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型航标船是辖区航标管理部门提供优质航标服务的重要保障。然而,大型航标船的浮标作业受该水域的风、浪、流、水深、船舶密度及定位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受到作业自身工作性质和船舶操纵性能的限制,较之普通船舶的航行与靠泊,存在更大的操纵难度和安全风险。本文将针对浮标作业特点,浅谈大型航标船在各种条件下设标、撤标和起吊更换等航标作业时的船舶操纵,旨在分享大型航标船操纵经验,助力提高航标维护效率,提升航标服务质量,提供过往船舶精准助航服务,为水上交通强国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型航标船;船舶操纵;浮标;起吊;抛设
0 引 言
随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和海运业的蓬勃发展,各个港口的进出港船舶数量逐年增加,船舶吨位不断提高,助航标志在航行水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一环。以笔者所在的宁波航标处辖区为例,现有水上浮标500余座,分布在舟山群岛的各条航道和水域中,为沿海过往船舶的安全航行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500余座浮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大都是由大型航标船“海巡163”来完成的,其船长72.3 m,船宽11.8 m,满载排水量1 689 t,满载时吃水3.9 m,带有8 t吊机和艏侧推。由于大型航标船的航标作业受作业水域的风、浪、流、水深、船舶密度及定位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浮标起吊作业自身工作性质和船舶操纵性能的限制,较之普通船舶的航行与靠泊,存在更大的操纵难度和安全风险。鉴于此,本文将以“海巡163”轮为例,针对航标作业特点,浅谈大型航标船在各种条件下设标、撤标和起吊更换等作业时的船舶操纵,旨在分享大型航标船操纵经验,助力提高航标维护效率,提升航标服务质量,提供过往船舶精准助航服务,为水上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星火之力。
1 浮标作业条件的基本特点
1.1 浮标设置定位精度要求高
浮标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警告的人工标志。其设置的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安全,所以我们对浮标设置的位置精确度要求非常高。一般浮标在海上漂浮旋回时的位置不得超出其设计位置点50 m的范围,因此要求浮标链系下面的沉石其投放点准确度一般在20 m以内,因为连接浮标与沉石的锚链还存在着一定的长度,使浮标漂浮在水面存在着一定的旋回半径。如果在港内设置浮标,因港内航道狭窄,精度要求更高,沉石投放点准确度一般要求在5~10 m以内。因此作业船舶操纵的好坏对浮标沉石抛设点的准确与否是有直接关联的。
1.2 浮标设置点距离危险物较近
沉船标、孤立危险物标和方位标这类浮标其作用都是指示船舶远离危险物或浅滩和暗礁之类的,这些标志的设置一般是尽可能地靠近危险物以更好的表明危险物的准确位置,有的甚至设置在礁石上面。以沉船标为例,其设置的位置一般是距沉船150~200 m,而大型航标船本身的船长就在70~80 m之间,这对航标作业的船舶操纵来说是有相当有难度的。
1.3 船舶横摇对浮标作业的影响
浮标主要由航标灯、浮体、沉石、以及连接浮体与沉石的锚链组成。常用的直径为2.4 m的灯浮其自身重量就达到5 t多,且配套的沉石每块也有5~7 t,所以当船上的吊机在起吊5 t多的灯浮或沉石时,如果船舶发生横摇,物体就会不可避免地在空中来回摇荡,靠人力是很难控制的,这将对海上的浮标作业会带来安全风险,所以船舶的横摇直接影响到浮标作业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1.4 浮标作业地存在流速大、流向复杂、多渔网渔栅等情况
宁波航标处辖区的舟山群岛海域具有航门水道多,航道狭窄、曲折,流速大、流向复杂,更有滩、礁危险物多,渔船、渔网渔棚多等特点。但为了船舶的航行安全,往往要在这些复杂地段设置浮标,这就给大型航标船的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船舶操纵要求就会特别高。
2 浮标作业时船舶操纵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1 正常情况下浮标抛设、起吊作业时的船舶操纵
顶流顶风是船舶最容易控制船速和艏向的一种方式,是提高抛投浮标位置精度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浮标作业时我们的船艏方向基本上都是选择顶流顶风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很难碰到正好顶流顶风的。因此我们要在现场利用DGPS、计程仪和AIS等仪器以及现场附近参照物,如抛锚船的船艏向,灯浮、渔网的流迹方向,来确定风流合压力的基本方向,然后在DGPS定位仪上(型号SIMRAD MX510为例)设定浮標的起吊或抛设点A,再以A点为中心沿着风流合压力的反方向确定到达A点的方位角度数,最后驾驶船舶围绕A点航行。根据DGPS定位仪上显示的到达A点的方位角度数和距离的变化逐渐接近方位角度数,在船舶到达方位角度数时立刻在DGPS定位仪上画出船舶驶向A点的航线CA,接着沿着CA航线驶向A点。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在船舶将要驶到方位角度数时稍许提前转向使船艏向与该方位线保持一致,转向时的船速要控制在4 kn左右,与A点的距离控制在500 m左右,转向后对准A 点时的船速控制在3 kn左右。然后根据DGPS定位仪上显示的船舶偏离CA航线距离(以米计)操纵船舶尽快驶入这条航线并在距A点200~300 m前稳定在这条航线上前进,逐步降速,一般在距A点100 m时把船速降到1 kn左右,在到达起吊或抛设点位置时的船速控制在0.5 kn以下,最后把船稳住进行作业,如图1、图2所示。
