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凝聚

2021-04-24 06:36郭宁虎
支部建设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明城市文明精神

○ 本刊记者 郭宁虎

经过艰苦不断的努力,我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20 年11 月20 日,第六届全国精神文明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长治市再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长治市自2011 年首获、2015 年和2017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这已经是第四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创下了地市级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佳绩。我省晋城市、忻州市和静乐县、古县、长子县、沁水县,也在地市级和县市级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获得殊荣。除此,我省还有74 个村镇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镇、83 个单位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14 个家庭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家庭、23 所学校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先要取得提名资格,再经过三年努力,才能参评全国文明城市。表彰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2005 年以来,已经表彰了六届。前五届,我省已有长治市和孝义市分别荣获全国地市级和县市级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去年,我省又有两个地级市城市和四个县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实现了我省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历史性突破。今年1 月28 日,全国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正式启动,我省又有太原市等15 个市县获得提名。

2020 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创建文明城市能在这一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实属不易。创建文明城市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进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间拼杀,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中搏击,更加困难重重。应该看到,“创文”也是在创一种精神,是一种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凝聚,是历史和现实的交响呼应,能够助力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全面阻击疫情传播,助力经济回暖取得最大效益。

文明城市创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以城市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人民群众过更加美好的生活,蹄疾步稳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就必须不断加快城市发展,持续推动社会进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是,“一年打牢基础、两年巩固提升、三年决胜攻坚”。经中央文明委审核批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从2018 年正式启动,全国共有391 个城市(区、县)被确定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城市,我省共有12个市县获得创建提名。经过三年创建和努力,共有6 个市县实现了愿景。从本质上来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拿到一块牌子、争取一项荣誉,根本的目的是要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改善城市各种软环境、硬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需求,让全体人民有更好的全面发展机会和真真切切的归属感和获得感。由此,能不能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全力改变城市面貌。只要参与了、努力了,城市面貌大变了、人民群众满意了,没有获得荣誉,同样应该为他们点赞。

“提高工作站位、找准短板弱项、把握难得机遇,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责任、鞭策和鼓励,坚持为民利民惠民,下大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开创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局面”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要求。从城市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上来讲,“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全力建设一个美丽可观的亮丽城市,让城乡焕发新貌,确实能够擦亮人们的幸福底色。一座鸟语花香、和谐宜居的美丽城市,能够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们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习总书记对城市发展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面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文明城市创建的目标就是要大力改善城市面貌、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但从精神文明建设上来讲,凝聚一种精神、建起精神坐标、鼓舞人们的士气、激发人们的奋斗力量,也能举国同心、谱写出可歌可泣令人意想不到的光辉篇章。精神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无穷的力量。俗话说:“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凝聚起一种精神、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人们的精气神,形成很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能够有效调动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去年我们经历了一场大考,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又见遍地英雄。他们是“白衣执甲”、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是迅速集结的“志愿红”“守护蓝”,是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回”的共产党员、志愿者等,是坚持宅在家、坚持戴口罩的普通群众……延续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中国人民创造了同疫情作斗争的奇迹,也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新年贺词中为全国人民点赞:“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去年底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减贫人口达近一亿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取得这样的成绩靠什么?很大一部分就是靠精神的力量。

抗美援朝,敌强我弱。面对力量远超我方、不可一世的对手,志愿军战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抗日战争,面对穷凶极恶、肆意杀戮的侵略,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把精神化为动力,积淀向上向善的力量,铆足劲、出新招,关键时候不懈怠、不“掉链子”,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全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创建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首先,应该明白“为什么创建”,始终保持认识上的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就是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就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转型、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认识到了这个重要性,就能有效调动每个人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忻州市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图为忻州市云中河公园)

其次,要勇于担当己任。不要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己无关,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讲文明话、做文明人。从“部门参与”到“全民行动”,从“捡烟头”“清除小广告”“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到“疏通城市脉络”“爱护城市一草一木”“文明停车”“给老人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勇敢同不良习气作斗争”等,“擦亮城市的窗口”“激活城市的细胞”,变“一处美”为“一片美”,变“外在美”为“内涵美”,推进全程文明创建、全域文明实践和全域文明提升。

最后,要始终保持行动上的坚定,要有“韧性”,“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其蕴含的文化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城市自信的向心力,也是城市之魂。我们要将传承繁荣城市文化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和涵养城市文明的重要步伐,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文明,浸润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我们到了一座城市,第一步就是要看这座城市美不美,是否“鸟语花香”,是否具有“向心力和吸引力”。第一感受便是“人文礼仪”和“人的言谈举止”。一句不文明的话,可能改变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一个不文明的举动,可能影响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良好心情。因此,把一座城市建设好,首先是就是要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让这座城市更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经过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但是必须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形成新的动力,能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了,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我们应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高起点创建,高质量发展,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构建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人文社会环境,展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气象,让每一个人都心情舒畅,让每一座城市都焕发活力。

猜你喜欢
文明城市文明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请文明演绎
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漫说文明
拿出精神
对不文明说“不”
团昆明官渡区委开展“携手抗艾,共创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不做作的文明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