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两会,民生问题依旧是百姓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严慧英带来了《关于建议部署启动全国内涝与防洪城市大数据建设项目》,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部署启动全国内涝与防洪城市大数据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创新城市防洪工作思路,按照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要求,推进城市内涝防洪适应体系建设。
严慧英共提出了五点建议,接收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及时回复。她建议改变城市防洪的基本理念,应该与综合流域区域的资源环境总体承载力水平相适应。
针对此项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例举出具有良好效果的“因地制宜”式防洪案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指导萍乡市解决流域洪水和城市暴雨碰头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时,按照了流域统筹思路,采取“上截、中蓄、下排”等措施,上截是指将上游来水引出,缓解下游城区外洪压力;中蓄是指发挥城市河湖水系和绿地等的调蓄作用;下排是指完善排水管网和泵站,对城市内雨水进行强排。经过治理,萍乡市应对洪涝灾害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2020年6月5日萍乡市遭受超过30年一遇的强降雨,超出城市设防标准,但城市低洼处积水深度和时间较以往均减少了70%以上。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强与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努力推动建立城市防洪和排水防涝相统筹的工作机制,力争在治理措施、建设标准、管理调度等方面充分协调衔接,逐步形成与流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洪涝治理体系。
提案中还建议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向适应水患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转变。2017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颁布建筑、园林绿化、道路、排水设施等方面的10项标准规范,明确建设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性铺装等技术要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让城市的建筑、道路、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都能适应暴雨水患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内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如江苏省昆山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屋面雨水、道路雨水通过侧石开口、植草沟和暗沟导流进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滞蓄、净化,起到良好效果,内涝积水现象显著缓解。2020年7月6日,昆山市遭遇强降雨,最大小时雨量达73毫米,与2019年台风“利奇马”登陆造成的暴雨强度接近,改造后的小区没有出现积水现象。浙江省宁波市在城市道路建设时将道路绿化带建成下凹式绿地,把雨水最大限度消纳、滞蓄在下凹式绿地中,避免雨水淹没道路。2020年入汛以来,宁波市总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成,经过海绵化改造的道路在梅雨期间未再发生以往“水浸街”的现象。
严慧英还建议建设科学、系统的基于基础大数据体系,开展城市海绵地质体与洪水地表缓冲消纳池工程等。对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发布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要求各地在规划建设环节,对自然生态本底、城市水文地质、气象降雨数据、地上地下基础设施等进行信息采集,实现规划管控“一张图”;在管理环节,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在线监测、数学模型等先进技术方法,为设施运行管理和效果评估提供支撑。
西咸新区研发的“大数据+智慧海绵”管控平台,以实时监测、模型模拟技术动态评估建设成效,并用于指导规划、设计的优化和设施运行维护;厦门市依托“多规合一”平台,建立统一的建设项目协同审批平台,形成多部门信息共享、联动审批的综合高效信息化系统,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程监管;福州市建立“联排联调”机制,统筹城区水系、管网、内河、水库等运行管理,采用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云平台计算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区1000多个水库、湖、池、河、闸、站,实现远程一体调控和精准调度。
目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在研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接下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推动CIM平台建设,开展新城建供排水智能化试点,探索将城市水系统、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推进智能化终端感知设备建设,实现对防洪排涝等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提高城市排水防涝管理的智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