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文献检索课线上教学模式探索

2021-04-22 02:11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弹幕教学模式课程

崔 明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图书馆,山东 威海 264209)

教育部于1984年2月22日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84]教高一字004号)[1],随之文献检索课在国内高校中大规模普及开设。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培养在校生信息素养能力的专业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演练,帮助同学们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常用学术资源的分布、基本方法和检索技巧,为将来的学习、科研、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该课程在我校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面向全校大二以上本科生开放选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变得更加便利,“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时机,打开了教育信息化新视角[2]。2019年该课程将“雨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授课中,实现了课程混合式教学,并在两个学期的推广应用中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也相应推出了网络授课应急方案,并推荐了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多种网络授课平台。考虑到本课程线下授课中已经用过雨课堂且新版雨课堂已经能够支持语音及视频直播,本课程在疫情防控期间选择了雨课堂进行线上授课。

1.雨课堂支撑下的线上教学模式构建

2016年4月,由清华大学与清华旗下在线教育品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通过把互联网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进行优化,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的教学工具是教师和学生最为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和微信客户端[3]。便捷易用,可以说只要会使用PPT和微信,便可玩转雨课堂[4]。“雨课堂”至今已经吸引了3000多所院校的老师和数万学生使用[5]。

1.1 课程准备

软件准备阶段。雨课堂安装成功后,以插件的形式出现在PowerPoint工具栏内,教师通过微信扫码即可登录并新建授课班级。新建班级后可以获取该课程的邀请码,可以通过qq群等形式提前发送给选课学生,或在上课时将课程二维码分享给学生,学生通过微信扫码加入该课程。如果学校购买了雨课堂专业版,班级及学生信息可在授课前由教务处直接导入到教师账号内。在线下使用雨课堂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演示PPT并推送到学生的手机端,学生的注意力仍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语言授课过程中。而在线上使用雨课堂,教师无法与学生面对面授课,声音和图像都需传送到学生手机端,所以教学前也需要确保授课电脑配备有语音及视频采集设备。

课前预习阶段。雨课堂的班级建设好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雨课堂与学生进行授课互动。教师在课前将任务清单及预习资料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6]。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对授课知识的理解,也是更好开展直播教学前提,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7]。为了避免过多占用学生业余时间,引起学生疲惫,降低学习积极性,课前预习资料应注重简洁、易懂,预习时间控制在10分钟即可。

1.2 课程实践

开启直播授课后,教师可以选择语音或视频直播模式。本课程以PPT讲解为主的章节采用语音直播,例如文献检索原理概述和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部分采用PPT演示结合语音讲解的形式授课。如课程内容涉及较多计算机操作的课程采用视频直播,例如电子期刊文献的检索,个人文献管理软件的推荐及其使用等采用桌面共享的形式进行视频直播。

线下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表情的观察可以随时对授课进程或内容进行调整。线上授课过程中虽然有无法面对面的遗憾,但雨课堂内置的多种功能模块也可以帮助教师掌控整个授课过程。随机点名可以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出勤情况进行了解。授课过程中,随着教师的PPT翻页,相应PPT的画面都会同步到学生的手机端或电脑端,每个PPT页面下方都有“不懂”和“收藏”两个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点选。教师通过查看课堂动态,了解到学生是否有对某个PPT页面点击“不懂”,进而对有疑惑的地方进一步讲解。

线上授课中,学生长时间面对屏幕,时间久了注意力难以集中,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措施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抓回课堂内。雨课堂中可以开启弹幕功能,学生可以发送弹幕与教师进行互动。授课过程中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还可以设置测试题,了解课堂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后,答题结果将在直播界面上以柱状图的形式呈现。如在学位论文检索使用的课堂中,我们在介绍完学位论文的概念和特点之后,紧接着可以向学生推送了一道有关学位论文特点的选择题。为了鼓励同学关注课堂讲授,积极参与答题,在此环节中教师还可以设置红包奖励,对回答正确的前几面学生予以奖励。雨课堂中这些功能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而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调整;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8]。

随着课程讲授进入尾声,如何在线上进行期末考核成为难题。传统的线下发放试卷,监考、巡考,到点交卷的方式已无法实现。雨课堂为此专门发布了新版试卷模块,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教师首先需在雨课堂的Web页面中新建试卷,试卷模板中提供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6种不同的题型,按照页面提示录入题目即可完成。其中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作为客观题,还可以直接选定正确答案,方便阅卷时候直接由系统评卷计分。试卷制作完成后,还需对发布功能进行设置,雨课堂提供了发布时间、考试时长、开始时间、截止时间等多种选项供教师选择(见图1)。

图 1 试卷发布选项

1.3 课程总结

授课结束后,点击“结束本次授课”,教师可以在微信端收到课堂报告提醒,内含课堂人数、学生数据、习题数据、课件数据等内容。通过以上数据的查看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授课状况和效果有充分的了解。课堂人数可以看到进入课堂的人数和缺席人数,进一步点开可以看到具体人员信息,方便教师对每节课的出勤人数进行统计汇总。如果该堂课中设置有测试问卷,在学生数据模块就会显示优秀学生和预警学生数据。课堂弹幕可查看学生所有的弹幕信息。最后还有发送详细数据选项,可以将上述完整信息发送到指定邮箱,方便在电脑端进行查阅。

2.雨课堂在线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生的上课计划,也打乱了教师的备课计划。在无法返校回到课堂上课的情况下,雨课堂作为一款灵活便捷的线上授课工具缓解了学生和教师的焦虑,保障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经过一个学期线上实践,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教师的工作量加大。虽然教师还是通过原有PPT进行授课,但是为了活跃气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经常会在每次课堂上设置答题环节、弹幕环节,这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课前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雨课堂的功能丰富,贯穿课前、课中、课后,这些功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都需要教师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调试、运行。

课堂状况的难以掌控。虽然有随机点名、课堂测试、弹幕、投稿等功能可以活跃气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但这些功能的时间相对于两个课时100分钟显得非常短暂,如何能有效模拟线下授课的氛围弥补线上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互动交流存在不畅。为了保障课堂授课的完整和连续性,弹幕功能通常只是短暂开放,同学通过雨课堂后台向教师发送私信交流时,由于缺乏语音或其他醒目的提醒,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此,我们专门组建了QQ交流群,用于课后交流,暂时弥补了雨课堂互动不足的缺点。

3.结语

通过雨课堂的引入,文献检索课在疫情防控期间顺利完成了线上授课讲授。雨课堂的大数据统计、分析使得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认识数据化、明确化,为我们以后改进课程内容、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突如其来的疫情,从被迫转战线上都逐渐接纳、适应,学生和教师通过亲身体验对线上授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疫情结束,相信我们的线上授课模式也不会结束,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会继续不断地学习、思考、改进。

猜你喜欢
弹幕教学模式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搞笑弹幕一箩筐
拜托了,弹幕君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