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要慎用

2021-04-23 13:59林惠芳
农家参谋 2021年1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消炎药

林惠芳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这些我们常见到、常听到的抗菌药物,也是抗微生物药物中的一种。提到抗微生物药物,不得不再说一说另一个词语——“超级细菌”,超级细菌在近些年慢慢走进大众的视野,甚至让人听了闻风丧胆。“超级细菌”准确的名称叫“多重耐药性细菌”,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专家表示,细菌耐药不仅是医学问题,还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疾病的治疗增加难度。

我们对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是一个常见错误,这是超级细菌形成的一个“加速器”。

错误一:感冒了就用点抗生素

感冒了就用抗生素,可能是很多人慣有的操作,那么,感冒了真的需要服用抗生素吗?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抗生素其实是无效的,大部分人在经过约一周左右的病程后可自行痊愈,只有一些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感冒,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地使用抗生素。

错误二:追求新的、高档的抗菌药物,迷信广谱药

所谓广谱,通俗地讲,就是抗菌药物所能覆盖的细菌种类较多、地毯式杀菌。而抗菌药物所能覆盖的细菌种类较少,精准对症杀菌的,即为窄谱。那是否广谱的就一定优于窄谱呢?其实也不然,我们不要太迷信广谱药,一般来说,建议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一种药解决问题的,就不联合用药,不要以为把最好的药给用上,病就会好得快一些,过度、过量的用药只会提升细菌们的“战斗力”,甚至催生出无药可治的“超级细菌”。建议最好是到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生根据感染细菌种类等来合理用药,首选针对性强、窄谱、安全性好的抗菌药物。

错误三:“无所不能”的“消炎药”

头疼牙疼,吃点“消炎药”,感冒发烧,吃点“消炎药”……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就是老百姓眼中无所不能的“消炎药”。实际上,消炎药主要针对的是非感染性炎症(无菌性炎症),它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等)和甾体类消炎药(如地塞米松等),而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动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对病毒感染则无效,常见的有链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准确地来说,把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其实是不恰当的。

错误四:抗菌药物、抗生素及消炎药是一样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认为:抗菌药物=抗生素=消炎药,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另一类是合成抗菌药,是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咪唑类等。也就是说,抗生素只是抗菌药物中的一类。

消炎药是指能够消除机体炎症反应的药物,也称抗炎药,有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两大类。激素类主要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错误五:是药三分毒,症状好一些了就不要再用了

有些人觉得,是药三分毒,于是,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一看到症状稍有好转了,就自己擅自停药或减量。其实,不足量的使用,往往很容易催生耐药性,所以,一旦涉及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一定要做到遵医嘱,吃足量。

总之,对抗微生物药,我们要做到的是正确看待,既不滥用,也不盲目拒绝,应遵医嘱合理使用。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消炎药
半条被子(四)
降压药疗效变差,可能非甾体抗炎药作怪
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使用消炎药,把握三要点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预防和治疗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怎样合理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咽炎别随意用消炎药
包衣抛光工艺对消炎利咽丸溶散时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