2.2 危险物附近浮标作业时的船舶操纵
在孤立危险物附近进行浮标作业时,我们要坚持一个原则:选择浮标处于危险物的风流合压力下方处这个时机,以便于船舶顶风流作业,并且要保证船舶艉部不会被风流合压力压向危险物。根据实践经验,船舶艏艉线与危险物和浮标之间连线的夹角,左右一般不要超过90°以确保船舶安全,如见图3所示。
沉船标抛设或起吊作业时,由于沉船标设置往往是一对,两个沉船标与中间的沉船成三点一线,所以我们最好选择风流合压力的方向(同时也是船舶艏艉线方向)与沉船标和沉船之间的连线成垂直方向,至少尽量保持两条线的垂直。在危险圈或浅滩附近进行浮标作业时,要以浮标为起点朝风流合压力方向作一条确保安全的方位线,然后船舶参考这条方位线顶风流对浮标进行作业。在暗礁上进行浮标作业时我们必须选择高平潮,一是为了保证船舶的富裕水深,二是平潮时抛设浮标的沉石不易被潮流冲移从而提高精确度。同样,在浮标起吊更换作业时,礁石上的沉石也不易被船带动移位。
2.3 横涌浪时浮标作业时的船舶操纵
众所周知,当灯浮或沉石在起吊时遇到船舶横摇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我们尽量要选择风流合压力的方向与涌浪相垂直这个时机进行浮标作业,因为此时船舶的纵摇对灯浮起吊的影响相对较小。当无法选择到这个时机时,我们在灯浮抛设作业时,先把船艏顶住涌浪,然后对沉石、锚链进行抛设前准备,并把沉石固定在舷外,再把灯浮吊入水中在舷外防碰撞绑定,以上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再操纵船舶顶风流驶向抛设地点,在到达设置点后迅速放掉沉石、锚链和灯浮,船舶及时撤离现场。值得注意的是沉石、灯浮要放在船舶的下风舷,这样可以减轻灯浮与船舶的碰撞,撤离时采用艏侧推推艏离灯浮及倒车以免船舶压上灯浮。在灯浮起吊更换作业时,我们先以船艏顶风流接近浮标,当船到达浮标稳住时采用钢丝绳套入法(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用吊钩直接起吊灯浮),把钢丝绳套从浮标上方套入水中的浮标锚链,然后用绞盘机绞起浮标下边锚链固定在甲板,这时可利用车、舵、艏侧推及锚链对船的作用力操纵船艏对准涌浪方向,后再进行灯浮起吊更换作业。
2.4 流速大、流向复杂、多渔网渔栅等情况下浮标作业时的船舶操纵
笔者所在辖区舟山群岛航门水道众多,流速大,流向复杂,尤其是回转流非常凶险,就是船舶正常航行经过这些地段也要十分小心,更何况进行现场灯浮作业。所以在航门水道附近进行灯浮作业时机最好选择在平潮,除非作业水域空旷,按船艏顶流方法进行操作,但当时的流速最好在1.5 kn以下,而且要及时与过往船舶保持联系,千万不要在流速超过2 kn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在有回转流的水域进行浮标作业必须选择在平潮时,可以先在附近抛锚等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平潮一到马上工作,然后尽快撤离,因为返流很快,允许工作的时间比较短。
在水面宽阔但流速较大(2~3 kn流)的水域进行浮标起吊作业,我们一般采用以下2种方法。一是抛锚等候(流速大于3 kn时只能是抛锚等候),等到流速小于2 kn时进行作业。另一种是抛锚作业法,首先以浮标点及流向作一条航线,然后以艏顶流朝浮标点方向按航线进行航行,在此航线上顶过浮标位置约80~100 m左右进行抛锚,接着顺潮水后退,当后退到浮标在船舶甲板作业点位置时把锚链刹住,然后利用车、舵、艏侧推把船靠上浮标,这样就可进行作业。有一点需要注意,船艏锚要抛在这条航线的稍稍偏左或偏右位置(根据左右舷作业来定,如右舷作业要偏左抛左锚)。锚抓力后锚与浮标的距离最好控制在60 m左右(具体根据船舶甲板作业点与自身船艉之间的距离来定,一般为了起锚安全,比这距离多10~20 m)。船在顺流后退时要控制好船艉不要压向浮标,当浮标吊起水面时船要往上顶同时锚也要往前起,以便浮标锚链有足够长度被绞盘绞上甲板,一般船要往上15 m左右。
在多渔网渔栅情况下进行浮标作业,要选择浮标在渔网渔栅的下流方或浮标及其流向平行于左右的渔网这个时机,流速条件在1 kn左右,这样便于船舶在渔网的空隙中航行和转向。在渔网中穿插航行要保持一定的船速,一旦發现船舶无法避免压上渔网时要及时停车,利用余速使船舶漂压过渔网而不致使螺旋桨缠绕到渔网,到达渔网的空隙中时要及时加车以保持一定的船速和舵效。
3 结 语
航标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笔者所属辖区的航标在宁波—舟山港的健康、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身在大型航标船的多年浮标作业实践经验,从浮标抛设和起吊的常规作业、危险物附近的浮标作业、横涌浪时的浮标作业和流速大、流向复杂、多渔网渔栅环境下的浮标作业等多个角度浅谈了浮标作业的船舶操纵,总结出几类浮标作业时船舶操纵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以此分享自身的大型航标船操纵经验,旨在于进一步提高航标管理部门在浮标作业时的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亚辉.浅析新型航标作业船技术发展方向[J].航海,2018(04):46-47.
[2] 常淼.影响中型航标作业船航行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珠江水运,2017 (22),93-94.
作者简介:
曹盛,大型航标船船长,(E-mail)1052841193@qq.com,1385824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