多元参与、包容性协商的联动机制和过程,学者们也加强研究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问题,探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和职能边界。

(2)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主要包括1#“制度创新”、4#“公共管理”、6#“创新”、7#“网络社会”、13#“新时代”和14#“转型”。当前学术界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及社会治理认识有所深化,新时代中国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这意味着复杂多变且大规模的社会关系调整,为避免或减少秩序和发展方面的社会问题出现,倒逼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理论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制度持续变革,形成“中国经验”,必将形成完善的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方式逐渐精细化[4],同时新时代互联网、网络社会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发展也为社会治理模式和体制创新提供新思路。

(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理体制研究。主要包括 2#“民生”、3#“国家治理”、5#“社会整合”和12#“政府购买”。国家治理包涵政党治理、社会治理、政府治理、地方治理、全球治理、基层治理等诸方面[5],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仍是治理,其中社会治理力求解决民生问题,学者加强对社会整合、社会合作、社会服务和社会秩序等议题的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社会质量、社会建设和社会秩序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体制也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4)大数据背景下迈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主要包括8#“大数据”和11#“共建共治共享”。党的领导推动共建共治共享,运用大数据和数据共享提升社会治理可持续和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使用大数据分析成果助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意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创新。在推行智能化治理时,要挖掘大数据和高新技术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潜力,并始终坚守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取向。“共建共治共享”是当前社会治理领域的核心课题,建成人人有责、尽责、享有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维护社会的长久和谐稳定发展。

(二)社会治理研究关键词时间线视图

社会治理研究领域持续时间最长和强度最强的凸显词均为社会治理,根据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图4)可看出,1998—2009年热点词较少,热度较低。由于2014—2018年社会治理相关研究和发文量剧增,该领域涌现大量优质论文,高频关键词由2010年的法治、社会管理等,转移到对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创新、社会建设、社会组织、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以应对城镇化、现代化、城乡差距等社会变化。自2013年起创新问题成为社会治理研究的重点领域,已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机制不足以应对现实问题,故从2014年至今,理论界相关学科从网络社会治理、大数据、制度创新、人工智能、转型等领域探究新时代社会治理问题,取得了较多学术成就。当前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社会治理研究与国家政策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可预见社会治理创新问题和共建共治共享在未来三年仍是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领域。

图4 社会治理研究高频关键词时间线视图谱

四、现有社会治理研究对乡村治理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并多次强调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基,乡村治理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实践中虽然出现了“枫桥经验”“新乡贤”等典型案例,但当前乡村治理的许多领域在各地乡村仍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需要理论支撑和科学实践。基于前文绘制的1998—2019年国内社会治理研究知识图谱,以及关键词分析的四大聚类,对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提供一些热点方向和可行建议。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随着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嬗变,乡村治理涵盖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诸多方面,要求摒弃传统思维,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乡村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败,与乡村生活有序、民生改善息息相关。亟需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推进乡村治理变革,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及其内部结构,并寻求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源泉。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主要由治理结构和工具组成,前者讨论的是参与主体问题,后者讨论治理政策问题,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可尝试从以上两个维度展开。

(二)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

新时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与党的方针政策在乡村的宣传落实始终息息相关,必须加快创新符合中国乡村现实需求的治理机制和模式,革新传统的乡村治理格局和理念,使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共享社会治理创新成果。乡村振兴战略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治理有效”的高要求,如何在创新治理机制和模式、保障乡村治理有效的同时,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需进一步探讨基层政策制定和具体实施路径,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机制和模式。

(三)大数据在乡村治理领域的应用

21世纪,大数据逐渐对全球生产、流通、消费、国家治理、经济运行等人类活动的全领域产生日渐重要的影响。大数据应用突破传统乡村治理的固有限制,使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决策科学化、应对主动化、服务精准化成为可能,是乡村治理模式转型的“触发器”。[6]大数据理论方法运用于乡村治理实践是必然趋势,其在政府数据共享、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具体乡村社会治理事项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大数据时代如何推动乡村治理与时俱进,在具体推广运用中仍存在许多难点,需要加快解决乡村面临的治理观念、人才、技术和资金难题,将大数据嵌入乡村治理,使高新技术真正促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领域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6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01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