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妹妹读大学选了应用技术方面的专业,对于她的选择,我还蛮惊讶的。
从小到大,她就喜欢画画。你可以从她的课本里翻到上课时的涂鸦,你还可以从她的作业本里的某些角落找到一些可爱的小人物。每学期末,我都会有多余的作业本,往往我会拿一部分给她,与她交换她画了图的作业本。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选择与画画相关的专业呢?”
她有点无奈:“不太想把自己的兴趣利益化吧,而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家里人希望的。”
还算理解,画画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般高大上,也没有很赚钱,相反,学画画所需的开支大,还不一定能有收益。她说:“有些人天生吃这门饭的,我不是,但也不想在和父母的争吵中磨灭了对画画的兴趣。”
与其那样,不如保持一种相对优雅的姿态站在边缘。她还在坚持着,虽然并不那么瞩目和热血,但也没有因此压抑自己而走向逆向的路。
另一位曾在机构教画画,现在一所学校教美术的朋友对我说:“我不敢画。”
人有了自我意识后就会有羞耻心,对她来说,画画也是。开始,她是感兴趣,后来,她就感到了自卑,越画不好就越自卑,于是会变得“放不开”。她越小心地对待画画这件事,画得就越细越琐碎,越不能完整地将要表达的内容呈现出来。
之后,她被否认得多了,就开始自暴自弃,开始了自己的狂野之风格,结果反倒意外地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所以,她继续走这条路,就是想把走路的姿势走得好看些。
过去,选择美术专业的学生,就是被教如何画画,如何拿高分。美术,是一门技术。
如今,教育局想在2022 年前将美术纳入中考。这是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大环境,也许,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会逼着孩子们去学习这门技术活。但这时候,他们的审美方面呢?
我问朋友:“画画可以提高审美吗?”
她说:“你看现在大街上很多辣眼睛的设计,你说他们不会画画吗?会的。他们有审美吗?没有。”
最重要的是小环境。好的家庭,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提供一个美的环境,让他们接受教育机构的培训,带他们去看画展,参加各种艺术活动。
而大部分人成为父母,便是“加班人的一生”,辅导作业已经费尽了他们的力气。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一个废纸篓,什么琐碎的事情都有,他们还能有精力让孩子去重视审美的问题吗?
在这种大环境下,美术势必会先成为一门技术。你先学会如何画,再想审美的问题。就如,你要先成为一个大人,再考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人。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也就是这样长大的。我们每每嚷嚷自己已经长大,却也把日子过得一团糟。究竟该如何做呢?没有多少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回到画画这个问题上,那个上大学的妹妹把画画当成了一种不为利益的兴趣,也许以后她便能随心所欲地去画,不用在乎好坏。而作为教育者的那位朋友,“还是要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审美教育环境,毕竟除了家庭外,孩子们最常接触的就是教育环境了。”
其实,对于画画,我也是感兴趣的。但我这个年纪去接触画画可行吗?
也许,我真的可以尝试去画画,说不定我还真有那么点天赋呢。话说回来,如果我真拿起笔来,还真就得先把美术当成一门技术了,毕竟我的审美已经在多年的观漫里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