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
古时候,立春的这一天,在陕(shǎn)西、山东一带,大人都会在自己的孩子的头上戴上春鸡。
有的小朋友此时可能正在想象:小孩子头上戴着一只扑扇着翅膀的公鸡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春鸡只是用彩色碎(suì)布缝制成的公鸡饰品,将其钉在儿童的衣袖(xiù)或帽子上,让孩子们穿戴起来就是戴春鸡了。咦,就是这么简单吗?其实,還不止呢,男孩子要将春鸡戴在左边,女孩子要将春鸡戴在右边。
有的小朋友可能又要问了:为什么要戴春鸡呀?我也可以戴春鸭、戴春鹅呀!
这里面就有讲究了。“鸡”和“吉”同音,而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立春这天戴春鸡象征着孩子从小便吉星高照。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过去,农村贫穷,一到春天,就出现粮荒,农民穷怕了,就让孩子在立春这天戴上春鸡,期盼将来能过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从此不再遭受饥(鸡)荒之苦。
所以,根据春鸡的好寓意,还可以把它戴在小孩(一般为男孩)的虎头帽上,寓意是虎虽然凶猛,但是鸡在虎的头上就能逢凶化吉!
山东有的地方还会让春鸡的嘴上叼一串豆粒,孩子几岁就叼几粒豆,以鸡吃豆来寓意孩子不生天花、麻疹(mázhěn)等疾病。
还有的地方,则要在元宵(xiāo)节或正月十六把春鸡扔掉,象征把疾病扔掉!
在民间,通常把蜈蚣、蝎(xiē)子、蟾蜍(chánchú)、蛇(shé)、马蜂〔或者蚰蜒(yóuyán)﹞称为“五毒(dú)”,而鸡能降伏(xiánɡfú)这五毒,因此春鸡也成了儿童的护身符和保护神,戴春鸡寄托着人们希望儿童不受任何毒虫伤害的美好愿望。
如今,儿童戴春鸡的习俗已经不多见了,一是因为年轻的父母们懒得做春鸡之类的手工;二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需要用戴春鸡的方式来寄托美好的愿望;当然,也许还因为现在孩子的玩具多了去了……
虽然如此,小编还是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这个习俗能够保留下来,就像毛笔书法艺术一样,用的人虽然少了,但是却可以让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